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2020-04-15 12:35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系统化批判性英语专业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福建漳州 363105)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y),也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核心是思考辨别的能力,即在思维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批判正误,严谨地评估思维材料,缜密独立地分析与评价。李迎新概括了批判性思维的六个特点:独立性、主动性、反思性、综合性、合理性和创新性[1]。保罗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了改进思维而分析和评估思维的过程,其前提是对思维的最基本结构和最基本智力标准的认知[2]。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和有效评估来重构思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掌握自己的想法,认识到自己最深刻的价值观,辨别那些不为公众服务而是为某些既得利益者服务的包装过的信息,采取行动捍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要达到该目标,他们必须学会学习并成为终身学习者。

近年来,关于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的研究很多(韩少杰&易炎,孙有中,穆从军,李莉文等),其中穆从军对英语专业73名学生进行思辨倾向性问卷调查和英语写作思辨质量测评之后得出结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症结在于缺乏质疑习惯,分析能力和思辨自信心[3]。那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严重缺席?其症结是否与英语专业学生一样?带着这两个疑问,笔者随机选取某高校40名非专业学生,对他们进行批判思维倾向性测试,以考察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该研究对象为厦门某大学随机挑选的4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该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1)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如何?(2)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特点如何?

1.2 研究过程

该研究采用信效度和学界认可度较高的《加利福尼亚思辨倾向性问卷》的中文版作为问卷调查的问题,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态度与习惯现状。该问卷设置了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思辨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10个陈述句,要求学生对每个陈述句从非常赞同、相对赞同、比较赞同、一般赞同、相当不赞同到非常不赞同6个选项中选择作答,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的潜质和意愿。问卷总共70题,每题1~6分,每个维度计分10~60分,问卷总分70~420分。如果每个维度得分处于10~30分区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差;处于40~60分区间,表明批判性思维倾向较强。对每一维度,建议以40分为批判性思维的正面倾向和负面倾向的分界值,建议目标分为50分。在一个维度上得分高于50分者,表明被试者在批判性思维倾向方面为强;处于30~40分区间者,表明被试者对该倾向持矛盾态度;低于40分,被认为被试者在该倾向方面是弱的;而30分以下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与该量表反映的某种批判性思维倾向相背离。总分在210~28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处于矛盾范围;低于21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倾向与批判性思维严重对立;达到或高于35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全面强。问卷共发出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37份。

1.3 结果与讨论

该研究使用Excel 统计分析37份思辨倾向性问卷调查的结果。平均得分是250.6分,比穆从军的调查结果(235)稍高了一点,但是同属于210~280的范畴。最高分306分,最低分204分。73%(27人)的同学得分处于210~280,8.1%(3人)的同学低于210分,18.9%(7人)的同学高于280分。表1显示,学生在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这两个维度的平均分最低,分别是39.1分和28.4分,处于负面倾向。在分析能力维度上,仅2人得50分以上的高分,而在系统化能力维度上,得50分以上的高分者仅1人。学生在开放思想和求知欲这两个维度的平均分最高,分别是42.8分和40.2分,处于正面倾向。学生在寻找真理,思辨自信心和认知成熟度三个维度的平均分处于30~40分区间,说明这个三个维度倾向持矛盾态度。

表1 思辨倾向性7个维度平均分和总分平均分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总体上(73%)思辨倾向不稳定,只有少数学生(18.9%)具有积极思辨倾向性,虽然总体上学生在开放思想和求知欲方面表现出积极倾向,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极度欠缺。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条理,不善于分析问题,不善于概括并总结复杂的现象,不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无法独立地就争议性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总结而言,非英语专业学生也存在思辨缺席,而症结在于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的欠缺。在英语写作上,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的欠缺则会导致学生无法针对某一现象或者观点,展开多方面多角度的独立思考、分析和概括,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并表达出来。

2 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

韩少杰和易炎指出,写作是认知与思维的创建过程,在立意、构思、成文到修改四个环节都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4]。实际上,写作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写作与思辨过程相辅相成,写作促使学生思考分析,提高思辨能力,而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后写作能力也得以提高。李颜把英语写作与思辨能力相结合,提出英语写作思辨能力这一概念,即写作者“准确地定位问题,理性、客观地全面分析与评价问题,结合实例阐释问题、解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宏观反思写作过程,为下一次写作任务做准备”的能力[5]。那么,如何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欠缺的现状,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在某高校担任大学英语教师与外研社写作比赛指导老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如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有所启发。

