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促学效果探究

2020-05-12 01:06唐小毅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师提问互动模式

[摘 要] 教师提问是英语课堂触发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口语输出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提问类型和提问方式的有效使用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习得的质量。该文通过对二位教师课堂提问和学生应答的观察和记录,对教师提问的展示性和参考性两类问题的互动与促学效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两类问题功能不同,均有助于学生扩大语言输出。恰当地运用提问策略也是提问有效,促使课堂良性互动的关键。

[关键词] 教师提问;互动模式;促学效果

[基金项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外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601822S26013)

[作者简介] 唐小毅(1974—),广西玉林人,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249-03    [收稿日期] 2019-08-23

一、引言

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组织课堂、促进课堂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课堂,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提问互动都不可或缺,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主动思考,并通过点评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课堂提问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人员主要从教师提问类型、学生应答、教学效果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展开研究。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以教师为对象来观察课堂提问,因为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提问和互动大部分都是由教师来启动,教师主导教学活动,但在现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流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此,本研究尝试在综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考察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促学的现状,分析教师提问在课堂的实际互动效果,以期为英语课堂实际教学提供建设性参考。

二、研究设计

Long和Sato把提问分为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两大类[1]。展示性问题是指已知答案的问题,是封闭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参考性问题指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属于开放型,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研究基于这一划分,着力探讨两个问题:

一是大学英语课堂中,展示性和参考性两类提问的促学效果如何?

二是教师提问策略的使用对课堂互动模式有何影响?

本研究选取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两位教师及其所任教的两个同年级班级作为样本,对两个班级的“综合英语”课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和录像,观摩完录像后进行文字转写。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定了两位教师一次课(90分钟)的教学录像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聚焦于描写英语课堂的互动模式过程,统计方法只计算各个变项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

三、结果分析

1.提问类型。

统计结果显示,两位教师所使用的展示性问题比例分别为54%和63%,远高于比例为46%和37%的参考性问题,这和研究前的预期大体一致。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应少用展示性问题而多采用参考性问题,因为参考性问题可以增加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促进语言习得[2]。Nunan也认为,当老师使用参考性问题的时候,学生会尝试使用更为复杂的语言,更接近自然环境中的话语,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3]。国内研究者徐立群认为,展示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是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真正互动交流的前奏和准备[4]。请看下例:

Teacher:Why did the boys father want his son to taste his first oyster?(展示性问题)

Student:Because he liked oysters and he hoped his son would like it.

Teacher:Why was the boy unhappy?(展示性问题)

Student:Because he never tasted the oysters before,and he didnt like their look.

Teacher:Good answer.And has anyone ever made you eat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never tried before?(参考性问题)

Student:Yes.Once… When I was young,my dad asked me to try raw onion;I was in tears and didnt like it.But my father said it is good for my health.

在此例中,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先提出两个展示性问题,学生回答完后再提参考性问题。前后两种问题联系密切,都围绕大人强迫小孩尝试他们不喜欢或没吃过的食物这一话题。学生回答问题涉及话题的背景原因,能有效地与教师提问协同起来,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回答展示性问题时,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语言输出大多只是单词,短语或者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但无论是展示性还是参考性问题,都能促使学生的語言输出。

教师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相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独立思考,实现真正的交流互动。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使用的提问方式有所不同。在教学目标导入阶段,多采用参考性问题;在课文阅读阶段,教师会通过展示性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并分享课文信息。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则是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交叉使用,促使学生做更丰富的话语训练。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回答反馈。英语课堂的会话序列结构一般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语境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和巩固语言知识,积极地推动话轮顺畅交流互动。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的模式是多样的,不同的回答反映不同的思辨能力。

从表2中可看出,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主要为点名和集体回答,学生自愿回答的比例不是很高,约12%。学生自愿回答问题,选择权受到重视和肯定,反过来会促进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尽力鼓动学生主动表达看法,拓展思辨能力。笔者观察到,两位老师在问题提出后,都会询问Is there any volunteers?Anyone lik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教师T2对于自愿回答的学生,总是鼓励表扬,即便回答不尽如人意,也对学生的勇气予以肯定。实践证明,这位教师的做法对改变学生的被动、沉默现象是有促进作用的。

