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2020-05-03 13:52陈晓光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财会专业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制约因素有企业财务工作的排他性、财会专业实习岗位稀缺、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毕业生的高预期与高流动性等,提出推进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提高财会专业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互利性;建设功能互补的多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引入企业财会专家参与院校教学活动。

【关键词】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061-0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财会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财会专业希望借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服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进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及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本文探讨企业财会工作的特殊性,梳理分析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所受到的校外、校内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高职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

(一)服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财会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数与理论课时数要达到1∶1。现行高职专业“2.5+0.5”教学模式,学生有一个学期的时间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占总学习时间的六分之一。

高职财会专业是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綜合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实践训练才可能达到培养的目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

(二)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毕业生充分就业,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期望值,一般都在90%以上。

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时,有两个难题:一是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匹配;二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双方不能实现充分沟通和了解。

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可以量身打造,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与学生之间实现无障碍沟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架设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

(三)实现产教融合发展。从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国务院“职教二十条”也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高职财会专业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依托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参与企业的发展,扩大学校在企业和行业中的影响力,提升院校的形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财会工作的特点分析

(一)高风险性与低容错性。企业财会工作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会计核算两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企业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会计信息需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债权债务人及政府主管部门等相关使用者。信息使用者依据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如企业依据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计算、缴纳各种税费,税务部门依靠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税收业务监督管理从企业管理会计的角度看,企业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数据,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企业融资决策、生产规划、营销策略、利润分配等,都依靠企业财会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

不管是财务会计角度还是管理会计角度,都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准确、及时、有效。不准确或错误的信息,必然会导致判断失误或决策错误,给企业带来危害。如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漏税,从而被税务部门处罚;依据错误的信息作出的经营决策可能导致经营失败;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的合作伙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总之,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或现实的危害。因此,企业对财会工作的质量要求总是高标准的,对财会工作出现错误的容忍度极低。

(二)信息高度敏感性。企业财会部门负责企业的资金收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企业财务部门能够接触全部经济业务以及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商业信息。企业的收入规模、生产水平、企业客户资料、供应商信息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信息,都会进入财会部门。

企业财务部门所掌握或接触的信息,有些是可以对外披露的,有些是不能对外披露的。不管是否可以对外披露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具有高度敏感性,一旦对外披露,就会引起社会公众连锁反应。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披露后,会引起企业股价的变动;企业战略泄漏,会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客户资料丢失,会伤害合作伙伴。

由于财务部门掌握大量的敏感性信息,企业对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都有特殊的限制性规定,以保证企业的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三)企业财会人员规模小。财会工作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但财会部门的人员一般比较少。小微企业,1~2名财会人员;2~3名财会人员的企业也非常普遍。一家独立的企业,财会人员能够达到10人,已经是人数非常多了。一家三甲医院的财会人员,包括收费结算人员在内,一般也就30~50人。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相比,企业财会部门人员数量是比较少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财会领域的应用、财务共享技术的推广,企业财会人员数量呈现出进一步减少的趋势。

(四)会计业务多样性。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一门专业学科,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和专门的技术方法。但是,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是多种多样。

企业性质不同,经济业务不同,如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金融企业等;企业规模不同,核算方法也不一样,如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企业体制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如上市企业、非上市企业。财会业务的多样性,对财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财务工作的排他性因素。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财务工作的低容错性、高风险性、信息敏感性,要求财务人员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对参与或接触财会业务的人员,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排斥性。对派到企业实习的学生,排斥性更加明显。

首先,顶岗实习的学生不是企业员工,客观上就是排斥对象。实习学生尚处于学习阶段,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对于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企业的敏感信息难免处置失当,给企业带来风险。其次,项岗实习的学生虽然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但实践能力仍然不强。加之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济业务,学校教学无法与具体企业的业务保持一致。学生进入企业后,必须经过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学生无法独立开展业务工作,需要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指导,增加了指导的难度。再次,企业财务工作时效性强,要求财务人员及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实习学生会分散财会人员的精力,影响财务人员的正常工作。

多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使得企业不乐意接纳学生项岗实习,对财会专业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严重的制约。

