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莉
【摘要】学校教育的质量,有赖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歌唱是用声音来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段,音乐学科也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载体。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有效的歌唱教学,是从理性的角度探讨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一个问题,对促进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试图探讨歌唱教学如何在有效教学的理论指导下,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有效行为
对于不是以培养专业歌唱人才为目标的中小学歌唱教学,歌曲歌唱教学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哪些要素环节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凸显音乐特征,促进乐感培养; 激活音乐思维,促进自主感受。 而作为学生歌唱意识习惯与能力培养关键的小学阶段,需要教师明确这一重要目标,使歌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新课程改革后的歌唱教学,以全新的教学面貌出现,教学方法更灵活,教学手段更多样,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忽略音乐作品本身的音乐元素和音乐性,更多地以文学舞蹈绘画等方式来解读音乐等等,使歌曲教学出现了与新课标理念不相符,很多音乐课堂缺乏音乐知识性,孩子们的歌声大白嗓,虚白喊压,失去了歌唱原有的美感。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某种教学实施的手段,通过歌唱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音乐歌唱技能的系统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勇于开口,大胆歌唱。如,正确的演唱姿势,科学呼吸发声共鸣,有感情咬字吐字歌曲处理,恰当形体动作,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一切有效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歌曲唱状态更好的发展,如果学生歌唱得不到有效发展, 那么这个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因此,评判教学是否有效的核心因素应该是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以下几种教学教师有效行为,有效促进小学生发展歌唱的审美情趣发展。
一、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有表情地歌唱是歌唱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歌曲中的情景感情离小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教师说教式的歌词讲解,很难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致不能以情带声演唱。所以,对任何一首歌曲,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一方面,在教学起始时,进行情感导入。另一方面使拓展欣赏部分与导入部分的情感铺垫前后呼应,进一步加强情感体悟。然后用恰当的音乐力度,歌唱音色,学生表情去表现歌曲的情感。歌唱要达到声情并茂,并不是在短时间就能立竿见影,于是,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把握歌曲情绪,采用层层铺垫,用柯达伊教学法,引导学习方式有感情的演唱歌唱。如,在教唱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时,要求学生感受歌曲中恬静甜美,激发学生心中的母爱情结,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说一声妈妈我爱你”教学环节。再用钢琴伴奏边轻声哼鸣,让学生同时配上摇宝宝的轻柔律动,动作幅度不需要太大。这时,有的同学的头就微微地晃动,身体也不知不觉地律动起来,双眼注视着老师。通过这种范唱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了轻声演唱歌曲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歌曲的特点,并把握了此曲温柔甜美的感情,经过调整,让学生联想到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情景。平实的语言,真切的感受,使得这首歌情感以爱为升华。
到了中高年级,歌唱的表现逐步有了一定难度,歌唱教学与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演唱离不开对情绪的要求。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层层深入的过程。如,歌曲《我是中国人》这是一首曲调根据京剧曲型的西皮流水的调缀成的戏歌。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解京剧歌曲的背景,了解传统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所演剧目多为历史故事或直接取材文学著作,对传统文化和经典的教育意义不可忽视,多听范唱,让学生感受京剧中的音乐形象。接着引导学生身为中国人有着坚强,耐劳,永不言败精神,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唱呢,作为教师而言,要在歌唱教学内容深化有效探索,寻找新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教学中教学手法层层推进,以声乐技巧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音乐风格,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的意境中,歌曲的有感情表现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使教师明确这一重要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与学生分析歌曲, 让学生突破了歌曲难点,掌握了歌唱方法,对学生很大帮助。有效提升学生歌唱能力,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就是歌唱教学的最高境界,对于学生来说把握好歌唱的情绪和情感极为重要。
二、技艺超群,师生共融
有效导向过程包括“四导”:1.情境的导,以学生的音乐能力的纵深发展为序,建立音乐核心概念为线索的结构;2.讲解的导,交代范唱、范奏的目的,意义,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有计划,以清晰音乐学习序列;3.观察的导,深入细化的看,边看边体会,让视觉反映调动心理反映;4.思维的导,按照学习起点教学材料解读教学素材重组三部曲,串联起模块设计单元板块安排,作品为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板块内容组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结合教师有效示范、参与、帮助、指导和练习等,实现学生歌唱学习愿望。在歌唱“白桦林好地方”教学中,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有三点:
