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04 16:14罗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人际职称高校教师

罗璇

[摘           要]  采用柯江林等人开发的短版本土心理资本量表,随机选取江西省内285名地方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较高,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总体比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较高,而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受学历、职称、学校层次及同时授课班级数和周课时数等因素的影响;本科学历的地方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上的表现要优于研究生和博士;从职称因素上来分析,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助教、教授、副教授、讲师及暂无职称的教师;本科院校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高于高职、大专院校的教师;周课时数在4节及以下和13~16节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与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最高。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9-0111-03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带来了心理学研究取向上的变革,不少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关注点从病态或缺陷研究转向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及心理机能研究,心理资本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2004年,Luthans等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结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2007年,Luthans又对心理资本的概念进行了修订,提出“心理资本就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我国对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始于2007年,侧重考察的是心理资本产生的后果,大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心理资本的内涵结构的分析与测量,如王芳、张辉、柯江林等(2009)、张文(2010)、李力等(2005)的研究;二是心理资本对各种变量的影响,即心理资本能够带来什么影响,如王静等(2016)、王钢(2017)、毛晋平等(2013)、左拉(2018)等的研究;三是不同职业的心理资本情况调查、分析及其开发,如王芳(2017)、叶宝娟等(2018)、吴冰等(2017)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证明心理资本与人们的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的心理资本是指教师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这种状况对其教学行为、工作投入及其他有关方面都有重要影响[5]。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人才的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环节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学历、科研、教学能力等人力资本,忽视了心理资本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现状,重视心理资本的开发,这不但有助于提高与激发教师的积极心理素质与潜能,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更能从整体上提升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为高人力资本的潜能和优势。本研究将以江西省内的地方高校为例,了解社会转型期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以期丰富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研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西省内地方高校的28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28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为91%。其中女教师181名,占69.6%;男教师79名,占30.4%。

(二)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信效度较好的柯江林等人(2009)开发的短版本土心理资本量表[4],该量表包括了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两个维度,总共有40道题。经检验,该问卷整体的 Cronbachs α数为0.91。其中事务型心理资本维度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86,人际型心理资本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该量表的所有题目均采用李克特6级计分,从1“非常不同意”到6“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说明心理资本状况越好。

(三)统计分析

所有數据均通过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一)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总体情况分析

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较高(172.48+12.30),在各个维度上得分也都较高,人际型心理资本(87.99+7.46)水平总体比事务型心理资本(84.49+8.25)水平较高;在事务型心理资本维度中自信勇敢得分最高(22.18+3.30),乐观希望得分最低(20.28±3.59),维度内总体相差不大;在人际型心理资本维度中谦虚诚稳得分最高(23.17±3.32),包容宽恕得分最低(20.65±3.28)。

(二)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1.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在学历上的差异

从学历上比较,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与事务型心理资本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人际型心理资本中出现了差异,本科学历的地方高校教师的人际型心理资本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和博士(F=3.785,P=0.024<0.05)。在事务型心理资本中的乐观希望因子和人际型心理资本的感恩奉献因子上也存在这种现象,本科学历的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和博士(F=3.048,P=0.049<0.05;F=4.069,P=0.018<0.05);但在尊敬礼让因子上,研究生学历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得分却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博士学历教师的得分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是最低的(F=8.662,P=0.000<0.001)。

2.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在职称上的差异

在职称上,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助教的心理资本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其他职称(F=2.487,P=0.044<0.05)。另外,在人际型心理资本的感恩奉献因子上,不同职称的地方高校教师之间也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F=4.765,P=0.001<0.05)。而在事务型心理资本维度以及其他的因子上,不同职称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并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差异。

3.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由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与大专院校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有明显的差异(F=9.772,P=0.000<0.001),而且在事务型(F=7.118,P=0.001<0.001)和人际型(F=5.797,P=0.003<0.01)心理资本两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各因子上,事务型心理资本中的奋发进取(F=4.884,P=0.008<0.01)、坚韧顽强(F=4.390,P=0.013<0.05)、自信勇敢(F=5.571,P=0.004<0.01)三个因子上的学校类型差异显著,而且均表现为本科院校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得分高于其他类型的学校;而人际型心理资本上的四个因子都没有在这个因素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4.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水平在职务、教龄、同时授课班级数以及周课时数上的差异

在职务和教龄上,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均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在同时授课的班级数上,除了人际型心理资本这个维度(F=2.684,P=0.047<0.05),其他方面均未显示出显著性差异。同时为3~5个班级授课的地方高校教师的人际型心理资本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同时授课班级数的教师。

每周的课时数也能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在这个因素上,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F=2.688,P=0.032<0.05)和人际型心理资本维度(F=2.488,P=0.044<0.05)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未出现明显的不同。

