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霞
摘 要 近年来,追星成为了青少年教育中的新问题,由追星也产生了一系列亚文化,“粉圈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其不仅仅颠覆了教育中的传统价值观,还扭曲了小学生对好恶、善恶、是非等一系列价值的判断,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师可以从日常关怀、家校联合、心理满足三方面入手,三管齐下纠正小学生的错误行为。
关键词“粉圈文化” 基础教育 小学生 行为模式
伴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环境,并接受了互联网的交往模式,发展出了一套独属于他们的“亚文化”,“粉圈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和过去教育中教师面临的“追星”问题不同,“粉圈文化”更为复杂也更成体系,除了尝试模仿偶像明星的穿着和谈吐、花费大量时间和财物追逐偶像明星的行踪外,更多的是粉丝内部群体的交际和行为规训。
从教育的实践层面来看,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粉圈文化”也在不断侵蚀我国当代校园内部的正向文化构建。
因此,不论是从宏观层面的青少年人格的培养角度,还是从微观层面学校的校风文化塑造角度,都有必要厘清眼下“粉圈文化”的概念,并且針对“粉圈文化”中已经实际产生负面引导的现象进行分析,基于教师教学实际,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和管理路径,以期更好地消除“粉圈文化”对小学生行为模式的错误干扰。
一、“粉圈文化”的定义及其影响范畴
1.“粉圈文化”的定义
“粉圈”一词是一个近年来才形成的新名词,其词源来自于“粉丝”。“粉圈”是“粉丝”一词的延展,指代“粉丝圈子”。不过从实际的使用上看,“粉圈”并不等同于“粉丝圈”,它所指代的群体更为年轻和新潮,而“粉圈”的组成也更为隐蔽。和“粉丝圈”不同的是,“粉圈”有一系列的内部组成规则,参与其中的个体并不只因为喜爱或崇拜这样的单一目标而融入[1],同一个明星偶像的“粉圈”有着复杂的身份分工,而这种分工根据经济能力、可支配时间多寡进一步分层。
2.“粉圈文化”的影响范畴
“粉圈文化”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是某个明星偶像的崇拜者群体,而是由粉丝群体直接辐射整个社会。因此,“粉圈文化”的影响也涉及了多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粉圈文化”至少涉及到语言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认同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
语言习惯影响是指粉丝群体中经常使用汉语拼音的缩写来供同一圈子内的朋友交流使用。在学生群体中,“粉圈文化”对语言习惯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
价值观念影响指的是“粉圈”规则引发的价值观颠倒、倒错现象。小学高年级直至高中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树立人生观的重要阶段。“粉圈文化”中经常存在着明显的等级之分。愿意为偶像明星花钱、有能力花大量时间追星的粉丝往往处于“粉圈”的顶端,而缺少时间和财力的粉丝则往往被人称为“伸手党”。在眼下的“粉圈”中,有一部分对偶像明星狂热追求的粉丝,通过偷取父母的钱、小额贷款等方式为明星的影响力买单。从价值观念的形成上来看,其行为显然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道德认同影响指的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破坏和消解。在不少“粉圈”中都存在着“偶像第一”的价值意识。面对否定偶像、批评偶像的人,有着“粉圈思维”的青少年往往采用同态复仇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譬如采用人身攻击的方式直接否定批评者,利用向平台举报、拉黑的方式让批评偶像的言论消失。在对偶像的争议中,中立和友善批评并不存在,许多青少年也由此被灌输了“非黑即白”的价值观念,即“不赞同我的人一定是我的敌人”。由这种偏执的价值观也引发了许多班级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问题。
行为规范影响是指在粉圈思维的影响下学生行为的异化。为了使得自己喜爱的偶像明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热衷“粉圈文化”的粉丝经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操作复杂枯燥的点赞、评论等打榜行为。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流连社交媒体,才能够使得与自己支持的偶像明星相关的话题热度上升[2]。因此,很多热衷追星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上投入了大量时间,而投入学习和课外阅读、运动的时间则直线降低。习惯流连社交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注意力涣散、木讷,不擅长与人面对面交流。
二、“粉圈文化”对小学生行为模式的误导
1.“粉圈文化”对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的误导
由于生理和智力发育的局限,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无法理性分析一件事情的价值。在不良的“粉圈”文化影响下,很多小学生直接采用模仿偶像行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偶像明星的崇拜和认可。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一些孩子通过涂口红、学说脏话等方式来表达自我,但他们并不能明确理解自己这些行为的本质内涵,只是想要模仿偶像的行为。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坦言,将自己全部的零花钱和课外时间都花在了为自己喜爱的偶像明星“打call”(意为应援、加油)上。笔者调研时翻阅临近毕业阶段学生们互相邀请填写的“同学录”,发现其中很多学生的愿望是“亲眼见到某某明星”。这种以偶像为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显然消解了人的主体身份认知,也消解了儿童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和确信。
