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项目《中国古代文学中丝路商人、商队的义利观研究》(编号:17JK1067)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了丝路商人的义利观,他们从谋利之初进取敬业,到贸易过程中以义制利,再到获利之后因义用财,义利兼行的义利观有他的儒家文化来源,也对当今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古代文学;丝路商人;义利观
丝绸之路自古就发挥着“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枢纽作用,[1]历代丝路商人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进行互通贸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反映的丝路商人义利观,集中体现在进取敬业、以义制利和因义用财等方面。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对此议题进行探讨尤显重要。
一、进取敬业
求利之心人皆有之,“求富”是人的本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2]”丝路商人为获利冒险奋斗,万里不辞遥、万险不足惧;不仅如此,丝路商人也在长期丝路行商中形成了把握规律的专业能力。
1、不畏艰险的进取精神
为谋生、赡养父母、宗族发展以及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丝路商人忠于“重利”的价值观念,为获利不辞辛苦、不畏艰险。
丝路商人的行商活动通常路途较遥远,驼铃声声、丝路漫漫,加上条件艰苦,风霜雨雪,丝路商人的辛苦是不言自明的。中国古代文学对此有不少诗性呈现。贯休《嘲商客》、南北朝刘宋《巫山高篇》都写出了商人生活的漂泊动荡,也对商人艰辛的商旅生活表示同情。除此之外,丝路商人行商还会面临重重危险。如李白《估客乐》: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3]
丝路商人除了面对自然环境的危险,还要面对人间恶人的伤害。如《太平广记·邢璹》写邢璹将一百多位商人谋财害命的故事:
唐邢璹之使新罗也,还归,泊于炭山。遇贾客百余人,载数船物,皆珍翠沈香象犀之属,直数千万。璹因其无备,尽杀之,投于海中而取其物。
又如《水浒传》中孙二娘在大漠中开黑店劫杀商人、做人肉馒头,这些“孙二娘”式的歹人给商人带来的危险比比皆是。
但危险并没有吓退丝路商人,他们大都有着进取敬业的精神。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的主人公年轻商人文若虚一开始是个“倒运汉”,“百做百不着”,他也知道商人“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但他具有冒险精神,屡挫屡奋,终于在一次海外贸易中发了大财,成了一个“转运汉”,“从此文若虚做了闽中一个富商”。
2、把握规律的专业能力
丝路商人进取敬业精神更深层的表现,在于他们还有把握规律的专业能力。他们既能够正确认识商业行为、把握机会,又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想办法应对,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丝路商人活动模式。
一方面,他们能够把握规律抓住商机,《镜花缘》中的林之洋就是如此。林之洋每到一国不仅推销自带的货物,还补充当地货物去其他国家销售。船靠岸后,林之洋不是“上去买货”就是“自去卖货”。他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销售策略,在盛行读书的淑士国卖笔墨纸砚,在不产桑蚕的巫咸国卖绫罗绸缎,在爱好音乐的歧舌国卖管笛笙箫…… 这些情节反映出林之洋总是能对自己的商业行为做出正确估计,抓住获利机会,这都是由于他在多年行商经验中掌握了商业规律。
另一方面,丝路商人行商路途风险很大。为了避险,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活动特点。
首先,组成商队。《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就具体描写了海外贸易的商人们结伴而行组成商队的情形。
一日,有几个走海贩货的邻近,做头的无非是张大、李二、赵甲、钱乙一班人,共四十余人,合了伙将行。[4]
陈后主《估客乐》也表现了商人不辞旅途辛苦,成群结伴出外经商的情景。
其次,尽量把穿越沙漠的时间安排在春、秋两季的十五月圆。选择春、秋季出发行商是为了避开严寒和酷暑,把穿越沙漠的时间安排在十五月圆,是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如:月圆之夜月亮从东方升起利于辨认方向、月圆之夜光照好且无风更有利于穿越沙漠,避免风沙的侵袭。