对于“教师自答”环节,许多研究者持不赞成态度[5]。当课堂出现沉默现象,教师也不应急于打破沉默,自问自答,而应改变提问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增加语言输出量。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自问自答,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

另外,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做出反馈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功能,也是课堂交际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点评分析,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引导修正。无论学生的回答争取与否,只要教师评价细致有效,学生都可从中获益,提高语言能力。请看下例:

Teacher:In Paragraph 22,Line 3,what does the word “resort” mean?Anyone can explain the meaning of “resort”?

Student:The restaurant was in a French seaside village.

Teacher:Village?You think it means “village”?Not exactly,well… it can be a place where people spend their holiday.

Student:I know it now.I think it is “vacationland”.Yes ,it means vacationland.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让学生猜词义。一开始学生没猜准;教师循循善诱,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修正答案,教师提问的促学效果良好。实验证明,教师内容通过教师语言的组织和教授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话语还起到目标语使用的示范作用,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

3.教师提问策略。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完成阅读,词汇,听力,写作和翻译等的知识传授和训练,教学任务重课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教师提问推动师生互动,提升促学效果确实具有挑战性。

布鲁纳(Bruner)支架理论和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强调教师的扶持和指导作用。观察中两位老师在提问中都能注意教师的扶持和指导作用,采取提示,追问,重复,延长等待时间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研究表明,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教学质量[6][7]。当问题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增加等待时间可以促使学生有更好的输出。但如果问题较难或较宽泛时,单纯增加等待时间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课堂节奏拖沓,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提供“支架”来解决问题。

当T1老师在提问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title “ Quitters are winners,Bulldogs are losers” ?这个问题后,全班保持沉默,等待时间超过一分钟,课上氛围十分压抑。虽然等待时间较长,但回答并没有令人满意,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难,需要学生对全文做出归纳总结。对于同样的问题,T2老师采用了提供“支架”的方式,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1)Can you describe people who are Quitters and those who are Bulldogs?

2)What are the finding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between Quitter and Bulldogs?

3)What may the Bulldogs feel when they finally admit defeat?

4)What does the passage conclude?

T2教师通过这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同学相互激发思维。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比单纯延长等待时间达到的教学效果更好。

大学英语课堂中,良性高效的课堂互动需要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双方基于交际意愿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实现语言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教师以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引入提问话题,设置疑问,为学生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提供有利“支架”,从而增加了学生的交际意愿。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提问的激发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得以激活,主动参与提问活动,配合教师推进话轮,有力地推动语言能力的發展。

四、结语

本研究立足教学实践,分析讨论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促学效果的现状,发现当今课堂教师提问存在的一些不足,总结课堂互动促学促用得现实价值,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充分认识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关系与作用,合理使用,科学有效。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交际意愿,大胆表达观点。同时,教师及时提供规范细致的反馈,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指引方向,有力支撑语言习得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Long,M.H.& Sato,C.J.Classroom Foreigner Talk Discourse:Forms and Functions of Teachers' Questions[N].Rowley,MA:Newbury House,1983.

[2]Brock,C.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J].TESOL Quarterly,1986,(1):47-59.

[3]Nunan,D.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aking it work[J].ELT Journal,1987,(41):136-145.

[4]徐立群.英語教师课堂提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7):91-94.

[5]胡青球.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4,(6):15-17.

[6]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N].1991.

[7]Rowe M.B.Wait- time:Slowing down may be a way of speeding up[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43-50.

Abstract:Questions posed by teachers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language output.This paper examines and analy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play and reference questions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they bring.Findings show that both types of question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contributing to learners' output.A good use of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s the key to making questions and interaction effective.

Key words:questions;interaction;positive effective

猜你喜欢
教师提问互动模式
基于“平面镜”为例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英语教学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探究
证券投资课程教学中多维度互动模式的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