2.“粉圈文化”对传统校园规则秩序的破坏
“粉圈文化”对校园规则的侵袭更多是表现在对日常秩序的干扰和破坏。研究者调研发现,许多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班级中也组合成了自己的小团体,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源动力就是明星的近期动态,除了课下交流外,他们也不时地在课上交流、课外交流,完全模糊了自己的身份。因为追星而组合成的小团体的排外性也很严重,由追星引发的语言暴力、肢体冲突时有发生,并且难以发现、难以禁止。
3.“粉圈文化”对儿童身份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消解
“粉圈文化”对身份地位的定位常常是很严格的,研究者访谈的几位小学生都表示,他们班级中存在比较有权威性的“老粉”和“铁粉”。而对“老粉”和“铁粉”的定义则有细微的差异。许多小学生表示,能够花钱买许多明星的周边产品的就是“铁杆粉丝”,应该被尊重。在班级内由同一个偶像支持者组成的“粉圈”中,大多数“粉丝”都有比较明确的等级意识,在圈子内为偶像花费高费用的学生可能会被同一圈子的其他学生优待,在谈及“优待”的内容时,很多学生表示会“下课和他/她一起玩”“放学和他/她一起回家”“家庭作业借给他/她抄”“考试的时候告诉他/她一两题答案”。而在问及学生为什么会优待这些“铁粉”时,很多学生都认为,“铁粉”的身份比较高,必须尊重他们,不需要理由。由实际的访谈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中,很多人的是非观念都很混乱,他们对“粉圈”中地位比较高的粉丝的尊重和优待有时候表现为无原则、无理性的偏袒和崇拜,这显然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三、对小学生群体“粉圈文化”的纠偏
1.立足日常关怀,削弱小学生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随机抽调小学生群体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在询问“为什么会成为‘粉圈女孩/男孩”时,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和追星行为无关的答案。一部分学生认为粉圈里的同伴都很热心,会跟自己打招呼,会关心自己;一部分学生认为,“粉圈”经常会和“对家”(即与自己偶像相对的竞争对手)粉丝吵架,吵架骂人比较过瘾;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刷赞”(即为偶像增加网络点击)就会得到“大粉”的表扬,有成就感。从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可以看到,他们的追星行为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追逐明星偶像,而是为了能够融入群体,获得认同与理解。小学生尝试从“粉圈”的生态中获取认同,而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认同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小学生内心世界的孤独与不被理解。在学业压力下,小学生很可能因为无法获得正向的鼓励与支持,才会选择借由“粉圈”模式,安慰自己。
因此,教师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立足于教学日常,发掘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学生情感和生活上的需求,通过实际的行动来降低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得满足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細节带给学生温情和安慰,而不是只将自己当成是督促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果教师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那就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显然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建立连结感和价值感,也有利于学生改掉从互联网虚拟社群中获取满足感的不良习惯。
2.家校联合矫治小学生的“粉圈行为”
“粉圈文化”影响下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会对网络形成深刻且强烈的依赖。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当适当地建立起家校联合机制,增强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在儿童对“粉圈文化”产生依赖时,教师应当与家长联合,双方从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出发,减少儿童滥用互联网、误用互联网的时机。当班级内部“粉圈”流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地告知家长,并且制定一套相对体系化的应对策略,避免儿童在“粉圈文化”的冲击造成价值观扭曲。
3.满足小学生的社会交往与身份认可的心理需求
前文提到,儿童之所以追求“粉圈”,在于其日常学业压力较大,长期处于批评教育的舆论中,缺少外界环境对个人身份的认可。因此,教师也应该尝试从这一层面入手,如积极地优化小学生的作业结构,将一些刻板重复的书面作业改变为小组写作模式的展示型作业,或是要求父母参与和配合的家庭呈现式作业,尽可能地减少施加于学生的不必要的课业压力[3]。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主动改变学生学习的管理模式,在德育课、班会课等课程中加入教授学生人际交际、相互合作的课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班级环境、更好地在班级中取得自我身份的效能感,帮助学生摆脱虚拟网络世界的诱惑。
参考文献
[1] 黄小梅.呵护“星光闪耀”下的花朵——高年级小学生“追星”现状及引导策略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
[3] 李春竹.青少年病态追星现象管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J].青少年研究,2015(0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