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开展

2020-04-18 07:07杨小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德育教育幼儿园

杨小华

摘 要:在幼儿期开展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教师应该注重从游戏、生活、环境、家庭等各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优秀品德:游戏渗透德育,“玩”中习成,初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德育融入生活,小事养成,促进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环境助力德育,无形胜有形,让品德教育伴随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德育一致,携手共育,护良好的品德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我国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而在幼儿期开展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一、游戏渗透德育,“玩”中习成,初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天性,也能让幼儿在玩中习得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每天的游戏娱乐活动中对其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在游戏中创设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比如在“娃娃家”角色游戏中,通过“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妈妈”累时,帮“妈妈”捶背、洗脚等情节的创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美德。又如故事表演《小羊过桥》《司马光砸缸》《拔萝卜》等,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从角色中明白谦让、勇敢、团结、互助等道理,从而提高他们道德认知水平,逐步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让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

二、德育融入生活,小事养成,促进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我们应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幼儿学习、劳动等日常活动中,有针对性地为幼儿良好习惯形成、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各個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我们都要把握时机进行教育。比如,当有幼儿帮助别人穿衣服、穿鞋子,游戏时把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幼儿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应善于把握时机进行及时的表扬,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而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幼儿则要用建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这样幼儿便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此外,教师可告诉幼儿:早上来园与家人道别时要说声“再见”,见到教师与同伴时要互相问好;在别人给予帮助时要说声“谢谢”,不小心弄坏别人东西时要说声“对不起”;等等。幼儿经常接触这些最常见最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后,自然而然地会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三、环境助力德育,无形胜有形,让品德教育伴随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幼儿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环境。我们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把品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幼儿生活的环境中。如在“热爱祖国”这一主题创设中,为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可先让幼儿收集“各族娃娃手拉手”“可爱的中国”“祖国美家乡美”等资料,通过师幼共同收集、布置展览的过程,使幼儿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透过活动室内浓烈的爱国氛围和爱国热情激发起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幼儿在师生共同布置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教育。

又如现今倡导生活的新风尚“垃圾分类”,我们在园内显眼处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宣传栏和垃圾分类桶,引导幼儿通过观看了解垃圾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日常活动中学习与实践垃圾分类,争当环保小达人。为了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文明进餐的良好品德习惯,我们引导幼儿结合教育教学活动布置了“一粒米的自述”“文明进餐礼仪——公勺公筷”“光盘行动你我齐参与”等主题环境画,让幼儿在参与环创中了解与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建立平等的师幼、幼幼关系。日常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说文明语言,做文明事。如需请幼儿帮忙时要说“请你帮我……”,完成后要诚恳地对幼儿说声“谢谢”;教师间见面时主动问好,相互间主动帮忙。这样幼儿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不断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四、家园德育一致,携手共育,护良好的品德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幼儿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黄金时期。幼儿生活的第一场所是家庭,因而家庭教育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提高教育效率。随着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

(一)多渠道让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德育对幼儿成长,乃至以后在社会立足,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性。入园前,我们通过家访、召开新生家长会、发放德育教育宣传单等形式,引导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教法规,通过学习,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德育教育总目标、幼儿各阶段的发展目标、教育活动形式以及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家长了解幼儿园德育教育重要性后,就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实施德育教育。

(二)加大宣传,家园同步开展德育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家园栏》、幼儿园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及时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需要家庭配合的教育工作,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如幼儿园开展爱劳动教育活动,组织幼儿擦洗自己的桌椅、收拾玩具柜等,而在家庭中,家长也应大胆放手,让幼儿动手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鼓励指导,并与其一起劳动,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又如利用过生日、串门等机会培养幼儿分享、友爱同伴的品质,让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以及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食物等,让他们体验与别人玩耍的快乐;在家里要教育幼儿给家人分东西时应先分给爷爷奶奶,再分给爸爸妈妈,这样既能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好品质,又可以让幼儿在分享中获得快乐。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教师,注重从游戏、生活、环境、家庭等各个方面去培养幼儿的优秀品德,使他们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德育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