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聪 李杏
【摘 要】本文阐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广西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的促进作用,分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及培训优势,针对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人才需求提出广西高职人才培养策略:结合区域优势,设置特色化专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打造高仿真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及应变能力;根据试验区需求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关键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职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009-03
2019年8月2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要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同时提出为了推进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这一方面为广西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单位带来了较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对于广西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有必要基于自贸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历史积淀,为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提供人才支撑。本文拟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自贸试验区对广西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的促进作用
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以来,广西南宁就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永久城市”。截至2019年,广西南宁已顺利承办了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也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巩固完善的成熟阶段。而新设自贸试验区方案的公布,更對广西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南宁片区来说,《通知》中提出其重点发展的板块为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文化传媒并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产业,这一定位凸显了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这也对区域内的人才储备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定位及要求,对相关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广西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促进民族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广西职业教育可以结合民族及地域优势培养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于高职类的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来说,可以根据民俗文化的需求并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机遇进行人才对外输出,如具有东南亚特征的古建筑文物修复、园林景观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及建设等专业,都需要大量的具有民族特征及专业技能交叉学科知识的专业人员。
二是形成有效的内外循环机制。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趋于成熟、环北部湾经济圈逐渐发展以及自贸试验区成立的背景下,广西不仅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也促进了与“珠三角”、港澳等发达地区的教育融合,广西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对外输出,还可以形成有效的循环机制,促进广西整体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是加强了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核心驱动力。自贸试验区的成立,意味着从驱动力的角度直接推动广西贸易经济的发展,给广西发展提供了加速度。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及环北部湾经济圈背景下,国家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必然会推动广西的人才需求,而广西教育在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具有广泛的基础,在此机遇下,广西可以在得到的支持政策范围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核心驱动力大大增强。
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及培训优势分析
截至2019年9月,广西共有75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高职高专层次院校共计39所,占全区高等院校的52%,成为各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水利、电力等工科类专业为龙头,经济、管理等社科人文类专业相结合的具有近62年办学历史的综合类高职高专院校。学院坐落在广西南宁市,并且新校区位于中国—东盟经济开发区内,具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及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双重地理优势。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区内具有水电特征并积极开展对外职教培训的高职院校,目前有广西职业教育示范性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6项。早在2000年就经劳动部批准设立水利行业水电职业技能鉴定站,2003年10月被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正式确定为三级安全培训机构,2004年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07年被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南方监管局正式确定为电工作业许可办理点、理论考试点和实操考试点。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具有深厚的办学历史,还有丰富的职业鉴定及职业培训经验,因此在自贸试验区成立的背景下,其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区域内甚至是国际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尤其在水利、电力、物流、酒店管理、财会、建筑类方面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三、服务自贸试验区的广西高职人才培养策略
(一)自贸试验区的人才需求
作为不断深入改革,得到空前国际化发展的广西而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整个广西带来极大的辐射效应,并且以前期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熟运作经验结合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政策影响,自贸试验区的经济活力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广西也会出现极大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在《通知》中提出的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设置的不同功能定位,对金融、物流、文化、工业制造、电子信息、化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旅游等特色专业需求将会呈现井喷式的爆发。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必然是产业、行业向国际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因此一方面会促进国际贸易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对培养人才提出了复合型要求。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各国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铁工程等,都体现了中国建造的实力。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建设标准、建设法规等,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也有相关的政策法规,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及熟悉相关国家建设要求及通晓自贸区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广西职业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应结合自贸试验区的人才需求,提高广西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二)广西高职人才培养策略
1.结合区域优势,设置特色化专业。相对于本科高校作为科研平台而言,高职院校更具有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基础,成为校企合作输出人才的重要力量。广西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优势,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设置特色化专业。基于自贸试验区在全区的战略核心地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更容易与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形成校企合作。另外,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建筑工程领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在自贸试验区的市政基础建设中可以发挥其功能,并且在东盟经济框架下形成对外输出的特色化专业。例如2018年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东盟(柬埔寨)农业水利培训基地在柬埔寨中间农业促进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也是学院首个境外培训基地,意味着学院职业培训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下走向国际化合作的道路。
2.构建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对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自贸试验区对人才培养及储备的要求,因此要动态地调整传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且不断探索构建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在核心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拓展相关专业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贸区对外的国际化需求能力培养,如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国家文化、国际法律、国际金融等方面的扩展课程,另外还要开阔国际视野,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及社交文化水平,从而打造既具有专业技能知识,又通晓国际文化,并且能够打破沟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开发效益。例如在水利、电力类、建筑类专业中可以增设以建筑技术为基础,以沟通交流为目的的专业外语课程以及国际工程合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等指导性课程,加深学生对国际工程的熟悉与了解。
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打造高仿真实践教学平台。高职院校的培養方向更侧重实践,因此要在人才培养中充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在各类专业中都逐渐引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但是根据目前区内高校的走访调研发现,校内的仿真软件仅能满足最基本的流程模拟,硬件上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缺失,如对于建筑类专业而言,有包括广联达、斯维尔等在内的各类仿真软件用以教学,但是在VR/AR硬件方面,仅在有限的院校配备,而大部分的具有同类专业的院校并未采购,这就造成了不同院校培养的同专业人才未能形成统一标准,因此亟须在仿真软件的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平台硬件,打造系统的高仿真实践教学平台。除此之外,对于实践要求高的专业,除加强校内实践环节以外,还要加大校外实践的力度,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推行校企合作机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顶岗实习机会,或者与企业签订协议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加学生接触专业一线工作的机会。尤其在自贸试验区设立伊始,可以开展相关院校与园区建设校企合作的试点,让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加入园区建设,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自贸试验区的宏观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专业业务,增强实践能力。校内教师与园区教师可以合作形成“双师型”教学队伍,全方位打造强调实践技能的自贸试验区人才培养链。;
4.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及应变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存在多国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及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自贸试验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对不同领域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跨界自主创新能力、多专业协调能力、国际合作能力等各类职业素养都需要在人才培养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使学生的就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市场中呈现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5.根据自贸试验区需求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不同于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更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需求及教师队伍结构上会与本科高校有所区别。通过科研指标、技能指标等多方面对高职类教师进行资源整合,一方面在提高学术探索的同时也要强调实践创新,注重实训教师的培养,将实践成果与理论成果相结合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另外也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及引进的力度,除培养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以外,也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下转第16页)(上接第10页)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要求,对国际型的科研及技能人才都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积极满足其在教学一线、科研立项及交流等方面的需求,通过资源共享有效助力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建设。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趋于成熟、环北部湾经济圈逐渐发展以及自贸试验区成立的背景下,广西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自贸试验区的深入建设和成熟完善,在区域内会形成较大的人才缺口,并且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广西高职院校而言,在职业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已经有了完善的人才培养路径并且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更具有服务于自贸试验区人才需求的先天优势。作为具有优势专业的高职院校,更要发挥自身特长,找准自身定位,逐步形成特色化专业及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蒋海勇.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广西高校财政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思考——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6(6)
[2]董海英,李杰.对接上海自贸区的高职外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3]黄勇荣,何亨瑜,丁丽丽.中国—东盟合作背景下广西培养区域性国际化人才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2)
[4]杨盈盈.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广西房地产相关课程改革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3)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控信息化处理的应用实践探索”(2018KY1010)
【作者简介】彭 聪(1989—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教学;李 杏(1988— ),女,广西南宁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