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优越性,之后对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具有参考性的建议,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优越性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优越性
1.化静为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是静态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方式,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动态化展示,进而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三角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ppt当中运用自定义动画的方式将三角形展示出来,通过固定三角形一边,转动对应顶点的方式,能让小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有直观的了解。
2.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呈现教材,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教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与数学教材有关的内容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投影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几何素材投影到屏幕当中,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另一种是直接对课堂内容进行呈现,通过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总结和归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整合,让学生有效吸收课堂难点。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學生被动学习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合作中掌握教学内容。但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课件,将所有教学内容呈现在课件当中,教师则在课堂上对课件内容进行复述或者简单讲解,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掌握。此外,在一些需要学生实践的教学环节,部分教师会用课件教学的方式替代,学生没有主动实践操作的过程,不利于对抽象概念进行理解,导致课堂效率低。
2.重视表现形式,忽略教学效果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引入教学内容而利用长篇故事营造情景,占用相当多的教学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还有一些教师在课件制作上过于注重趣味性,舍本逐末,虽然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有效讲解,其主要原因是花哨的课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难将精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例如在进行简单应用题的讲解中,很多教师会花费较长的课堂时间对应用题背景进行铺垫,导致教学任务通常不能全部完成,课堂容量小。
3.过度依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逐渐放弃了以往板书教学的方式,将所有教学内容都在课件中展示,往往课堂结束后,黑板上空空如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重要的几何题目,这些题型的重点在于解题过程,教师如果不在黑板上演算,单纯依靠课件展示,很容易一带而过,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教学板书,将不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4.习题资源整合不到位
习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检查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将教材中的习题照搬到课件当中,这种练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失去对课堂训练的兴趣。例如,在进行方程的计算时,教师将教材课后内容直接展示到课件当中,缺乏多角度的计算练习,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教师在习题环节,应当对课堂练习进行适当扩展,利用一些新颖的题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
三、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方式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不能舍本逐末,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应当找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优整合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图形编辑器的信息技术对数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知识点或者难题。教师因为教学任务重、班容量大等,不会对所有问题一一解答,最多将一些主要问题放在ppt上进行讲解,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进一步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方式,将微信群、电子邮件等作为交流平台,让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放在网络平台上提问,由学优生进行解答,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进而促进学生整体提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合作任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3.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扩展
小学教师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同数学教学相整合时,应当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在扩充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时,一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将教材中的习题照搬到课件当中,这种练习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失去对课堂训练的兴趣。教师在习题环节,应当对课堂练习进行适当拓展,通过一些新颖的题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
4.图文结合,提高教学课件质量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制作出优秀的课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制作的课件要突出教学重点,不能过于花哨,应当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课件当中。例如教师在进行圆、圆柱与圆锥的讲解时,应当配以图形展示,使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有直观的感受。同时,教师在应用课件的过程中,应该配合适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立体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严文选.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
任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漫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8):13.
莫国平.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8(07):27-28.
林春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究问题导向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