1.利用多种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的尝試,表现歌曲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唱“白桦林好地方”这课时,开始和课的结尾分别采用了外文版的加拿大民歌合唱版本的聆听;教师自己也多次用自己富有魅力的深情歌唱引领孩子们走进歌曲情感的深处;在演绎歌曲时,教师邀请学生一起合作,运用轮唱的形式进行演绎,学生参与性强且兴趣浓厚。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同一主题在不同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紧紧做到“引、范、学、创”四点,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这首歌曲的体验和理解。
2.教师采用传统的跟唱法进行旋律和歌词的演唱。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陈旧,但却也有其巧妙和可取之处。在这节课上,教师就采用了跟唱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无伴奏范唱、自弹自唱、学生跟唱乐句等,强化了学生音乐的听觉能力,用教师自己的嗓音去唱,请学生自己的耳朵去找,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的优劣表现,运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适时点拨、介入,有效促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3.丰富而有效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教师在视唱曲谱、范唱歌曲、学生清唱时,多次运用捻指的方法进行伴奏,为他们提示了速度,也丰富了情感的表现。在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歌曲的最后一句时,教师运用指挥手势进行提示,使学生很好地解决了节拍问题。
三、情感鼓励性,帮助学生树立歌唱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孩子,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
1.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激发其兴趣。音乐的学习也不例外。小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尤为直观,节奏欢快、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往往更容易产生他们内心的共共鸣。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是根据小学生身心特征进行编写的,其歌曲与小学生音乐掌握能力适应性较高。激发学生兴趣对其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否则,教学行为不成效,教师课堂没有状态,所以,应该积极把课堂调整为愉悦的状态,变苦学为乐学,這才是获得音乐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条件。 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
第一,创设情景,引导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寻找 设计合适的情境内容。从多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教唱歌曲四年级“愉快的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以及音乐内容辅以画面形式呈现,出示晚上幽静的画面, 然后在多媒体上出示小朋们做游戏的照片,老师要带着学生开始一程梦之旅。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千姿百态的梦,梦里的境界是那么的美好,当然也会有不好的梦,但是我们永远会记住自己最美好的梦。由于欣赏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能有效地将视觉和听觉完美的结合和有效冲击,使他们受到音乐作品美的熏陶,激发了小朋友学习音乐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深刻记忆,也能提高歌唱教学有效行为。
第二,开展竞赛,激发兴趣。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音乐竞赛活动,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简约方案,并通过有效的活动解决问题,开展竞赛。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生生之间良性互动,情绪共鸣。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现。在音乐教学中,我把歌唱、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激发学生齐参与,只有通过互动教师才能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引导与调节;只有通过互动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原有认知与新的认知,学生相互之间认知的碰撞,从而解决过程性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三,分层励进,激发兴趣。著名的皮格马利翁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证实,教师的期待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同的成功。激励性教学策略有多种形式,我认为教师激励学生唱歌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有效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而具有灵活多样性,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可以根据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通过多元化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第四,加强实践,培养兴趣。音乐老师除了上好每节音乐课,还有一个职责的课外活动和校本艺校文化。音乐的实践有很多,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各种音乐艺术实践,在课外,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合唱队等兴趣小组,给他们排练节目,参加校社区演出比赛、中小学文艺汇演、新年晚会。音乐老师应该争取在校园里经常开展各种音乐活动,比如,艺术节、六一儿童节晚会、校园歌手大赛、个人才艺比赛。多次参赛,学生的心态也变得平和,在比赛中成长,在比赛中交流学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成长,从此得到锻炼和提升,在舞台中绽放光芒,增强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灵魂,大力支持学生创新意识,为艺术注入新鲜的元素。
