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习作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09 09:58丁丽真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丁丽真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犹如春风雨露、珍贵甘霖广洒大地,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别有一番作为,以往古板、陈旧、枯燥的习作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然“落后”与“低效”,创新性、智慧化的教学策略被催促着、被激励着,亟待诞生。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如何优化习作教学策略,更好地开展习作活动值得一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C-0103-0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模块内涵备受关注,它主要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文化素养)。各个素养都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出较高要求。

再者,小学时期是学生首次接触作文的初级阶段,面对“习作”这一新事物,许多学生深感晦涩、艰难,难以下手。作为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引领下优化策略,确保教学方法贴切、新颖、实效,以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关。

一、通过阅读广泛积累,进行语文习作训练,提高“语言素养”

在语言素养的指引下,语文习作课要实现与“阅读课”的巧妙链接,以“读”导“写”,促进阅读与习作相融合,这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路径。

如此,要做到两点:第一,借助阅读教学广泛积累,为习作营造更广平台,让学生“有物可言”“有物可陈”,在不知不觉中,读与写便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语言建构、语言运用是语言素养的两个基本内容。通过阅读,学生可积累字词、句子、篇章结构、主题意义等,这是建构的直接体现。第二,立足阅读,进行语文写作训练,这是运用的直接体现。当然,无论是“建构”还是“运用”,立足语文阅读是必然的。

首先,巧积累,妙建构,铺设习作素材运用之路。例如,在《火烧云》的阅读课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到一些“红彤彤”“金灿灿”“笑盈盈”等ABB式词语,还有“静静的”“恍恍惚惚”等AAB式、AABB式的词语等,也积累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学到了一些常见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还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颇多。

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生基于阅读积累去建构出新的语言,用于习作。当然,为了扩大积累,教师还可以推荐课外读物。

此外,善摘抄、妙模仿、巧续写。对于一些出彩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去摘抄、去模仿,加强习作训练。当然,一些哲理性与教育性强的阅读篇目,教师要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续写故事,以此来提高语言运用的技能。

二、立足习作教学,关注学生习作思维的发展,培养“思维素养”

核心素养把“思维素养”置于重要位置。特别是语文习作,对学生的思维素养要求颇高。以往的习作课中,教师并未重视思维训练,导致学生的习作逻辑混乱、东拉西扯,谋篇布局能力差,习作的灵活性、创新性与深刻性更欠缺。一篇优秀的习作,绝对不能出现以上问题。

因此,习作课一定要从多个層次,立足多个方面来锻炼思维素养,否则,习作便如同死水,毫无涟漪、生机。具体而言,可通过训练逻辑性、训练准确性、训练想象性、训练深刻性等思维品质来进行。

首先,教师要立足习作教学,训练准确性与逻辑性思维。目前,小学生作文思维逻辑混乱,用词造句不准确,敷衍了事,严谨性差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要展开针对性思维训练。例如,在《我和    过一天》的半命题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然后让学生思考“我该如何写这篇习作”“我的写作顺序应如何展开”“我打算分几段来写”。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可请学生代表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看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否得当。

其次,训练想象思维、深刻性思维等。这里以“想象思维”为例。在习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并将想象到的东西写下来,允许学生随意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对内容进行限制。之后,再请几个学生朗读出来,让学生互评,相互激发写作思维。

三、引导观察生活,在习作课上展示典型范文,发展“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不仅在阅读课中可以体现,在习作中也同样彰显。如何通过开展习作课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呢?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另一方面,在习作课上展示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去品评、鉴赏。

审美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做到“课下”与“课上”双面促进,缺失了任何一部分,习作教学都将失去应有魅力。在传统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课堂鉴赏,忽略课下生活观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是应双管齐下,全面促进。

第一,观察生活,鉴赏生活之美。习作的素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由观察生活而来的素材更有吸引力,更新颖,感染性更强,更具有真情实感,也更能触动人心。无论是有意识观察,还是无意识观察,从生活中获取的真、善、美素材,引入习作后,都将带来亮丽的风景。

例如,在习作《我想对您说》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观察生活中获取真实的父爱、母爱、亲情、友情、师恩等真挚、美好的情感,找出要诉说的对象,进行有效写作。有些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妈妈头上多了一根白发”,便由此入文,展开了写作。如此小的一个观察,足以让人动容。可见,生活之美是值得鉴赏的,教师要鼓励与提倡。

第二,展示范文,从修辞、结构、顺序、技巧、行文特点等方面进行鉴赏,让学生发现范文之美,继而借鉴学习。同样是《我想对您说》的习作课中,教师可以呈现语文报刊上的优秀习作、其他班学生的优秀习作,还可以呈现本班学生的习作,让其他学生进行品评、鉴赏,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组织文化活动,在体验中丰富写作内容,提升“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璀璨多元,魅力无边。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文化传承,开展丰富的习作教学,让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渐进式的提升。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等皆可成为写作的素材,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渗透多元文化能让学生的习作更妙趣横生、新颖夺目、极富生命力。

具体来说,可通过组织文化活动来展开。这里的文化活动,一方面是指课内文化诵读、演讲活动,另一方面是指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首先,开展课内文化诵读、演讲活动。读与写本身就是连在一起的,文化诵读、演讲活动等都可为学生的“写”提供素材。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可组织班级学生在班内开展以“父爱”“母爱”“师恩”等为主题的朗诵活动,选择一些名家名篇的诗歌、散文等来朗诵。还可以开展演讲活动,演讲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工作——准备阅读素材、写演讲稿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父慈子孝”“尊师重道”等文化嵌在心底。

其次,开展课外的文化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爱国主义”主题活动,通过校内“爱国剧”实践表演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话剧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次表演活动,写一点感想,记一点体会。总之,文化活动的开展是有必要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习作教学是语文课堂中的一股清流,它属于创造型的教学活动。单单对于学生而言,学会习作,能够写优秀作文,并从小爱上习作,便是培养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基础。当然,这与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不谋而合的,教师要关注并置于心间。

四大核心素养十分具有针对性,对教师的习作课是一种有效的指导,这让习作课不再摸黑前行,而是目标更清晰,态度更明确,针对性更强。以上所提到的几个策略仅是习作教学策略的九牛一毛,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基于实况,采用更好的策略,以便开展更有效的习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孙慧旭.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2]阙朝乾.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3).

[3]陈惠珊.核心素养下的儿童习作教学[J].黑河教育,2020,(1).

[4]杨林.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

[5]王超群.基于核心素养的习作能力发展策略[J].江西教育,2019,(9).

[6]郑晓宇.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4).

[7]刘登幼.核心素养下中年级作文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6).

[8]李巧鋒.习作教学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2018,(9).

[9]张健,张敏,张珊珊.核心素养视角下习作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5).

[10]谢红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AFL习作教学模型的建构与运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