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与过去相比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小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自身的学习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引导,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起规范的学习系统。在小学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的概念不是很强,主动式教学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乐感,而且还能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新的认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针对主动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来展开分析,然后结合各方面因素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音乐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 小学音乐;主动式教学;应用与探究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一般还停留在儿歌阶段,从儿童时期的学生角度来看,他们只需要掌握并理解歌词即可,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与其他年段音乐教学的区别之一。小学音乐教学会比较注重乐曲创作背景与情感等潜在内涵的培养,且学生在表演时也要将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其次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在主动式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占据整个课堂的主导地位,而小学生则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能更快地吸取音乐知识,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乐感,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主动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接受音乐知识。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教学因为受到教学条件的约束,导致整个音乐课堂教学都是围绕弹奏或录音播放来进行,但是整体的音乐播放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甚至无法传递出音乐自身的美感。但主动式教学的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视频与音频相结合,这样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从视觉、听觉入手带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冲击。
2.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且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出主动式教学的优势和价值。通过对比发现,传统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即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有时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在课堂内容上,这也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而主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多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主动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建议和对策
1.感受音乐,体会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只能简单地让他们对歌曲有个大致认识,所以为了让歌曲能更形象化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演唱或给小学生播放乐曲视频的方式来让他们体会到这些歌曲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而且还能实现他们音乐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一课程时,由于该歌曲的曲调充满童趣且非常活泼,所以在演唱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加入这些元素,即将学生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其中。当然也可以剪辑一些音乐视频来播放给学生观看,动画版的歌曲视频可以较好地引起学生注意,并让他们从中体会该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
2.灵活运用,实际演示。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演唱。在这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还能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从而更清楚自身演唱方式的劣势和优势。在展开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传授各种演唱技巧给学生,当发现学生演练过程的不足和失误时,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并帮其改正,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也需要及时调整。例如:教师在教学《小螺号》这首歌曲时,首先可以让学生适当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演唱,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领唱时需要逐句演唱,这样可以方便指出学生的不足。带领学生演唱几遍之后,便可以让他们自行进行演唱练习,整个过程教师需要时刻进行观察和指导,让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来帮助比较落后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双方都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当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齐唱,这样不仅能从中了解學生对该歌曲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且自身的主动性也比较薄弱,因此主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知识,而且还能改变中小学生原有的音乐形象,并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音乐体验。其次,在主动式教学中,整个教学都需要以学生能接受的音乐知识为基础,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心智需求。当然,主动式教学在应用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应用时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让主动式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佟贺,尹爱青.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打字机》现场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7(01):147-148.
[2]郭小利,王耀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J].戏曲艺术,2018(04):223-224.
[3]孙佳宾.论音乐创造思维中的哲学意识及其思想属性[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02):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