第三,除了依靠十五的月亮,丝路商人有更多方法用以辨认方向。一是白天利用东升西落的太阳判定方向。二是夜晚用北极星定位正北方。三是利用沙丘走向判定方向。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是迎风面,坡度较小、沙质较硬;沙丘东南面是背风面,坡度较大、沙质松软。另外,沙漠中的植物如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都向东南方向倾斜。这是沙漠地区的一般规律,由于风向还因地区的不同而异,沙丘的走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丝路商人必须事先掌握目标地区的气象与地貌,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丝路上可能会遇到危险,所以他们一方面雇佣向导和护卫,另一方面还要求得游牧民族首领的保护。
第五,医生和僧侣随行。商队成员除了商人之外,可能还有医生和僧侣。医生可以医病,僧侣则采用宗教仪式医治病人或超度亡靈。
这种活动特点是丝路商人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和体现。
二、以义制利
对利润的孜孜以求,并不意味着丝路商人对义弃如敝屣。丝路商人义利观还表现为:他们在进取求利的同时,也能够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的主人公文若虚本分厚道、[5]知恩图报,买卖公平、知足常乐。当他把张大凑给他一两银子买成百来斤洞庭红橘子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可以送给众人在船上解渴,“又可分送一二,答众人助我之意”。没想到这些橘子却吸引了不少当地游客,卖了个好价钱。作者并没有着意描写文若虚的精明,而是用心刻画他的厚道、感恩和知足,当波斯胡主人马宝哈提出要买鼍龙壳问及价格时,文若虚不知到底该值多少钱。张大竖起三个指头暗示他报价三万两银子,他却摇头,只竖起一个指头。我一个倒运汉,做着便折本的,造化到来,凭空地有此一主财爻。可见人生分定,不必强求。我们若非这主人识货,也只当得废物罢了。还亏他指点晓得,如何还好昧心争论?”众人都道:“文先生说得是。存心忠厚,所以该有此富贵。”这一情节不仅体现了文若虚的本分厚道、买卖双方的正义公平,而且文若虚一席肺腑之言感化了同行的朋友,对弘扬正气、树立良善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丝路商人有时还宁可自己利益受损,也要维护道义原则。他们把胡椒、葡萄、香料等带入中原,同时把丝绸、铁器、药物转销亚欧非其他国家。清代商人吴鹏翔是做胡椒生意的。有一次,他买进了八百斛的胡椒,有人发现其中有毒,原卖主害怕事情败露,让吴鹏翔把货退回去。但吴鹏翔担心退还给原卖主,原卖主会再卖给其他人,就将这批胡椒尽数买下, 全部销毁。宁愿蒙受巨大损失, 也不使消费者受害。
柳宗元《宋清傳》 中记载的唐长安西市药商宋清更是如此,大唐西市是当时丝路商贸重要的交易场所,宋清在此经销药材。他不仅售出的药材优质精良,而且对所有买药之人一视同仁。生病的人都乐于向他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他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他们。即便有些人没带钱来,宋清也会把好药材给他们,还有些远道而来的人,拿债券赊欠。虽然宋清并不认识他们,但也不会拒绝。每年年终,宋清估计有些欠账的人还不上了,就把这些债券和欠条都烧掉,可谓一代“药神”。当时长安有传:“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可见,丝路商人并不是为了利润不择手段,他们明白利在义中的道理,因此能够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甚至舍利取义。
三、因义用财
丝路商人在获利之后并不是挥霍无度的,他们懂得因义用财。因义用财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们日常的吃穿用度比较节俭。丝路商人以勤奋节俭作为立业之本,第一,从经费来讲,由于他们万里行商、不知归期,而盘缠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克服享乐诱惑,才能保障顺利归来;第二,无论丝路商人多么有钱,在生意场上一切都要计入成本,所以必须精打细算。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够慷慨出资来办学助教、赈灾济困。晋商榆次常家是丝路贸易的巨头。常家人“自奉节俭,一如寒素”,但“遇有人急需,解衣推食,无稍吝啬……或有不能娶及未能葬者,辄助以财,且代为经营一切”。榆次常家在外遇同乡,总是能够慷慨济困。对“贫不能归者,给川资;贫不能娶者,助婚费。”“戚族、故旧, 凡求助者无不助,或不待求而厚助之。” 榆次常家还积极地兴教办学,先后办起私塾十七所。山西最早的农村新学堂——笃初小学堂也是常家创办的,常家还创办了私立中学兼高、初两等学校。同时每逢灾荒年月,常家都要为国家、乡邻捐资赈灾。常家体恤乡邻、扶危济贫的义举广为传颂。
总之,丝路商人始终秉承见利思义的原则,他们从谋利之初进取敬业,到贸易过程中以义制利,再到获利之后因义用财,义利兼行的义利观有他的儒家文化来源,也对当今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一六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4.
【作者简介】
韩雨笑(1984—)女,汉族,陕西咸阳人,西安思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与丝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