四、讨论

(一)学历因素影响

目前很少有研究将学历作为影响教师心理资本的因素来讨论的,而本研究认为学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因素。地方高校教师的學历虽然在心理资本的总体水平上没有显示出差异来,却从其他方面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高学历的地方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及其因子上的表现并不比中低学历的教师要好。博士学历的地方高校教师一般都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进入地方高校的,但是由于地方高校的资源及平台的限制,往往会导致这些高学历的教师的才能或水平得不到发展,所以他们常常心有不甘或者抱怨,不愿去感恩奉献,更有甚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悲观的心理,所以在心理资本上反而不如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学历的教师。而中低学历的教师他们更多地觉得自己的学历和岗位匹配,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当中,懂得感恩,怀抱希望,更懂得向高学历的教师求教,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地方高校的发展虽然需要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来引领,但也需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发展规划,不可一味求高,争取做到双向互利。

(二)职称因素影响

在职称因素上,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助教的心理资本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其他职称,其次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得分最低的是暂无职称的教师,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王芳、李敏等的研究结果都显示高职称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会高于中级职称教师,这是由高职称教师的经验及学识决定的。但在地方高校教师身上,结果的不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助教都是入职不久的教师,他们对工作满怀激情和动力,所以不管是在事务型心理资本还是人际型心理资本上,他们的表现都会很好;(2)中级职称的地方高校教师之所以比助教和教授的心理资源缺乏,主要是因为他们正面临职称晋升和专业提升的双重压力;(3)暂无职称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的行政工作人员,他们既无追求又无压力,只求能保住工作,所以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会最低。因此,就地方高校的发展而言,学校心理资本的开发与提升重点应放在中级职称的教师身上。

(三)学校类型因素影响

学校类型是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最主要的因素,可是目前并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探讨教师的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与大专院校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两个维度和各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的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及其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高职、大专院校的教师,但是在人际型心理资本维度上,高职院校的得分要高于本科院校和大专院校。这与我们之前的研究假设是一致的。本科型的地方高校虽在地市,但一般都直属省教育部门监管,各种资源和发展平台并不差,所以即使不在省会城市也并不影响其发展,那么在本科地方高校的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自然也不会低;但是高职高专院校型的地方高校一般都属市级监管,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其资源都远远不如本科型的地方高校,且约束更多,再加上生源压力,这类学校的教师的心理资源缺乏也属正常现象。据此结果,地方高校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方式之一就是加快自身的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

(四)同时授课的班级数与周课时数的影响

在同时授课的班级数上,只有人际型心理资本这个维度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且随着同时授课班级数量的增多,其人际心理资本水平在下降。这是因为同时授课班级越多,教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就越多,那么他们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的概率就越大,所以相对于授课班级数少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包容宽恕、感恩奉献、谦虚诚稳、尊敬礼让就做得相对不足。

每周的课时数也能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研究显示,周课时数在4节及以下和13~16节的地方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与人际型心理资本维度上的得分最高。周课时数在4节及以下的地方高校教师一般都是行政人员或各部门领导,这类教师除了上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日常公务中,所以课越少他们能投入行政工作的时间就越多,获得的收益或成果也就越多,心理资源就更丰富;而周课时数在13~16节的地方高校教师一般都是普通教师,他们既有基本教学任务的约束又不愿太劳累,既想舒适又想有可观的经济报酬,所以他们绝大多数人认为13~16节课最合适,所以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也是比较高的。

四、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较高,人际型心理资本水平总体比事务型心理资本水平要高,而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受学历、职称、学校层次及授课班级数和周课时数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UTHANS F,LUTHANS KW,LUTHANSBBC,et al.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2004,47(1):45-50.

[2]LUTHANS F.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开,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王芳,张辉.心理资本研究述评及对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研究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9):129-135.

[4]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J].心理学报,2009(9):875-888;

[5]張文.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及其特征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14,15-24.

[6]李力,郑治国,廖晓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36(6):534-540.

[7]王静,罗小兰.初中教师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1):97-101.

[8]王钢,黄旭,张大均.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应对方式和文化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1):83-91.

[9]毛晋平,谢颖.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及其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23-29.

[10]左拉.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新西部,2018(2):103-105.

[11]王芳.地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现状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心理研究),2017,14(6):15-21.

[12]叶宝娟,雷希,方小婷,等.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1):58-64.

[13]石变梅.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50-55.

[14]韩笑,李同归.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资本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4,24(2):42-46.

[15]张西超,胡婧,宋继东,等.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200-207.

◎编辑 常超波

猜你喜欢
人际职称高校教师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