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课的作用及学生能力培养探究

2020-04-21 13:33沈业荣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作用

沈业荣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活动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去指导实践,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是应用它。数学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来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数学阐述了小学数学活动课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活动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数学活动课  作用  培养途径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十足,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和人会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会很努力的去做,因此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要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或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机会。

2.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都是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数学学习应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而数学活动课就为此提供了一个平台。数学活动课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让学生主动的去认识新知识,在“玩中学”,因此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老师则只需根据活动课的特点和内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主动地、独立地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获得知识的能力。

3. 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数学活动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数学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因此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学生失败,并鼓励学生要自己克服困难。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可以反映他们内心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获得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

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学生也是活动的主人。所以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制定活动内容和活动计划,着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力和快乐。

例如,在数学活动课《数字与信息》中,就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只是在学生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从中指导一下。在第一环节“说一说”中,课本上出示的是一组电话号码,如110、112、114等,课前已经让学生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电话号码,所以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已经知道的电话号码所表示的是什么信息,学生只有一个电话号码不知道,就是12315,于是这时我就指出它表示的是“消费者投诉热线”。接着就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问题说出这些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之处。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这些电话号码,而且对于它们的用处也有了了解,因此要是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很快地找到解决的方法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活动课更多的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因为只有实践中才能出真知。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还可以发展到校外,接触到现实社会,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在“玩”中学数学,使学生去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了“笔算加、减法解答元、角、分”时,就可以把学生分组,在教室里开设三个小型的百货店:一个专门卖生活用品的,一个专门卖学习用品的,还有一个专门卖书的。事先要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物品,例如香皂、牙膏、牙刷、面纸等一些东西,至于学习用品就用学生平时用的铅笔、橡皮等,而书就用平时上课用的教材来代替。同时还要学生去调查一下这些物品的价格,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价格标签,贴在物品上,另外老师还要去兑换各种面值的钱币并发给学生,最后就可以把教室模拟成一个小小的卖场了。让一部分学生扮做售货员和收银员,分别站在百货店里,另外一部分学生要扮做顾客买东西,要求是每个人至少要询问三种商品的价格,并要购买两件商品,然后算清自己应付的钱数以及应该找回的钱数,最后还要向同学们汇报,这样在“买”和“卖”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付钱和找钱加深了对元、角、分的认识,更加巩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和计算,同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活动课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一个“活”字,即思維活,思路活,做法活。活动课不要求有严密的知识体系,但是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丰富能力发展的,都可以加以利用,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标新立异,这样才能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在教授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但是不是每一个这样的图形都是用这个计算公式呢。于是就可以设计几个问题:①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长方体或是正方体,那么你能找到哪些这样的图形,并来计算一下它的用料面积呢?②在计算这些物体的实际用料面积时,是不是还是照书上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呢?③我们又应该怎样来计算火柴盒的表面积呢?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再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知识和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总之,数学活动课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机会,从中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文标.浅谈小学数学实践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2).

[2] 廖莹.如何有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J]. 小学教学参考.2018(36).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作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