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情境创设,提升“唤醒”效率

2020-04-17 14:52王惠清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唤醒情境创设高中数学

王惠清

[摘  要] 数学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并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文章从中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优化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指出匹配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情境创设才能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关键词] 高中数学;唤醒艺术;情境创设

在探索高中数学教学“唤醒”艺术的美学建构研究的进程中,笔者发现教师要善于优化课堂情境的创设,由此才能提升“唤醒”的效率,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探究之中.

关注素材积累,丰富课堂情境创设

要提高唤醒学生的效率,高中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必须注重诱导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融入,对应的情境素材可以源自数学学科本身,也可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教师以数学教学的目光来审视学生的生活,并关注公众媒体,多方位地整合情境创设的素材,由此创设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韵味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有效共鸣,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强调学生立体观念的建立. 为了达成这一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务必依托生活中的素材来创设相应情境,比如可以借助我们所处的教室,让学生围绕教室这个现实化的“长方体”来形成最为直观而感性的认识,明确空间中点、线、面等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为我们情境创设的载体需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对此学生将能够获得丰富的观察体验,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平行、面面垂直等空间几何关系能够形成最为直接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可以对教室的“棱”“对角线”等等进行研究,从中提取出直线和平面的几种位置关系,这样的情境创设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贴近学生经验,提升情境创设的亲切度

在数学课堂上,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衔接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这样才能及时引发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达成教学效果的优化.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情境的亲切度越高,则能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而细腻,学生也将深切领会数学研究的价值,并且能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问题的研究.

比如有关函数应用的举例,在教学过程中就非常强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主动意识,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从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来设计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某些难度较高的知识也需要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给予学生启发和引领的作用,以函数的教学为例,其基本概念的理解、解析式的确定、函数性质的研究等等,这些内容有着严格的体系性,严谨且缜密,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亲切而直观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探究活动形成最直接的感触,这也必然能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本就是源自人们对生活和生产的认知和反思,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将数学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学生,这能让学生有效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 因此,在情境创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尊重现实,不能人为地臆造. 在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发现,某些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的计算,主观编造一些数量关系,设计一些脱离生活而偏重理想化的情境,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也容易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体验发生脱钩,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纠正的地方.

精心研读课标,有效设计教学情境

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发现部分教师刻意追求形式,创设喧宾夺主、脱离教学实际的情境,这种操作显然是错误的,须知教学情境只是一种载体,数学本质才是其内核所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度渲染情境本身,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而每一节课都有其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精心研读课程标准,依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来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包括情境的创设.换言之,我们的情境创设必须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并且要具体且明确,要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直接把握数学问题,并在问题研究中展开各项探究和思维活动,要极力避免学生在情境中迷失方向.

客观地讲,很多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境的确为学生的形象化认知创造了条件,比如立体几何的教学,一些动态的画面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几何概念形成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丰富了学生的感性体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是,教师也要认识到这些手段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动态的画面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思维难度,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依赖,当他们在自主分析某些问题时,他们很难自主地在头脑中建构相应的图景.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摆正相关手段的实际位置,让其在一定限度内切实发挥其作用.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积极展开研究和反思,在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手段来激起学生内驱力的同时,也不能偏离教学的本质目标.

研究学生特点,对接最近发展区

教学实践表明,若我們的情境创设能够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则能促使学生将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移植过来,最大效率地实现知识的重构,并促使学生由“现有水平”向着“潜在发展方向”推进. 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务必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情境给予学生恰当而适度的刺激,既不会因为问题太过容易而让学生心生乏味,也不会让学生因为问题的高不可攀而导致他们信心的丧失.

比如在解析几何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不但要注意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特点,同时更要研究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并由此来设计对应的问题情境,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比如在引领学生研究直线的斜率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坡度”出发,让学生主动展开比较,明确斜率与直线陡峭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如何用两点坐标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此外学生其实对斜率并不陌生,他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速度时间图像等工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其间就涉及斜率的研究,教师可以对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并据此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唤醒他们的记忆,让他们主动将有关知识移植到相应地方,提升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

善待学生错误,发掘教育资源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无论谁都有可能出现错误,面对这些错误,大多数人想到的只是纠正,但事实上,只是纠正还是不够的. 教师要善于对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细致而深度的分析,从中发掘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资源,并及时将相关内容转变为情境创设的素材,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辨析,进而让学生在明辨正误的过程中巩固所学. 当我们借助学生的错误进行情境创设,还能有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研究中显示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并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思维潜力.

比如在双曲线的概念学习过程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理解,他们将对应的概念记作“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2a的点的轨迹”,这个错误表明有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对关键词“绝对值”和相关限定条件(2aF1F2,结果又将如何?如果把定义中的“绝对值”去掉,这对结果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常数2a取为0,那么结果会怎样?这些问题情境的分析和思考将引导学生对双曲线概念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由此组织教学,不仅将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更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形成更加清晰的理解.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精心创设各类情境,由此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并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是课堂效率有效提升的基本保障.

猜你喜欢
唤醒情境创设高中数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唤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