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 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0-04-30 06:46潘智林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新教学理念

潘智林

【摘要】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研究更新哪些教学理念对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从树立教学有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理念出发,研究如何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  更新 教学理念 有效 道德与法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45-02

当前,部分中小学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也不轻松,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发展也没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缺乏应有的有效性。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要看到教学效率低下与一些道德与法治教师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不无关系。因此,要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打造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道德与法治科教师责无旁贷,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自己陈旧的教学理念。

什么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呢?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协调的、当前的和终身的发展,让学生愿学、会学、学好,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理念是行动与效率的先导。打造有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更新哪些教学理念呢?

一、教学有效率理念——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前提

从管理学角度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率越高,付出的成本就越少;反之,效率越低,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师生投入教与学所花费的时间和耗费的体力脑力负担等。低效的教学往往采用题海战术、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等手段,像榨汁机一样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殆尽甚至透支学生的健康,这些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从过长的在校时间中解救出来。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主要依据,做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要树立教学有效率的理念,这是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前提。

所谓教学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或大的教学产出。如果用较少的教学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产出,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反之,如果一定的教学产出是大量教学投入的结果,那么这种教学就是低效的教学。

教学有效率理念的树立就会推动我们去研究道德与法治科的教材与教法、课标与考点、学情与练习,在课堂上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讲多练、以练促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尽量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改善低效教学行为。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使教学有效率,我在备课前都要反复研究教材、教参和课标,吃透教材,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然后思考并落实这些问题:本节课我要让学生获得什么?需要用多长时间让学生掌握这些?要让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获得这些?本节课要有多少学生达到规定要求?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落实以生为本理念——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某些功利心强的教师,往往会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自己年度考核、获得提拔、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筹码。在他们眼里,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解题机器——能够在考场上拿高分的学生。其实这种教学是不可取的,虽然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时间段的教学中会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教学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它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否得到全面提升。所以笔者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关键,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准备时要全面了解学情,预设多种课堂状况,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性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是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地在现场作出即时的决策。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预设,制定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

一个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智力发展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不同班级的学生更是如此。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把他们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材施策,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练习题可以设计为必做题、选做题、可做题、不做题等;还可以根据学生能力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把问答题的解题思路也设计出来。

比如在课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个人心理的变化,自我意識也大大增强。有一天,七年级的小敏和小珍在小组学习“怎样认识自我”这一内容时就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小敏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评价最重要。”

小珍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嘛!他人的意见才最可靠。”

请运用认识自我途径的相关知识,对小敏和小珍的观点进行点评。

本题对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同学可能根本不知道点评是什么意思,也不知如何作答。因此,我在学案上设计好本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1)判断对错,写出正确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自我的途径”这一知识分析原因

(3)简单写出一个正确的做法(书本的或现实的)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使学生找到答题的方向,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基本分,又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会了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评价方式多元化,不以成绩论英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般来讲,我们主要采取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在评价时我们要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己和自己比,这一次和上一次比,在学生的作业和试卷上用红笔批上“有进步”、“这一题做得很好”、“继续努力”等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关注他、帮助他,令他产生“不学你这一科就有一种对不起你的内疚感”,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与教学效率。

三、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必要保证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在使学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们农村学校,很多学生不会做问答题,缺乏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和迁移能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学会思考;或者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道德与法治科教师还是采用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一言堂”,只顾自己讲得滔滔不绝,而根本不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思考;或是教师在讲课时自问自答、用自己的探究代替学生的探究、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其实课堂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必须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这是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必要保证。

我的做法是精心设计教材中的问题,使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和代表性,避免直问直答型的问题,而且每提出一个问题都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而不急于把答案展示出来;在做问答题时,要耐心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思考要运用哪些知识来回答问题、需要分几步作答、从哪些角度(多角度)答题,而且要求学生动手把答案写出来,然后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对知识的重新构建和迁移的能力,避免出现换一种设问方式又不会做的尴尬局面。

四、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理念——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必由之路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道德与法治科教师不仅要学好用好课本资源,而且还要学会开发、整合、利用好书本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实践,要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反思等来拓展学习空间,增长智慧。因此,开发整合课程资源是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必由之路。

作为道德与法治科教师,我们平时要关注国家大事、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实际,收集有关时政材料和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错误等,并把这些资源制作成上课时用的背景材料、编成课堂练习或测验题,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真实的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热情,达到打造有效课堂的目的。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背景材料,于是,在期末考试前,我把这个素材与初三道德与法治的国情国策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编成练习题供学生使用。

建国70周年前夕,某班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伟大历程辉煌成就”的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三张图片。请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后来,番禺区和广州市其他区期末考都有类似的题目,由于学生之前做过我编写的习题,所以在考试中发挥得不错。尝到了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的甜头后,今年,我又把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时政热点与九年級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编成练习题供初三年级使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就是教师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开发、整合课程资源,探索行之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新教学理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