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凌燕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成为知识传授、师生互动的有效手段。文章就采取微课等资源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实践,分别从微课引导、微课切入、微课释疑、微课拓展等环节,分析小学美术课堂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問题。
关键词:微课;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短小精炼,有很强的操作性,助学作用十分明显。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既能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疫情期间,学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微课在线上美术教学中更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思维,为更好地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
随着数码产品和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走进大多数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借助信息技术媒介,进一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交互中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实践谈谈看法。
一、以微课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效课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小容量的微课资源,便捷的通信方式,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弥补了家庭辅导欠缺的不足。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网络课堂进行自学,从原来的预习为主变为自学为主,为学校的课堂教学做好基础的知识储备。而丰富的微课内容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三年级《走进传统民居》一课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将以往让学生搜集资料,上课时进行口述,转变为一个五分钟的微课视频,内容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各地民居的介绍。学生在课前通过家里的电脑、iPad、手机进行观看,这比以往的预习方式更有趣。看完微课后,学生根据微课中提出的问题,自主搜集、讨论这些民居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居住房屋的样式和风格的不同,更有不少家长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为更好地学习新课做准备。上新课时,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民居图文资料,甚至房屋模型,课前预习效果良好,达到了让学生自主预习的目的。
二、以微课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术课堂中,学生认识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起点。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等制作合适的微课内容,如精彩演出中引人入胜的序幕,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更好的情境进行美术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型微课不宜过长,在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之时,融入教学重难点的铺设,能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盛开的鲜花》这一课时,基于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有意注意水平较低的年龄特点,教师选取情境导入,让学生欣赏各地不同的市花,让学生猜分别是哪个城市的市花。鲜花镜头有远有近,定格在各色的花瓣,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问题:“这些花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发现了花瓣的颜色特点吗?”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丰富的视觉感受使学习内容更真实、生动,小学生对于色彩的冲击往往也更加敏感,这个过程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迅速把兴奋点转移到学习内容上来。
三、以微课释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美术是造型艺术,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信息的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离不开视觉图像来进行感知、学习。但美术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更无法感知其中蕴含的审美情趣。教师要详细阐述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感知,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传统的板书或实物投影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候,就可以借助微课讲解,用直观、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将重点的内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从而较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某一问题,或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再有美术课中技法性的课程,往往需要教师的示范,如剪纸、水彩等,这种示范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减少学生练习的时间。而学生看示范只是感官过程,要掌握技法一定要自己动手,这时又需要教师巡视,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这种课堂很难兼顾全体学生,微课教学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播放示范性微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保证学生有分析和思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难掌握的技法点反复播放视频,教师再进行个别辅导、修改。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解决技法课堂上的重难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汽车博览会》一课中,认识汽车的不同造型、色彩特点,凭记忆或者详细画出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是本课的难点。而小学生对汽车的了解和想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通过微课将汽车的结构、基本形状组合、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进行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展示,用“变形金刚”的角色,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组合,变化成不同的汽车,分析形状组合之间的关系,想象这种造型的作用,使学生对车的造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动笔画的时候都能比较具体地画出一部自己喜欢的汽车。
在《可爱的水墨昆虫》一课中,教师在微课中进行了水墨昆虫的示范,指导学生运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昆虫。学生对墨色的掌握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画起来比较难,不是水太多就是太少。教师反复播放了沾墨、下笔的方法视频,再巡视指导,示范,学生很快就找到方法,画出了比较满意的作品。微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的同时,较好地掌握了本课的美术技巧,突破重点,课堂更高效。
四、以微课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微课篇幅短小,但展示的内容可以十分丰富,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而且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进行美术课后训练时,用微课展开教学调动,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信息交流,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外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综合能力。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剪纸、皮影这些工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微课作为拓展内容,提出思考方向:现代社会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替代了传统手工生产,我们距离传统手工艺越来越远,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呢?学生观看后进行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提出可以转发到各类网络平台,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宣传单到社区进行宣讲,把民族工艺分享给更多的人。由此课堂的开放程度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更好的抒发。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微课以其主题突出、资源丰富、短小精悍、交互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介入美术课堂,不仅让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提升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还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为美术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慧.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20(05).
[2]卢晓月.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科研,2020(28).
[3]雷晓华.微课设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