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露
摘 要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更强调的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作为教师作文评价的被动接受者 ,无法体现学生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要优化作文评价的方式,使作文评价方式活起来,体现多元化。以提高学生对于作文评价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写作的参与度。
关键词 作文评价 互动性 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2011)》关于写作评价明确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的表述过程,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写作在学生学习语文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但是,在笔者支教的一年中,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学段的学生对于写作可谓“闻写作丧胆”。这就使得写作成为学习语文中的大难题,探其原因是在语文作文的评价主动权在老师的手中,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体现不了学生作文学习的主体性,大大减少学生对于写作甚至评价的积极性。展现出对作文评价的厌恶。
1作文评价的模式化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作为价值追求,写作教学评价也应该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一价值追求。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来看作文评价,现在的作文评价在许多方面与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是相违背的。这种违背首先体现在评价的价值取向—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作为评价取向。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可以写的类型有很多,选材也可以多元化。但是有不少学生会极有默契的选择他们认为容易驾驭且能够取得高分的叙事文章。采用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作为支撑点叙述。暂且不去争论故事的真实性,但大家的故事都会有不少类似的地方。患重病的爷爷、勤劳的妈妈等这些应试下的文章素材使得学生对于生活严重缺乏观察力和记录性。恰恰是这种应试教育评价取向使得作文评价形成模式化。老师在评价学生的写作时,会有自己的评价模板。上述材料中老师的评价中会带有情感真挚、语言朴素等字样,学生也会取得相应的学生理想所差无几的分数。教师在作文评价中鲜有去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评价作文。这样缺乏互动性的应试评价和应试写作会逐步消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老师的有效评价性。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每周都会开展一次写作训练,这听起来似乎为学生的提高写作可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可每周都会开展的写作训练从学生训练结束至下一次训练开展,留给老师去评价作文的时间过少。老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近百人的写作评价,这就使得学生对写作具有侥幸心理。为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少老师会用及其简单的评价来来评定学生写作成果,进行无效评价,至此,不论是应试下的教学评价亦或缺乏时间的作文评价都在这里结束。学生不再去反思自己的不足,老师也不会再对评价进行改进和提升。
2作文评价价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教师的评改要对学生的写作知识给予指导、对学生的思想给予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老师的有效性作文评价对于学生的写作有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
有效的作文评价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写作的讨论中去。以七年级写作为例,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第三单元有一篇以“抓住细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笔者将前期内容输出后当并明确将会以互动性的方式进行作文评价,学生会立即展现出不同于老师“一言堂”写作积极性。积极思考“以小见大”的内涵并与小组同学热烈讨论。举出清洁工人、在清晨路边摆摊的摊主等。完成写作后,让小组内同学互动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2互动拉近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距离
不同于传统写作评价的老师“一言堂”,互动性作文评价使得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更近,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维度空间里碰撞火花。对于一个相同的人物细节表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体验,在互动性的作文评价中使得这样的碰撞更有戏剧性,可以去体会其他人的想法。同时,互动性的作文评价会拉近老师与同学间的距离。老师一般都是通过评价学生的作文成品来评价其写作能力,寥寥几句分析就结束评价。使得学生无法更进一步体会老师的评价同样的老师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从习作中传达出来的思想含义。佩奇曾在自己的试验中证明,只有作文评价真正成为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的中介时,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3作文评价的多元化方式
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习作的各种因素和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所表现。而作文评价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则是作文评价的制胜法宝。
3.1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提倡班级内部合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而对学生而言,作文评价是学生习作的指导与参照。学习写作是一种自身学习的过程,自己的学习程度如何,是否有进步这些都是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学生作为主体去评价作文时,会让学生心理更有期待值,而这种正面的期待会促使学生学习且实践作文评价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当一位同学在文章中写出环卫工人很辛苦,每天起早保护环境时,另一位同学就能立刻在评语中想到环境不仅仅需要环卫工人的付出,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个人都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这样环境才能越来越好。通过班级内这样形式的作文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接受程度,让学生在情感当中产生共鸣并认可对方。
3.2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跨班级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文评改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开放。”优化评价方式,使多元化评价方式作为作文评价的重要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组内评价、班级内部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
多元化評价方式是想从不同人的角度分析作为客体的文章,如此多元化的方式都有一个相同的因素—客体文章与评价主体的熟悉程度。在笔者支教的过程中,通过请教老教师及自己的行为发现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老师在评价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的情感因素。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会慢慢了解学生的字迹或者学习情况,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评价文章。而班级小组内的评价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为解决出现的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与其他班级的老师建立跨班级作文评价尝试,在一定的条件下避免情感分存在,客观评价各自班级的作文。在跨班级评价时,依然采用小组讨论等多元方式进行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文评价的多元化将跨班级作文评价、 班级作文评价、小组作文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写作积极性。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并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但在现实作文评价中还是存在评价模式化、部分无效性的作文评价。所以,让语文作文评价活起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采用多元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刘宾.语文作文评改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