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研讨

2020-04-18 01:06戴言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有效性小学数学

戴言伦

摘要: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创造性和发展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可操作的形式蕴含在各种丰富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始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尝试。衡量一个教学情境是否有效,主要从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启发性、数学味三个维度出发。在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标准的基础上,本文进而探讨得出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46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有效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当前,许多教师都在情境创设方面不断改革尝试,创设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是对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的重大突破。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不可忽视热闹背后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吗?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我们又该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有效标准

1.真实性

真实性意即创设的情境是真实的,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客观现实,遵循科学规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准确地体验并理解所学内容[1]。小学生想象丰富,且对想象事物和现实具体情景之间有很大的模糊性,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在生活这个数学大课堂中提取素材,使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中探究数学问题。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生活实际规律,随意编造情境,这既不利于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场景,也容易影响学生认知发展。

2.启发性

启发性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的情境必须蕴含对学生思维培养的要求。教师在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通过组织学生围绕与新知有关的旧知进行思考,创设与学生新旧认知冲突的情境,并适时引导,在学生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适度的矛盾,让学生内心产生不满足感,急于得知答案,从而积极思考、积极探索,自主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但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设置的情境一定要富含逻辑性,以免误导学生,引发学生认知障碍。

3.数学味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应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不可脱离数学本真。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数学课堂设计包含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知识的杂糅,结果使数学课堂面目全非,课堂表面看似热闹,而学生实际却毫无所获。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必须以数学知识为基础,运用数学知识,提炼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还原数学课堂的数学味。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1.合理运用游戏进行情境创设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教学课堂需求了,更没有办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时无法融入其中,这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游戏进行情境创设,这样能起到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的小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能自主融入教学课堂中思考和探索[2]。教学案例:“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拼图形小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图形相关的拼、摆、画等行为,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既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到三角形、四边形等特征和不同,还能在拼图小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的意向都需要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合理形成,而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知意向,问题会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欲望,非常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多多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知兴趣。教学案例:在“因数和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关于“因数”“倍数”,大家有什么样的理解和问题呢?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后,会举手回答和提出一些问题,而这些回答和问题涉及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比如“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创设这样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知欲望调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着把课堂主动权给到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开动了脑筋,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包括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开动脑筋。

小學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都比较强烈,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内容,创设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情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和掌握重点内容,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坤.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14):92.

[2]李兰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刍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11):64.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镇中心学校239215)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