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高中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支撑作用,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创新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了自身探究能力,可以说是强化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核心思想,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翻转课堂;导学案;高中数学;实践背景;局限性
一、 翻转课堂与导学案的实践背景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欧美国家开始流行,已受到我国教育界的热切关注,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探索,国内越来越多有信息技术支撑条件的学校开始对翻转课堂进行本土化的实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课堂的颠覆。教师使用课前学习视频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彼此沟通和独立建立知识的能力,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之间根据教师设计的翻转视频互相讨论并且得出结论,在课堂中互相交流,再由教师对于学生之间讨论的结论进行升华总结。翻转课堂是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先后顺序进行了颠倒,把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过程提前到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则从原来的课外作业转移到课堂当中通过师生和生生的交流来完成。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课堂实际效能的产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部分省份中学开始进行试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全国很多地方进行了开展“导学案”的教学探讨。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案,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展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通过任务驱动、目标驱动等方式,创设相关习题,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的指引,习得课堂核心知识,并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从某种角度而言,导学案已变为指导学生学习方向的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明确的指引性作用,提升了课堂活力和课堂质量。
高中数学导学案是一种合作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高中数学教学特点,根据数学问题导向和数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内容,习得教材精华,为学生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方案,高中数学导学案的设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与当前新课标的改革和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相吻合的。
二、 翻转课堂与导学案实践中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和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仍在探索和实践中。由于其自身应用的局限性,在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诸多问题。
翻转课堂作为一个较新的教学理念,在中国本土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由于各种原因,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发展参差不齐,学生家庭条件也不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参与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2)学生课前自我学习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为是新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没有做得很好,自学参与度不高,影响了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质量。学生学习不足和评估系统不足已成为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瓶颈,影响了后续翻转课堂的实施。教师上课前对学生的自学知识掌握不足,教师无法有效地掌握和干预学生的课前学习。(3)学生的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还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上课前的自我视频预习和课堂教师上课内在吸收是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上课前自主学习后,采用内在吸收,对于学习能力差或未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上课它不会再次讲授知识,因此课前学习无法有效地与课程结合。同时,自我学习和课程内化这两个模块没有很好的联系。在课程内化之后,一些学生的疑问仍然存在,并且在不同的课程之间缺乏“纽带”联系。
导学案教学模式作为一種实践得比较广的教学方式,也在实践中暴露出它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1)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缺乏系统通盘考虑,设计出来的导学案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确,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使得学生根据导学案学习课堂知识;要不因为难度太大而止步前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和对课堂知识的本质理解,要不因为难度太小难以提起学习兴趣。(2)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布置的导学案中的引导问题或者习题不能按时按质完成,课堂预习工作不到位,对于课前的引导理解方面比较缺乏,或者导学案设置的题目,学生不能独立自主完成,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和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影响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问题,如何在导学案教学中避免这种情况?
三、 翻转课堂与导学案的共生机制探究
建立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课堂效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导学案教学模式,都是以提升课堂效益为根本目的,他们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否有着天生的契合点?他们是否能够共生?或者我们是否可以把两种教学方式进行融合同化,形成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翻转课堂”和“导学案”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找到他们的共生机制。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这一种教学模式:在根据任务驱动设计的“导学案”的指引下,引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视频”作为教材的前奏,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重新定义课堂,学生先从教师根据教学任务驱动制作的“翻转教学视频”中,使用现有的认知结构来学习或适应新知识的不同情况,后借助“导学案”作为学习指南和训练题材,创建问题情景以引导思考,使他们的思维出现在新的认知“冲突”中,并且不断反思和重构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重新构建新的思维能力。
在“导学案教学”的理论构建和“翻转课堂”的借鉴过程中,逐渐从简单的效仿到整合,从建构“模式化”向“去模式化”的转变,从理论和实践上追求两者价值和期望的交集,形成互动、共生及再造的联动的课程与教学观理论体系和联结效应实践机制。目前,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以先进的计算机、综合多媒体电教室、教室一体机、移动平板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结合“导学案”的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教师上课流程更加自然顺利,教师的教学是高效的,从而实现新时期下课程改革的本质价值诉求。
四、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中数学导学案课程设计
翻转课堂展示了课堂的前奏与重难点,数学导学案则是设计问题破疑惑。“翻转课堂视频”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做了一定的准备,学生利用“翻转课堂视频”提供的视频信息和教师在视频中设计的问题,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教师再在课堂上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进一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例如我们在教授苏教版必修四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一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对称性出发,推导诱导公式,能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会选择合适的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根据本节课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在设计翻转教学视频的时候,以视频为主线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以下问题串:
探究1: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各象限内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是什么?
探究2:已知sin60°=√3/2,如何求sin120°,sin240°,sin300°的值。
探究3:
(1)α与π+α角的终边关系如何?
(2)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1,P2,则点P1与P2位置关系如何?
探究4:
(1)α与-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2)设α与-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P1,P2,点P1与P2位置关系如何?
探究5:
(1)α与π-α角的终边位置关系如何?
(2)设α与π-α角的终边分别交单位圆于点点P1,P2,点P1与P2位置关系如何?
学生通过观看翻转教学视频,通过视频展示、引导、探究,可以了解到角与角的关系,明白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都可以借助单位圆中的对称关系,观察角度和有关联的角度的三角函数值的数据特征,可以尝试着推导出诱导公式,然后互相探讨可以总结出诱导公式的核心口诀;学生通过公式的自我推导,学生的知识习得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抽象到具体、未知到已知、简单到复杂的转化过程,从而提高他的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學生观看翻转教学视频后,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可以快速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发现角度与角度的关系,推导出诱导公式一至四,进而归纳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诱导公式口诀,把诱导公式可以用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值当中,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发现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和纸质的高中数学导学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吸收内化数学学科知识、检测与应用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而且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在“数学导学案”和“翻转教学视频”的设计和开发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和完善,最终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普遍有效结合,形成有序、可持续的高质量课堂教学。
总之,发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高中导学案教学方式的支撑作用,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创新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更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了自身探究能力,可以说是强化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核心思想,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丽娜,王海燕.从教学模式视角剖析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之现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155(3):22-27.
[2]张旸,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限度与共生的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0-17.
作者简介:
孔鑫辉,广东省梅州市,广东梅县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