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莹,刘志慧,李胜楼,吴杨
(1.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2.黑龙江省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4.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康复D 区,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表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势态。该病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脑卒中患者进入康复期后,极有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1],表现为吞咽困难,可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并可引发营养不良、贫血等后果,需尽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为临床常用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但是部分患者疗效不佳,需联合其他疗法。 有研究显示[2],加强对患者呼吸功能的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为了全面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康复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该文选择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来该院就诊的100 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来该院就诊的100 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诊断,所有患者符合《全国第五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脑卒中诊断标准;经MRI 以及颅脑检查确诊;经洼田饮水实验确定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情况。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精神疾患、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晚期癌症者、法定传染病者、临床资料缺失者。该实验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实施。研究过程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50 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龄31.25~85.22 岁,年龄均值为(63.25±4.35)岁。 另外50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2 例、女18 例,年龄32.08~86.29 岁,年龄均值为(62.25±4.17)岁。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康复吞咽训练:包括药物对症治疗及理疗,理疗以中频、低频为主,1 次/d,45 min/次;同时进行冰刺激等治疗,1 次/d,20 min/次。吞咽训练主要包括:摄食训练、刺激吞咽反射训练、紧闭声门训练、空吞咽训练以及舌部运动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 具体内容如下。(1)缩唇呼吸训练:是指经鼻吸气,然后通过鼓腮、缩唇(口形如吹口哨状)缓慢用口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呼气时发出“呼”的字音,可产生阻力,防止气道过早闭塞。每次进行10 组,2 次/d。(2)排痰训练:包括翻身叩背,按照由下至上顺序叩至支气管,每次进行10 组,2 次/d。(3)腹式呼吸:嘱患者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收缩腹部,缓慢呼气,每次进行10 组,2 次/d。
两组训练时间均为4 周。
(1)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VFSS 量表主要评估患者食管期、咽喉期和口腔期吞咽表现,共计1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吞咽功能越好。 开展VFSS 评估时,让患者处于站立位,吞咽共计5 mL 稀钡,应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数字化胃肠机拍摄正位以及侧位影像资料。如果患者无法站立,应当取平卧位、侧卧位,应用5 mL 的针管吸取稀钡自口中灌入。倘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了呼吸困难、呛咳症状,应当停止检查,判定其存在吞咽困难。 影像科技师针对于相关资料进行分帧观察,计算时间,查看吞咽动作,判断是否存在穿透或者误吸现象,喉上提舌骨移动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阶段性延迟情况等。
(2)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洼田饮水实验共分为5 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患者吞咽功能越差。详细判别标准为:痊愈:患者经治疗之后,吞咽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洼田饮水实验达到1级;有效:经治疗之后,洼田饮水实验达到2 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低于观察组的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n(%)]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F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FS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FS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FS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4.26±1.19 3.90±1.36 1.409 0.162 8.86±0.55 6.15±1.35 13.145 0.000
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 或血管阻塞、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常并发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14%~94%,常表现为饮水呛咳、咀嚼无力等,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心理障碍甚至死亡。有研究显示[2],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呼吸功能易受损伤,加强对患者呼吸功能的训练有益于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 该研究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康复吞咽训练及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寻求新的治疗方法[3-4]。
相关文献证实[5],患者脑卒中后之所以会出现吞咽障碍,与吞咽肌肉中枢神经受损存在相关性。 吞咽障碍的发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早期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主要通过按摩患者喉部、咽部、口部肌肉,对其吞咽反射加以良性刺激,降低肌肉萎缩率。 与此同时开展重复性多次空吞咽、紧闭声门、刺激吞咽、舌运动等练习,可帮助患者重建中枢神经系统,有效修复已受损的神经细胞,提升患者吞咽功能。 除了对患者开展吞咽功能之外,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更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6-7]。 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表明同时联合呼吸训练有助于提升患者吞咽功能。
呼吸训练的原理主要为:该训练方式可促进大气道内痰液向气管及喉部推送聚集,最后通过呵气动作将痰液咳出; 缩唇功能训练可提高口唇部肌肉力量,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口腔期食团形成及推送障碍,提高呼吸控制以改善呼吸与吞咽活动间协调性, 增强咳嗽、咳痰等气道廓清能力[2,8];翻身拍背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排出痰液或误吸物,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效刺激呼吸肌群[7],改善肌群力量,增强气道对异物的反应性和清除能力,增强口腔内与咽腔的压力,提高喉的抬升幅度,增加吞咽肌与呼吸肌的协调性,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吞咽功能[9-11]。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开展呼吸训练联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 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