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扬
【摘 要】 素质教育的开展为教育事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更是已经成为相关工作者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手段与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關键词】 高中历史 学生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
引言:
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劣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人,更关乎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而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自主发展、文化知识储备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因此相关工作者应结合高中历史的实际情况与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自主发展能力,同时要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精准制定教学目标,采用科学、适用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高授课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一、精心制定的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准确把控教学目标方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积极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明确教学目标,在该目标的引导下带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深入理解与思考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加入相应内容或往对应方向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抗日战争”课时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主体鲜明的爱国题材,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为先让学生体会奉献与抗争精神,之后感受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最后到全面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上来,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探究路径,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所带来的沉重伤害,更要让学生了解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让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抗战胜利的原因,明确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已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运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优势所在,不仅能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更能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机会与自我展示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探讨,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启发,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的历史材料,在搜集过程中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提高求证能力与分析能力。比如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一课中,教师以重点环节为依托提出问题:“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随后给学生充分的研究与讨论时间开展小组探究式学习,并在组内形成统一答案,在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更要深入小组内部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为学生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方向引导,除此之外,还应确保每个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小组讨论之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集中力量努力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在交流过程中时刻保持大脑清醒与高速运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架构,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三、创建教学情境
历史是真正发生过的故事,尤其是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更是故事中的经典,教师应运用历史的故事性来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感受各个历史人物的酸甜苦辣,以及各个历史事件所引出的不同情感,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往往以强硬灌输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各个历史知识点而不进行深入探究,这既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创建情境的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主动加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比如在“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扩展”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殖民扩张,教师可以创造“荷兰海上马车夫称号从而何来?”的问题情境,随后紧跟“能否从海上马车夫看出荷兰人的经济生活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用问题带入情境,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逐渐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中,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有学习困难的历史问题,提升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所在,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关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为其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乔凯.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 张华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探析——例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