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数学深度学习三大“真学支架”

2020-04-27 08:48赵玉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力学法深度学习

赵玉梅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进行深度化学习,需要教师按照深度学习的基本原则、儿童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学习材料的深入挖掘、学习愿望的深度挖掘、学习方法的细致指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法 学力

深度学习是针对国内课堂教学现状的一种教学变革。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由于儿童的适应能力、心智特点等因素,这种变革绝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应一哄而上,而需要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小步快走式的微变革,如此才能有效地将深度化的课堂落到实处。笔者基于数学课堂的实践经验,将儿童深度学习落实在三大“真学支架”上。

一、学材支架,教学内容的多焦距深度开发

数学课堂中,知识的差异性很大,知识本身的难度是否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呢?笔者觉得这是对深度学习的误解。无论学习的知识如何,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打开,都能够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好的做法能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变成有思维深度的活动,而不恰当的处理,有难度、有梯度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也会成为单向的理解与枯燥的规则记忆。

1.学材新视角,收集学生的真想法

利用传统学材进行教学,要学会旧瓶装新酒。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转化的策略时,要解决一道习题:1+3+5+7+……+27=?算式中到底有多少个奇数,成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课堂中笔者记录了部分学生的思考方法。

方法1:把1到27的奇数都写出来了,共有14个。

方法2:在1到10里,奇数有5个,偶数也是5个,确定1到20有10个奇数,然后21到27还有4个奇数,一共有14个奇数。

方法3:26÷2=13(个),13+1=14(个)

不同的方法显示出学生数感的差异。诚然,这种差异和学生的数学天赋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也有一定的联系呢?在听一年级的 “认识百数表”一课时,执教教师对另一习题进行深度评讲,让笔者对此产生了一些思考。

教师请小朋友在百数表里照样子圈出个位上是2、4、6、8、0的数,并介绍这些数就是双数,其余的是单数。但教学没有就此停步,围绕圈好的百数表,教师进行“你还有哪些发现?”的追问,得到下面的回答:

生1:横着看,我发现了圈的数每次都是加2。

生2:竖着看,我发现了圈的数增加了10。

生3:我发现了所有圈的数都在同一竖行里,没有圈的数也在同一竖行里。

生4:我们组还发现,在每一行里有10个数,圈出来的有5个,没有圈出来的也有5个。

……

确实,百数表的知识属于“一目了然”的内容。但课堂中多给些时间,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发现。从长远来看,很多看似简单的发现,能够让学生数学知识骨架更丰满,让知识与生活产生更多的连接点,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有意义、有深度的。

2.学材微创新,促进学生的真思維

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中,教材给出的学习材料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在教学中,因为学生在三年级学完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后,知道了长方形周长相等时,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规律,他们往往不采用列举的策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用这个学习材料难以激起学生用列举法来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学时可以对学材进行一些微改造:

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花圃的面积会是20平方米吗?

此设计中,学生必须通过一一列举,才能知道花圃的面积是否有可能是20平方米,也才有了研究的需求。审视很多成功的课例,就在于执教者深度开发了既能联系学生而又指向知识本质的学材,从而让学生不断有新的规律发现、有新的思想产生,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情感支架,学习愿望的动机性深度发掘

深度学习呼唤有价值的疑问、有方向的猜想、有深度的讨论、有思想的总结,而这些的产生都需要铺垫。所以课堂良性结构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催化剂,先有疑问才会促使探究,先联系生活才能再发现,先对比辨别才能再归纳,可以说好的课堂结构能使学生的深度学习被自然地展开。

1.优化问题情境,打开好奇之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若能巧设一个引发学生产生疑问的情境,制造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认知之间的“冲突点”,这样的新知导入就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出发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时,出示问题:有72棵树苗,想分给3个小组去植树,你觉得怎样分合理?学生异口同声说:“平均分。”这时,再出示信息:“第一组8人,第二组7人,第三组9人。”学生根据每组人数的不同,否定了平均分。为什么不能平均分?怎样分才合理呢?由此,学生的注意力都聚焦到合理的分法与三组的人数的关系上。

认知平衡被打破,学生会努力寻找新的认知平衡,这就是学生后续探索的内驱力,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宽容、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提问,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问的勇气,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养成提问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才符合深度学习的目标。

