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蒋春雨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州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州 262500)
脊髓损伤常导致损伤平面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括约肌、自主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障碍等。 脊髓损伤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级联反应, 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胶质瘢痕形成、轴突脱髓鞘、细胞死亡、组织缺血等继发损伤,对预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甚至截瘫[1]。 因此,脊髓损伤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快速控制病情, 可改善预后, 预防截瘫。 该研究对2019 年1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47 例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多元化康复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93 例脊髓损伤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 岁;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7 版)[2]相关标准;患者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未接受过正规康复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患者ASIA 分级B-D 级。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并发症,对康复治疗与预后评价造成影响; 生命体征不平稳;依从性差,不配合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 例患者中,男29 例、女17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43.17±11.05)岁;致伤原因:脊髓炎4 例,暴力损伤37 例,其他5 例。观察组47 例患者中,男31 例、女16 例;年龄22~68 岁,平均年龄(43.05±10.37)岁;致伤原因:脊髓炎5 例,暴力损伤35 例,其他7 例。对比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如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等。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接受多元化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1)卧床期多元化康复治疗:①药物治疗:神经节苷脂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783)静脉滴注6~8 周。 ②中医针灸与推拿,穴位选择两旁夹脊穴、督脉,上肢可根据患者情况,配合合谷、外关、曲池等穴位;下肢可配合足三里、阳陵泉、伏兔、髀关等穴位。③二便管理与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膀胱训练等,并对患者进行肛周按摩,规范患者饮水等。 ④心理干预: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提高其治疗信心,消除顾虑与负面情绪。 ⑤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采用神经系统电刺激仪HL-0817A[湘食药监械(准)字2010 第2260066 号], 将正负电极贴在患者腰背部特定穴位,根据耐受情况,调整参数,每次治疗30 min,2 次/d。⑥器械功能训练治疗: 对患者进行床旁四肢联动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气压治疗训练等。⑦开展早期运动训练:包括残存肌力训练、关节被动活动维持、呼吸训练等。(2)离床期多元化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床上站立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加训练难度,进行床旁坐位平衡训练,下床步行训练;早期离床需要在支架或颈托帮助下完成。同时,进行低频电刺激、针刺、残存肌力强化训练等治疗。(3)中后期多元化训练:步行训练、减重步行训练、平行杠内站立训练、轮椅操作训练等。
两组患者均训练治疗3 个月。
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感觉功能采用ASIA 2000标准检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下肢运动评分、运动评分、轻触觉评分、痛觉评分、残损分级、脊髓损伤程度、损伤脊柱阶段、神经评分等;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评价,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疗效判定:治愈:治疗干预后,患者肌肉丰满,可独立行走(不借助工具),生活基本自理或完全自理,肌力达到IV 级及以上。 显效:治疗后,患者大部分生活能够自理,反射性膀胱形成,肌力达到II~III 级,需要借助工具进行短距离行走。有效:治疗后,患者二便与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肌力提高1~2 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较大改善。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ASI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ASIA 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感觉功能ASIA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SIA 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SIA 功能评分对比[(±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6)t 值P 值42.35±18.60 42.61±15.29 0.073 0.941(69.68±16.72)*(52.13±14.00)*5.482 0.000 50.19±15.73 49.14±16.37 0.315 0.753(103.45±35.15)*(75.05±33.60)*3.981 0.0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 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疗效
治疗前,两组间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6)t 值P 值24.34±18.74 26.30±13.72 0.574 0.567(70.37±20.20)*(52.61±18.41)*4.429 0.000
脊髓损伤是引起成人截瘫的危险因素之一[3]。 现代研究证实,神经系统具备可塑性与重组能力[4],因此,患者在发生脊髓损伤后,早期实施积极、科学的康复治疗,可激活神经系统的重组功能,促使脊髓功能恢复。
多元化康复治疗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模式,通过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激活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重组能力,促进新的神经回路与运动程序的建立,使患者残存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最终促使脊髓损伤功能逐步恢复,改善患者预后[5]。该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ASIA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脊髓损伤患者开展早期多元化康复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对改善患者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一方面,通过早期训练,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内环境,预防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引起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提高机体抗重力耐受力,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肌肉功能丧失[6]。 另一方面,早期对患者实施站立、行走等训练,可加强患者平衡性,恢复患者对行走、站立的认知,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7-8]。 此外,该研究通过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心理干预、器械治疗及电刺激治疗等多元化方式,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提高机体代谢能力,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该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元化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益。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转移障碍、平衡障碍、异常姿势等,对此,应当做好相应预防工作。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多元化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使患者获益,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