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配 冯庆龙 刘旭坤
【摘 要】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让他们畅游在快乐中。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真正快乐,才能融入到课堂,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更加高效,课堂更加有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兴趣培养进行阐述,从而实现让学生享受课堂快乐,让课堂效率更加高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浅谈
让学生拥有快乐,让学生享受课堂快乐,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去学习,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只有灵动课堂,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大的自主权,才能积极动脑,积极动手,积极思维,课堂才能属于学生自己,才能获得最大收获。因此,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特征,寻找新的教学法,打开学生快乐之门,使课堂更加灵动,使数学魅力彰显。
一、运用游戏,培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因此,教师需要想办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多开展一些能“牵制住学生思绪”的教学活动。可通过开展数学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比如说,在讲解“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知每类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开展“找同类伙伴”的游戏。即事先让同学们都各自裁剪一个三角形纸板,然后再讲解这一内容时,让他们各自寻找与自身三角形为同类的伙伴。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更有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还有利于让其更好地接受知识,认同知识。在进行游戏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所学内容,实现游戏与知识、游戏与身心的融合。接着,教师把课堂推向高潮,教师让把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走到黑板前,把角画出来,然后,让这个小组的其他人说出所画的角是不是正确,最后看哪个小组所画的角最多。紧接着,游戏又向深一层次发展。老师规定每个小组是画锐角还是直角还是钝角,看看哪个小组所画的角最多。这样,班级中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学生主动性就极大得到调动,思考和动手能力都增强,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就会和同学搞好团结。在合作中又存在竞争,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大提高。在这样的教学中,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内心和身体得到极大发展。
二、活跃思维,培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数学知识不难,但是比较抽象,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所能依靠的只有教师,也十分信赖教师,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但是一旦这种能力培养起来,学生就能从中受益,类似知识掌握不透彻,换题型就会错题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让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同的,彼此交流之后,就使彼此的思维相互传递,学生就会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就会启发自己的思维,并完善自己的思维,让思維变得更加全面。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各不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虽然并不是每个思路都能解决问题,但通过互相交流能让学生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用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不钻牛角尖。接下来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虽然小学生比较依赖教师,思想也不成熟,但是教师不能完全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培养就难上加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思考的对错不重要,要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不要过于依赖教师。这样,学生兴趣就培养起来,才能主动去思维,主动去探索,主动去解决难题,使学习效率更高,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
三、亲自操作,培养兴趣
在小学生数学中,有很多的知识如果让学生去想象,学生就会变得非常模糊。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还不强,对一些抽象的数学还不能完全想象出来。因此,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亲自接触一些数学知识,自己去动手,去制作,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去探索知识,就会亲身感受知识,就会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使他们的兴趣不断提升。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找来一些正方体、长方体的图形,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对点、线、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橡皮泥,用橡皮泥做出正方体、长方体的模型,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中的边、面、顶点等。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图形,就能直观的去认识这些图形。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再与课本中所总结的性质对比,学生的探索和归纳意识就增强了,就能开拓他们的思维。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兴趣就培养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去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深刻领悟数学。
总之,小学生异常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特征,开展适合学生的教学,培养生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兴趣盎然,让思维更加活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中,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在良好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互动,让课堂变得灵动起来,让效率有极大提升。只有不断挖掘课堂的内动力,使课堂充满激情,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 生活情景,开启数学王国的“金钥匙”——略论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中华少年, 2017(11):103.
[2] 张雪艳,赵春霞. 兴趣,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07):166.
[3] 邢晨悦,郝凤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05):163.
[4] 李玲霞,高海波.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赤子(上中旬), 2016(1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