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020-05-20 15:06杨运娟
卷宗 2020年7期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 要: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让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开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受网络文化影响最为深远,大学生是未来我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与紧迫感,主动了解网络、研究网络、掌握网络,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好的迎接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 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现代化意识与超前的意识,主动迎接新的挑战,加强网络技术学习,仔细研究网络文化交流与网络思想的新特征,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宣传本领与思想认知水平,在网络中开拓思想政治的新阵地,把网络变成加强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工具,培养可以适应新时代、具有竞争性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理念,树立民主化的挂念,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与激发受教育者的性,提升大学生的自律水平[1]。

2 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队伍

提升教育者的信息化水平,建立起一支符合新时代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这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当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上网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的认知太少,或者没有太多的精力,所以,培养一支不但懂业务而且懂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加强网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的分析、理解与运用网络信息,清除网络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健康的网络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擅于筛选、把控与发布网络信息,掌握网络信息交流主动权,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3 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运用网络的优势在于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有效率的范围得到提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范围更广,然而,同时也为各种负面信息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形,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和创新的基本需求。若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则一定要重视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对象的新特点的研究,加强教育和引导,加强受教育者自我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意识。当代大学生不但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愿望,追求个性化发展,而且能够以竞争的、开放的、积极的心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依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持续的调整、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内容的现实性、理论性、客观性,把握现实中的争论焦点,不片面分析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收获较好的教育效果。

4 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创造更加有效的、新颖的、能够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学生信息交流特点的新方法,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发展和普及开拓了思想文化交流的空间,然而,因为法律法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网络上充斥着很多反动的、黄色的、消极的信息,这些信息垃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假如不及时的清理这些信息垃圾,则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2]。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例如开发网站,直接发布相关信息与资料。把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成为双向的交流式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在网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接受信息的内容与过程是平等的,甚至会产生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如受教育者的情况,给教师的权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实际上,这有助于平等的互动与交流,可以促进教育者更多的应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的工作方法,更为清晰的掌握学生思想,应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引导。

5 结束语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的工作载体、新的工作方法、新的育人环境,并且网络的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又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着苦难性、复杂性以及迫切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楠.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00-102.

[2]沈盼盼.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19):87-88.

作者简介

杨运娟(1982-),女,汉族,河南辉县市人,学士,本科,河南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助教,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猜你喜欢
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