2.设置学习障碍,调动好胜之心

在学完“小数的性质”一课后,为了加深对“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挑战环节:请给6020,602,60200三个数点上小数点,使其相等。汇报交流后,学生的答案有这样几种:6.020=6.02=6.0200,

60.20=60.2=60.200,602.0=602=602.00。

小数点添的位置不唯一,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练习的设计遵循了问题具有“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设置合适的障碍,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突破自我的水平。

3.用好错误资源,保护荣誉之心

深度学习的课堂必然要有让学生出错的机会,也必须要善待学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之间显性和隐性的关系得以揭示与呈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混沌走向清晰。

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学生在掌握了不确定的数要用字母表示后,教师出示一个装了一些糖的袋子:“我们不能确定这个袋子里糖的块数,就用字母a来表示。”然后,从袋子里拿出2块糖,提问:“这时袋子里的糖怎么表示?”学生指出:“可以用除了a以外的其他字母表示。”“如果用b来表示的话,b和a的大小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的答案出现了争议,在聆听同伴解释的过程中,他们开始修正自己的思考,主动去接近正确的知识,现在袋子里的糖比原来的少了2块,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即“a-2”。

课堂中的错误有很多种,案例中的错误是学生经过学习认真思考后得出的一种自我的理解。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深层次探究与对话,就是让知识生根的过程,否则学的就是表象之知、皮相之识,不具有再生性和持续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往往是教学最宝贵的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好它。

三、学法支架,学习过程的可视化深度延展

在进行深度教学变革时,我们常常感慨学生课堂思考达不到课前的设想,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很少有“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考与设计。深度学习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所以关注学生的学法改进,是促进深度学习更好延伸的重要一环。

1.将学习过程显性化,科学把握“图”语言

深度学习的有效推进方式,就是让学生对自我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怎样才能推动反思的开展呢?首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将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显性化处理。

在学习“倍的认识”前,学生已经掌握两个数量之间的差量关系,課堂上让学生自主建构起“倍”的概念时不妨让学生记录下他们尝试的过程。

出示:红花有3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

师:同学们,你能用“画”的方法,把这两句话“画”出来吗?

学生尝试后,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这些作品都表示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吗?

生1:图1-2不对,这是黄花比红花多2朵。

师:嗯,其余的几种画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

生2:我发现黄花都是画了6朵。

师:真好!你们更喜欢谁的作品呢?

生3:我喜欢图1-4,因为这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出了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2倍。

……

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些感性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辨别和提炼,肯定了学生最初的猜想,更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倍”的含义。这种将思维的过程放慢,追求显性化的学习方式,是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才能养成的。而掌握学习方法,这也是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延展点。

2.将碎片知识体系化,多元感悟“图”语言

在小学数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牵连广泛,很多系统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如何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逻辑,比较知识间的差异,需要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深度处理。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深度整理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比如在“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数学概念多、知识点琐碎,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其本质就是知识结构没有建立。在单元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知识点的回顾是学生相对容易完成的部分,而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是较为困难的部分,大部分学生知识整理的就是并列的结构(图2),通过优秀小组的对比展示汇报(图3),促使学生调整,从而进行自我修正。这样,既实现了学生知识从点状结构向框架结构的递进,强化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迁移应用,又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保证后续的研究和学习。

3.将错题思维高清化,精准解读“图”语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正确可能就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却是一种“创造性”的经历,尽管有时这个经历会让学生“误入歧途”。在毕业班复习中,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项作业:在数学学习中,你曾掉进过各种各样的“坑”,请你整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错题整理不是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摘录下来,而是让学生对错题进行分类、整理,自我把脉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是学生自我学习和修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经历,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把以前的经历提升为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所学的内容,整理、剖析曾经犯下的错误,找到学习上的“盲点”,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监控,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见解深刻、思想丰富的主动学习者。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化,其实也是对自我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围绕“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习变得深刻”这一精髓进行自我审视。而在教学实践中,更要找准适合进行深度改进的关键点,逐点而行,才能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做到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1] 哈蒂.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教师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冯卫东.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58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学力学法深度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