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020-04-14 04:48赖继铭
读天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其语文阅读属于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不过,大部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不够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范围比较小,知识获取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外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拓宽阅读范围;培养学的自主阅读意识,按照自己意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书面知识的理解,全面感知字里行间作者所表达情感、心理活动等。此外,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伴随学生一生,对其日后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其创设出良好的阅读条件,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过分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师不够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抄写字词句,背诵重点语文段落,每堂课的阅读时间大概在五分钟左右,占整节课的八分之一,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限制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次,学生的阅读范围比较窄,受学校、教学模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局限于教材上,学生的知识获取受到了限制,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果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地方获取知识。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教育部门针对此状况,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有效学习非常重要,古语中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该句话的意思就是兴趣是学生的最好教师。目前,学生的身心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定期举行阅读训练,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其形成阅读意识,使学生在课上、课下积极主动阅读文章,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设置情境以及开展课外活动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讲故事,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课本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低。因此,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调动其好奇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其次,设置情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比较常用感性思维思考问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情境,感染学生。或者在课前收集关于课程的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等,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与所学文章有关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记忆。比如,在学习《石榴》该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赏石榴的具体形状、形态特征等,调动学生课堂上阅读该篇文章的兴趣。

(二)不怕读错字,鼓励学生阅读

学生的识字数量对于语文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不过,小学生学习知识有限,认字量也比较低,进而阅读的流畅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升识字数量。此外,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较多不认识、不熟悉的字,比较害怕读错,进而丧失阅读的信心。此时,教师应该在语言上给予其鼓励,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边阅读一边识字的方式。通过该种教学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认字错误,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阅读效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其阅读内容不要局限于课堂上,需要向课外延伸。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辨好的课外书与坏的课外书,帮助学生选择对自己学习有一定意义的书。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其需求的课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有意义的句子、谚语以及名人名言等详细记录起来,方便以后作文使用。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 結束语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于后期学生语言表达、写作文章等存在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其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以及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丛丛.全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孙世梅.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李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行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赖继铭,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黄畲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