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笪可宁 边晶梅
〔内容提要〕 近来,我国大力发布装配式建筑政策,各省市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但与工业化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建筑方式仍以现浇施工为主,建造预制率较低。本文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制约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六大关键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制约因素 问卷调查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革新和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全新方向。国务院和住建部对装配式建筑的推进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并制定详细的发展方案。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甚至成为近年来全球装配式建筑修建面积第一的国家。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面积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也逐渐呈现出了诸多问题。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前方是几万亿级的建筑消费市场,后方是现有的装配式技术不成熟、装配率偏低、建筑成本居高不下,这给发展装配式建筑造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相互牵制的局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研究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发展对策。
一、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调查与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出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36个制约因素,请受访者根据重要性程度为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本调查问卷采用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形式,以李克特量表法作为调查手段,包括设计问卷、生产问卷、发放问卷、问卷结果分析四个阶段。
本次调查采取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这些问卷主要发放给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主的建筑行业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及高校,部分受访者来自吉林省和天津市。总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0份,获取有效问卷209份。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真实性及完整性检验,以免因一些明显存在错误的问卷影响研究工作。将问卷数据录入分析软件SPSS22.0,得到信度系数为0.825的信度分析结果,说明此次问卷数据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强。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问卷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原始变量数据的KMO值为0.834大于0.7,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Bartlett球度检验值p为0.00,拒绝原假设,说明单位矩阵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得到总方差解释表和因子载荷矩阵,根据特征根大于1从方差解释表中选取出6个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成分,分别为:第一主成分为技术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21.74%;第二主成分为市场环境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2.211%;第三主成分为产业组织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1.725%;第四主成分为成本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9.868%;第五主成分为政策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34%;第六主成分为人才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45%。再从因子载荷矩阵表中提取出与相应的主成分相关系数较大的几个变量,分析其内部的含义,以确定关键制约因素所反映的意义,并进行综合概括。具体如下:第一主成分,即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部品部件标准化和集成化程度低、模数体系不完善、技术体系不成熟、关键环节质量控制问题;第二主成分,即市场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缺乏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承包商、各参与方的沟通障碍、对传统现浇作业方式依赖;第三主成分,即产业组织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制构件厂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产业链缺乏整合、供选择的预制构件厂和产品种类匮乏;第四主成分,即成本因素,包括两个主要变量,变量名称分别为前期投入巨大、未形成规模效应带来的高成本;第五主成分,即政策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配套的建设法规待完善、政府扶持激励措施不足;第六主成分,人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才和产业队伍紧缺、产业工人培训问题。
二、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与建议
1.逐步完善技术体系。向国外装配式发展程度较好的国家和企业学习经验,完善自己的技术。可通过大工程鼓励国外优秀装配式相关企业来投资建厂,促使其在本地区招聘技术和施工人员,促进本地企业与相关优秀企业合作,学习其先进经验,逐渐将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带入正轨。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大力培训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专门人才和施工人员,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技術的不断发展。
2.各相关企业要积极改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业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管理者们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工程管理中的实施处在探索阶段,相关的知识储备缺乏,施工中对传统现浇作业比较依赖,工程各阶段的沟通还有待提高。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在发展中要积累各方面的经验,积极向国外借鉴好的装配式经验为我所用,从项目的设计之初到验收工作各部门之间需要高度配合。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流程,逐渐减少对传统现浇方式的依赖,提高预制率。
3.升级装配式产业组织体系。目前,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基础上,应用模数设计、模块标准化设计和模块精细化设计等方法进行协调解决,形成标准化管理效应。成立行业协会,积极需求探讨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行业内完善的市场链条,可以通过重组、重新配置和提高信息化等方式整合装配式行业各单位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制造相应产品。
4.努力减少建筑成本。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中PC结构占据现阶段主要位置,其次是钢结构。但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领域成本竞争较激烈,短时间内很难大规模地替代现浇式混凝土,针对各种行业转型初期的增加成本,加大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费、运输费和安装费等方面的控制力度,减少装配式建筑在直接费用上的支出。不断提升在装配式结构上的研究水平,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优化,适当借鉴国外装配式先进经验,从施工工艺技术方面切入,更好地降低其成本。结合市场情况制定与之匹配的全行业模数化与标准化,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形成产业化,更能大程度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
5.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政策。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高于其他建筑施工的施工手段,因此应建立与其配套的健全标准和监管制度。政府牵头行业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和制定出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政策、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尽快建立健全标准制度,包括装配式施工标准、定额标准和透明的价格信息等。装配式住宅建造价格目前相对传统现浇建筑物没有优势,政府加大对其的资金供给,让企业有能力购买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高校有能力进行装配式的各方面复杂的研究,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向更完善、更好的方向发展。
6.注重专业人才培养。装配式住宅不同于传统住宅,需要大量专业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注重提高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安排适当人才到国外相关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组织长效的培训机构,对建筑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培训,调动建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
三、结论
实现装配式建筑发展已是不可倒退的必然趋势。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国装配式建筑主要制约因素概括为六大方面:技术因素、市场环境因素、产业组织因素、成本因素、政策因素、人才因素。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不能一成不变,应灵活使用方法决策,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积极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