2.以情感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第一,和学生营造友好平等和谐的师生情感氛围。教师应致力于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通过正确示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在教人教版五年级《赶吁归来阿哩哩》我和学生合作演唱,最后将一曲单调的民歌演唱得充满了活生机和活力。课后学生围上来跟我说:“老师,我们一起唱歌真的很开心。”是呀,我们何不将合作关系带进课堂,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让老师走进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喜爱,启发学习歌曲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往往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音乐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教师主导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一方面,教师给出的情境具有顺序性,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获取新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调控学生在情境碰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相关或不相关的情境,这样学生才能经历完整的情境探索过程。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情感,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自信有效地歌唱。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一个孩子。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内在思想感情和情感需要。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和程度也不一样,对音乐的感觉,理解和表现力也不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对一些个性鲜明学生不能将他们“另类”看待,自尊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是如此。使他们在民主、和谐、融洽中放飞个性,自由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把要珍惜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形象的比喻为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此,我在课堂上更注重自己的举止言行,时时对学生表扬鼓励和引导,关注每一个学生,一个也不能少,成为我课堂上常用的手段。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不同音乐体验,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
四、强化识谱,会唱歌
在教唱“白桦林好地方”创设具备主线功能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画面与情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从而帮助学生选择出歌曲合适的演唱方法,以及应该表达出的风格。同时练声环节中各种训练,歌曲学习环节中歌曲细节的处理等,所有设计都应该 围绕这一情境进行。但是有时练声中个别解决技术问题的情境也会独立出主线情境之外,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进行合理安排, 尽可根据主线情境进行练声训练的设计,当出现独立于主线情境的练声内容时,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时间,避免对主线情境的破坏。歌曲学唱,最后进行简易的多声部演绎,整个教学环节严谨而流畅。这节课,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表现音乐的情感,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對一定的演唱技巧的掌握。要求学生面露微笑,声音竖起来,身体放轻松等。我一直要求学生保持眉开眼笑的姿态来演唱。在识谱教学中,教师则非常重视学生内心听觉及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训练。 通过趣味性的逐层深入的挑战中,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歌曲的曲谱,让学生反复演唱,等学会后,每重复一遍时,教师就擦去两小节,学生则仍需连续地完整演唱全曲,然后擦去曲谱的大部分,让学生尝试着背唱歌曲。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往某一切入,从而引领学生在以点带面过程中参与歌曲学唱,提高了学生学习曲调的兴趣和关注度,把枯燥的识谱教学变的富有新意。为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想象、记忆、思维、情感理解、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情境主线功能做准备。
好的歌唱,一是靠歌者歌唱的技术技巧;二是等号歌者艺术文化修养的深广程度。其一,靠我们日常对歌唱技巧的歌唱。歌唱教学在重视体验情感的同时,一定要对声音质量有目标性要求。要使学生具备; 正确的声音概念,发声方法, 正确的歌唱呼吸在气息支持下松弛的歌唱能力,养成在歌唱中聆听的习惯,使声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二,靠长期的有效积累,厚积薄发。二者协调发展才能有好的歌唱表达。正所谓“情乃歌之魂,联系情之本 歌有真情,自成高格;情技合拍,美感顿生。”愿我们在歌唱教学在课堂浓郁的情境中,科学的设计,丰富的情感中,舞动的旋律中,有趣的节奏中甜美的歌声中,表现音乐之美,达到情感性音乐性技能性的高度统一。使学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这就是歌活动在学生这一本位有效体现。情感释放技能,音乐永远是打动人心,当这些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时,便可用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诠释不同的心情。当我们对音乐课堂倾注情感时,我们便会收获像音乐一样动听悦耳的音乐课。
让我们铭记柯达伊的告诫:“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教师连续失败三十年,则要扼杀三十批儿童的音乐天才。从音乐教学目标而言,要达到歌唱技能和音乐表现有效统一才是有效的歌曲行为,要实现这一有效歌唱活动目标,学生的歌唱参与状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更新课程观念,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改革。 注重教学环节的安排, 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行为的把握等组成了一堂有效的音乐课。体现是以生为本思想,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是以学定教有效的歌唱教学行为,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进而贡献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教师用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
[2]郑仁干.浅谈唱歌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中国校外育,2009(08).
[3]陈洪涛.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中学音乐唱歌课教学[J].黄河之声,2010(04).
[4]丁佳萍.以学生为本提高小学教学乐质量[J].成功·教育,2010.
[5]尹爱青.音乐学习中的音乐思维[J].中国音乐教育,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