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与革新,传统单一讲授型课堂教学方式正在逐步朝着多元化的教学方向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是一门集声学、光学、电学以及力学等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自身就具有一定的情景性特征,问题情境教学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原本单一抽象的课本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立足中学物理教学实践,首先简要阐述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对优化中学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学物理,问题情境,对策分析
一、 引言
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将抽象的物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能力,借助生活化、通俗化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课本知识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中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和应用。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问题情境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不断地进行完善,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 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一)问题情境创设要有科学依据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科学学科,研究对象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都离不开科学的依据做支撑。因此,在问题情境创设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教学需要和课本知识概念的基本规律来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注重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误导学生的情况。
(二)问题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在借助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引导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根据课堂教学重点和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相应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确保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参与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问题情境创设要具有可行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可行性以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确保问题情境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特征。难度较大的问题情境过于深奥,学生不易理解,太过容易的问题情境又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题情境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学生学习认知能力和课程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方案。
(四)问题情境创设要具有创新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在问题情境创设工作中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新性特点,确保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新颖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缺乏目的性
伴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物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改变,各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正在逐步普及应用起来。在物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所设计出来的问题情境并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参与,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断层情况严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环节缺乏对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正确认知,问题情境设计缺乏目的性。受传统教学思想以及应试思维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注重知识讲授,轻视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培养的情况,因此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
(二)问题情境教学形式化严重
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与落实,推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形式也从单一的知识型讲授逐步向“三维目标”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向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只是按照理解简单地进行场景的设计,过度注重形式化应用。例如,在教学相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时需要教师借助问题场景的创设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如果设计内容不合理,将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虚假,不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严重的还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如,在讲授“速度”相关的知识内容时部分教师会采用多媒体赛车场景作为演示,学生学习热情看似高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应用,致使问题情境教学过程指流于形式,学生并未真正从中受益。
四、 优化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些物理知识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加上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主观的认识或者经验得出一些“想当然”的结论,借助学生这一学习思想,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可以从认知冲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学习过凸透镜的呈现实验之后,学生对实像有了基本的认识,通常会认为实像是光屏得到的。因此在探究教学中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光屏,能不能得到实像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认为只有光屏能得到实像,没有光屏就得不到实像。借助这种从实像本质出发的问题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实验进行验证,从学生的主观认知观点出发,与科学实际情况的冲突中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实像的正确理解。又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借助“小魔术”的形式构建问题情境。首先准备好“魔术”的道具材料(盛有水的水槽、烧杯、乒乓球),首先将乒乓球放置在水中,然后用烧杯倒过来盖住乒乓球慢慢地往水里压,当把杯子全部压入水中后,请同学们猜一下乒乓球会在杯子的哪个位置?学生听完过程后纷纷开始了猜测:有的说乒乓球会在杯子的最上面,有的说乒乓球会在杯子中间,还有的认为乒乓球会在杯子的下面。在学生完成讨论后,开始“魔术”的过程,最终出现乒乓球是在杯子的下面情况,学生对此都表示非常的好奇。借助这样的问题情境,在学生认知思维和科学现象的碰撞中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的产生,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为物理课程教学高效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借助生活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对故事情境的学习过程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结合生活实践场景的联系,为学生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场景,借助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这样的生活故事片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粮油店买香油,由于粮油店的老板把电子秤拿去维修了,没办法称香油的重量,于是老板建议用盛酱油用的500克的提子给小红妈妈计算香油的重量,小红听完以后说:“这样不行的,你给油不够500克。”老板听后说:“我用500克的提子给你盛的满满的,怎么可能不够呢?”讲完这个故事的片段以后,紧接着向学生提问:“大家觉得小红和老板谁说的有道理呢?为什么?”听完以后学生们都开始积极地参与讨论,有的同学认为老板说的没错,一提子酱油就是500克,用它来称重香油也是一样的,有的同学则认为小红说的对,就是感觉香油和酱油不一样,但是又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可以乘势引出今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密度”,通过预习课本知识内容学生都明白了,原来香油的密度比酱油的小,同样的重量下香油的体积要比酱油多些,因此用500克的提子装香油实际重量要小于500克。通过这样趣味性的生活故事片段,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认识,明白生活之中处处充满了物理知识内容,深化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三)借助实验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包含了声、光、电、热等知识内容,与单一的运动以及力学知识相比,对学生学习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在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偏爱新鲜趣味性的知识内容,学习过程形象思维占据着主导性的作用,同时逻辑性思维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声、光、电学知识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实验教学入手,为学生学习构建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在真實、直观的实验过程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为课程学习的动力,促进物理课程学习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单一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实验,想一想串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工作特点以及开关位置的控制特点,从切身的实验过程出发,引导学生在参与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验证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体验,促进物理知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 总结
在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完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5(3).
[2]周金龙,陈万金.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99.
[3]李丽雅.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103.
作者简介:王明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