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日照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山东日照 276800)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 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临床表现主要有大便出血、直肠坠痛、肛门流出分泌物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但患者术后伴发的并发症如疼痛、出血、肛周水肿等会加大患者痛苦, 甚至让患者产生恐惧感,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就需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术后康复护理服务[1-2]。该研究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9月在该院行痔疮切除术的12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康复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与中药熏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126 例,均为在该院行痔疮切除术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痔疮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患有重大疾病、直肠肿瘤、对该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处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 该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中药组,每组63 例。 常规组中男39 例,女24 例;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53.16±3.08)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5.83±1.44)年;痔疮类型:内痔25 例, 外痔23 例,混合痔15 例。 中药组中男38 例,女25 例;年龄22~73 岁,平均年龄(53.21±3.05)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5.82±1.41)年;痔疮类型:内痔26 例,外痔25例,混合痔12 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痔疮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可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均行痔疮切除术进行治疗。 于术后第2天给予观察组患者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后,清除肛周分泌物,以1∶5 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行坐浴,每日2 次,每次15 min,连续坐浴5 d。坐浴完毕后以消毒毛巾进行擦拭,并利用无菌纱布覆盖。 并于康复期间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操作如下:(1)基础护理:观察患者创面敷料与出血的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 (2)心理护理: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让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多体贴患者,消除其焦虑、紧张及对术后疼痛的恐惧心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疾病健康宣教工作;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中药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施中药熏蒸护理。中药组方:红花、七叶莲、牡丹皮各10 g,当归12 g,白芷、苦参、金银花、地肤子、生地黄、紫花地丁、蒲公英、五倍子各15 g,以3 000 mL 清水煎成1 500~2 000 mL,倒入经消毒处理过的坐浴盆中,将坐浴盆置于专用坐浴器(助康加热恒温坐浴器,ZK-208A 型)下,趁热让患者坐下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37~42℃时让患者坐浴,同时指导其做提肛运动,坐浴时间为15~20 min, 坐浴完毕后以消毒毛巾擦拭患处,并以无菌纱布进行覆盖,每日2 次,连续熏蒸5 d。 在此期间同时给予患者中药熏蒸针对性护理, 操作如下:(1)为患者介绍中药熏蒸的目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坐浴前排空大小便,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内出血情况;(2)护理人员应仔细、轻柔地为患者彻底清洁肛周污物;(3)严格控制药液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烫伤,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4)患者熏蒸时应安排专人给予护理,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熏蒸坐浴, 仔细观察患者面色与脉搏,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坐浴并给予相应处理;(5)坐浴时间不宜超过20 min,以免虚脱,也不利患者创面肉芽的生长;(6)做好坐浴盆的用前与用后消毒工作或是直接使用一次性盆套,以免产生交叉感染;(7)女性患者处经期、有阴道流血或是盆腔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8)嘱患者多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免便秘,同时多饮水,但严禁喝牛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保持胃肠道通畅。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后,患者疼痛、水肿、渗出物均消失,创面完全愈合,且无不良刺激为痊愈;护理后,患者疼痛、水肿、渗出物均消失,创面面积明显缩小,无须使用止痛药即可正常行走、坐卧为显效;护理后,患者水肿、渗出物完全消失,有轻微疼痛感但不影响睡眠,创面面积较治疗前有所缩小为有效;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疼痛感明显影响睡眠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 (3)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水肿、便秘等,并计算发生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进行检验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康复护理后, 中药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8.41%,较常规组的85.71%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康复护理后,中药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伤口愈合时间 疼痛消失时间常规组(n=63)中药组(n=63)t 值P 值12.46±3.08 7.13±1.25 12.727 0.000 8.25±2.73 5.61±1.08 7.137 0.000
康复护理后, 中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较常规组的23.81%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n(%)]
痔疮主要发生于直肠下段黏膜下,是因皮肤下静脉丛瘀血、屈曲而产生肛周出血、栓塞等症状[3-5]。 很多患者在患病早期并不重视治疗,虽然痔疮不会引发恶性病变,但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引起肛门括约肌松驰、肛门肌肉收缩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
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痔疮,但痔疮患者在行切除术后因伤口周边组织与神经受损而极易产生炎症与免疫反应,由于炎症介质的释放,伤口周边组织会出现渗液、水肿、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对患者肛门括约肌造成刺激,致其持续痉挛,影响肛周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7-9],再加上肛周皮下疏松,使得患者肛周水肿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加大了患者的疼痛感,也增加了患者术区感染的风险,导致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变慢,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依中医学理论, 痔疮的形成主要为湿热下注、瘀血阻络,痔黏膜动静脉吻合处扩张,使得动脉血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痔点疼痛,出现脓肿[10]。 痔疮切除术虽能帮助患者清除痔疮, 但术后会出现创面疼痛、肛周水肿、出血等情况,致伤口愈合缓慢[11]。 中药熏蒸是中药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肛周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运行经交汇处,熏蒸的热气有利于改善创面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松驰括约肌,从而有效抑制肛周的炎症反应,并能加快水肿的吸收速度[12]。 中药熏蒸药液中含红花、七叶莲、牡丹皮、当归、白芷、苦参、金银花、地肤子、生地黄、紫花地丁、蒲公英、五倍子等药物,其中红花有活血的作用;七叶莲起消肿止痛的作用;牡丹皮与生地黄具凉血止血的作用;当归可化瘀消肿;白芷能散结排脓;苦参能杀虫止痒;金银花具清热解毒的作用;地肤子具清热利湿的作用;紫花地丁与蒲公英有利下湿消痈;五倍子能收敛止血[13]。 诸药合用,能起到良好的清热解毒、祛湿排脓、凉血散瘀、消肿止痛的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方中诸多药物均具抗菌消炎的作用, 能起到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有利于患者伤口渗出液的吸收[14]。 相比于术后常规的以高锰酸甲溶液进行坐浴,以中药进行熏蒸坐浴对促进伤口的愈合效果更佳。在进行中药熏蒸的过程当中还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中药熏蒸的护理效果。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126 例痔疮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行常规康复护理与中药熏蒸护理,并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后,中药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常规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熏蒸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中药组伤口愈合时间与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7.13±1.25)d、(5.61±1.08)d,均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熏蒸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加快了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中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低于常规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中药熏蒸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非常有利于患者术后伤口的愈合与康复。 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熏蒸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意控制好药液的温度,以免过热的水分子经创面进入血管与毛细淋巴管对其产生损伤,影响组织液的吸收;另一方面要控制好熏蒸的时间,以充分发挥药液熏蒸的作用,促进患者水肿的消散与创面的愈合。
综上所述,痔疮患者在术后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加施中药熏蒸,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缓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