2.1 话题设置

文秋芳和刘润清指出,如果课堂上设置“给朋友送什么生日礼物”或者“我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之类的话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挑战,更谈不上思辨能力的培养[6]。教师设置的话题应具备开放性、启发性与争议性。开放性的话题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可以鼓励学生开放思想;启发性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反思;争议性的话题鼓励学生多角度辩证思考,培养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话题可以贴近他们的生活,比如大学生选专业或择业是否应该听父母的?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哪个?我因为太胖,被同学嘲笑欺负,我该减肥吗?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话题也可以涉及他们关注的热点新闻,比如是否应该让安乐死合法化?外卖小哥如果惹毛我,我要投诉吗?父母提出住养老院我要支持吗?争议性的话题可以设置为辩论题,让学生选择辩论的立场并为持方撰文。

2.2 范文评价

教师可以就同一个话题选择几篇范文向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立意是否新颖,观点是否有意义,论证是否有深度和广度,论证是否科学严谨,语言表达是否清晰。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对思辨能力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批判性思维并非怀疑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有扬有弃的思维,通过对材料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吸收积极因素,否定消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见解。通过范文评价,帮助学生理解思辨的本质,了解评价的标准,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分析的能力。

2.3 写前构思

构思是写作的首要环节。罗明礼把构思定义为写作者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思考,对即将产出的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进行预购的过程[7]。构思就是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学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判断推理然后抽象概括,得出新颖的立意。因此,每次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跟学生强调构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写前构思的习惯,而好的构思不仅能反映思辨能力,更能在构思过程中提高写作思辨能力。以下两个例子来自是外研社写作大赛的赛题与获奖选手的构思,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例1,写作赛题是“人类是否有未来”。这个题目着眼点很大,可讨论的内容范围也广,和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兰州大学的选手赵莹构思如下:“首先明确立场——虽然人类可能还面对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人类仍有未来。我仔细地分析了可能的思路:第一,我可以逐一分析人类面对的种种问题(如环境污染、恐怖危机等),并分别论述人类克服困难的举措;第二,我可以从行动和信念两方面来概论人类战胜危机的可能,最后推理出‘人类仍有未来’的结论。衡量之后选择了第二种思路,并且增加了对于悲观主义对人类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反面论述,以期通过正反对比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关于人类的未来确实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主题,该选手厘清思路后找到切入点,一方面人类面对各种环境污染、恐怖危机等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从行动和信念上可以战胜困难,这里就体现了该选手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写作赛题以美国心理学家哈罗著名的猴子母爱实验为案例,提出一个观点:只要科学实验的结果对人类有利,实验手段是否合理可以忽略不计?要求学生表明态度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进行论证。东北大学的选手易文菲构思过程提出了三个问题:(1)我反对科学家利用动物进行实验。这一立场会达成什么效果?我默认人类的科学研究进度会因为这一禁令而停滞不前吗?(2)为什么要坚持所有生灵皆平等的说法?支撑这一立场的理论是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这个题目背后隐藏的社会普遍现象是什么?我和题目中的科学家哈罗对科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不是有不一样的认知?这三个问题的提出反映了该选手的质疑精神、反思习惯、多角度分析和概括总结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借鉴这两个例子,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求学生围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两个任务进行构思。

2.4 教师反馈

教师反馈是写作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被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忽略了,因为大学英语课程班级人数多,批改作文费时费力,多数老师只标注语言错误然后打分,写评语也只评价作文的语言形式(如词汇与句式是否丰富,语法是否正确),而没有从整体出发,评价文本所体现的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学生普遍思辨能力缺席的情况下,教师的写作反馈尤其重要,可以起到支架作用[8],帮助学生明确观点,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例如:文章中缺少有强大支撑力的例子,因此论述稍显空泛;文章观点鲜明,但也有过于极端之嫌,对于相反观点的合理内容没有适当的解析,有些语言表述也过于绝对,反而削弱了论证的力度;部分论证不够充分,例如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如何可以证明“共情”的缺席,可以有进一步的展开;文章引证逻辑实证主义支撑自己的观点,但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解读不完全准确。这类的反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思辨方面的不足所在,引导学生形成并内化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关注和认知水平。

3 结语

非英语专业学生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的现象,尤其缺乏分析能力与系统化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话题设置、范文评价、写前构思和教师反馈三个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当然,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和意愿的改变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开阔视野。另外,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自身的思辨意识与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思辨水平。

猜你喜欢
系统化批判性英语专业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听力考试的笔记策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