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君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教育生活中不可或缺,并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部在教材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阅读拓展环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本篇文章主要浅析当下《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情况以及针对这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理念。
【关键字】快乐读书吧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18-01
引言
区别于传统的教材版本,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编写进教材内容之中,专栏题目为“快乐读书吧”。这个专栏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童谣儿歌,也有故事图画,以及关于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引导,让每一个小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到阅读中来。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校不能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因此,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一下“快乐读书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策略。
一、“快乐读书吧”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及有关人员反映,“快乐读书吧”在具体教学阶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教师角度分析,有的教师只注重考试范围内的教育内容,追求学习进度,从而直接忽视了这一专栏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虽然涉及到了此部分内容,只是粗略的讲解,并没有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从学生角度分析,教师不重视学生阅读的培养导致了学生也不关心这部分内容,另外,学生在阅读时,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积极上进的同学获得的知识浅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就普遍存在敷衍了事。总而言之,“快乐读书吧”专栏的设置,没能发挥出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作用。
二、提高“快乐读书吧”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导读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1.借助问题激发兴趣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尚未成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教师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对学生提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阅读,从阅读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他们不仅提高了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思考探究的能力。
2.借助朗读激发兴趣
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面对密密麻麻的文字,姑且在学习时呈现出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的场景。然而,我们若能讲这些文字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或者小组之间将其故事情节用话剧,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将会大幅度提高。
(二)渗透方法指导,鼓励持续阅读
1.进行迁移阅读
统编教材中,学会迁移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小鸟如果不迁移,就会因为生存环境不适合而面临淘汰,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不会迁移,学习起来费劲而且没有进步的迹象。对此,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并且注意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注重阅读的侧重点。
2.开展品析阅读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专栏内容类型丰富,有歌曲,绕口令,也有寓言故事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文体进行指导孩子阅读。比如,遇到歌曲类的,教师可以先解释文字的含义,然后使用多媒体,将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欢快的乐曲。再如,遇到一则寓言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从中体会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所以,开展赏析品味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之一。
3.结合学习单阅读
小学生阅读通常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阅读,阅读效率较低。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学习单,帮助学生开展合理有序的阅读。就《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而言,这本书故事数量多,大多学生阅读只读图画有趣的故事。类似这种状况,教师有必要制定一份严密的学习计划时间单,每天一个小故事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完成故事的阅读。另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个性的读书标签,帮助学生记录阅读地方。
(三)主动延伸拓展,培养阅读习惯
1.进行总结拓展
学生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荒废了精力。读书我们要做到好读书,读好书。成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非是教师的最终目标。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指导,阅读要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并且及时归纳总结阅读收获的果实。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将学生阅读效果反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后续目标任务的制定。反馈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小组之间互相复述等方式。
2.进行练写拓展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读和写一样重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重在积累知识,总结前人经验。此外,若能将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或者在旁边备注自己的心得体会。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善于阅读的同时也要善于书写,才能有实效的提高语文素养。比如,统编教材《我来编童话》这节习题作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阅读过得童话故事再加以改编创作,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
总结
简而言之,阅读对于培养孩子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不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阅读理念。
[参 考 文 献]
[1]黄菲飞.广辟蹊径,通达词语奥义——统编教材第一学段词语理解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
[2]林树妹.如何在第一学段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画面[J].名师在线.2019(01).
[3]黄海岳.以儿童的视角看“法治”——小学第一学段“法治”学习样式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1).
[4]蒋志刚.第一学段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教导刊(下旬).2018(08).
[5]唐嘉欣.微课在小学第一学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4(11).
[6]钱科英,茅旦华.引发需求亲历过程体验方法——苏教版第一学段“简单数据统计”内容编排特点和教学思路[J].小学数学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