(二)企业可提供的财会专业实习岗位稀缺。企业财会工作岗位少、财会人员少,能够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就少。3~5人财会人员的企业,一般也只能接收1~2名学生实习。较大型的企业,一般也不具备同时接纳大批量财会专业学生实习的条件。

由于企业能提供的财会专业实习岗位非常有限,难以长期为学校提供服务,一些企业不愿意建设成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有的企业虽然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有名无实,无法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可见,企业不能批量接收学生,导致学校自身需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三)企业参与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动因不足。合作必然是互利的,互利才能保证合作的可持续性。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有足够的内生驱动力。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中,有企业利用校企合作向院校推销产品,有企业利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降低经营成本的,也有企业利用校企合作获得劳动力资源,还有企业利用校企合作获得政府补贴。总之,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都能获得利益。

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从中获利的途径很少。如代理记账企业通过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降低人力成本、事务所通过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获得季节性人力资源。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参与财会专业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时,难以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企业缺乏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动力。

(四)毕业生的高预期与高流动性因素。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初入社会、满怀梦想的毕业生,缺乏对社会、对自身的客观认知。他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希望获得超过自身能力的报酬。在这样的信念驱使下,他们不会满足现有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会频繁变换工作单位。许多毕业生只把顶岗实习单位或第一次就业单位当作一块跳板,一有机会就会离开。

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不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或是刚毕业的学生。企业在招收财会人员时,一般都会加上有实践经验的前提条件。企业不愿意培养不愿为企业服务的人才,更不乐意建成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

四、推进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提高财会专业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互利性。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合作才是可持续、可持久的合作。院校在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时,要充分照顾双方利益,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只对院校有利而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往往只是一时应付,基地难以持续运行,最后名存实亡。当然,只对企业有利而对实践教学没有实际帮助的基地,也是不能运行长久的。一些企业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之名,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也有的企业就是为了无偿使用学校的资源。这些实践教学基地有名无实,自然不会对教学有所促进,也不可能长期存在。

院校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首先要评价企业的需求,厘清企业的利益需求之所在;其次评价在满足企业需求时,能否满足院校实践教学的需要,从中找到双方利益的交集。如某学校与某连锁销售企业合作,连锁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结算人员。企业可以引入学校的资源开展顶岗实习,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并可在项岗实习的过程挑选录用优秀学生,降低招聘成本。学校通过企业平台让学生项岗实习,能使他们熟悉资金结算、资金管理的业务,也能通过项岗实习熟悉企业的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企利益的有效整合,具有持久合作的生命力。

(二)建设功能互补的多种实践教学基地。由于企业财务工作具有低容错性、高风险性、信息敏感性、岗位有限性等,在企业中建立综合性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比较困难,满足建设条件的企业也不多。但是,院校可以将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简单化,在企业中建立单一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再有机组合不同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组合,以实现综合实践教学的功能。

例如,认知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通过在企业参观学习,有效认知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核算与生产经营过程之间的关系;体验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企业中从事一些与财会工作相关的简单工作,如凭证整理等,对财会工作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体验,从而体会财会工作的全过程;服务型实践教学基地,在企业业务高峰季节,组织学生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资料整理、市场调查等;就业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将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有机的整体,为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系统的服务。

(三)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财会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不是院校和企业本身所能解决的。面对困境,财会专业可以校内仿真实训的方式,替代校外实践教学,缓解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不利影响。

所谓仿真实训,是财会专业通过模拟真实的财会业务环境和财会业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财会业务环境中进行财会业務处理。通过仿真实训,学生熟悉真实的财会业务,掌握处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实践证明,通过系统仿真业务实训,实训目标完成良好的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进入独立工作状态。

(四)引入企业财会专家参与院校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的是借助企业资源服务实践教学、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将企业财会专家引入校园,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

应通过多种方式将企业财会专家引入院校,担任实践课程指导教师、举行专题学习讲座、协助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零距离得到指导。也可以通过财会专家的媒介,架设起学生与企业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校企合作、学生就业拓展新渠道。

【参考文献】

[1]黄宁.高职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5(35)

[2]张锦来.财会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思考[J].金融经济,2019(1)

【基金项目】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互助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GB201601)

【作者简介】陈晓光,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职业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财会专业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校企合作下的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