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当前初中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为此,在教学时,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丰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科学兴致,创设科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巧用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借助实验活动的开展,推动有效课堂的构建等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有效课堂,有效构建,具体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的深入和践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并重视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但就目前的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有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依旧有不少的问题存在。比如,很多教师对科学核心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理解,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最为严重的是对构建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从丰富教学方法、创设科学情境、巧用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协作、开展实验活动等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以期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 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就是在初中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征,注重对影响初中科学教学成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整,实现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现代化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应用,而想要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程度,要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的教学与渗透,有效课堂的构建是关键所在。但目前的初中科学课堂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忽略了学科素养的渗透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科学课本上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与培养。
(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
有些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工作时,不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也有待提升,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就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全盘传授给学生,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可以消化,并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所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很显然这是不利于有效课堂的构建的。
(三)缺乏科学实验的体验
有部分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通常就是依照课本内容,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相关的科学实验素材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观看。如此一来,尽管学生对于实验的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有所了解,但是因为没有具体地去动手操作,所以难以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巩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阻碍了新课程改革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推进,同时也影响了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二、 策略探究
(一)丰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科学兴致
一直以来,学生都在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但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依然有少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受到很大的抑制,很难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其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妨碍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此,在组织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和发展,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实现对学生科学意识的渗透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例1 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知道消化道以及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视图能力。为此,笔者在本节课中,做了如下安排。
1. 预习新课,学生能够认识各种消化道和消化腺,并能在书中找到它的构成及作用。
2. 组织学生扮演器官讲解功能的活动。
3. 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图,随机抽选学生扮演器官,让他回答该器官在人体当中的作用。其他同学予以补充,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借助此類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规律的兴致和动力。
(二)创设科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初中科学知识比较烦琐、复杂,很多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利用必要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当中去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有助于实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累,提升其科学核心素养。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欲望,进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2 在八下科学“二氧化碳”教学中,笔者设置以下教学环节:
1. 播放“意大利屠狗洞”的视频。
2. 抛出问题:为什么猎人没有事而猎狗会晕倒,真如当地人认为是洞中有屠狗妖在作怪?观看视频之后你能帮意大利人找到真相吗?
3. 学生小组讨论。这时候无需强调,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一些学生联想到今天学习“二氧化碳”,指出可能是和二氧化碳有关,马上就有学生提出异议:那人怎么没有事情呢?学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又有学生不断的提出异议,最终达成了初步的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没有颜色和气味,这为我后面的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动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
课堂是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场地,也是对学生探究本领和逻辑推理能力养成的重要场所,而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足见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初中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越来越普遍,就目前来看,传统的讲授型、填鸭式教学依旧常在。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因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而害怕学生回答错误后耽误教学进程,二是学生已经习惯了由教师讲,自己负责记的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此,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结合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条件,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通过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其能快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3 在上“金属材料”一课时,笔者把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
1. 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金属材料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进而让学生对什么是金属,金属材料有所了解。
2. 把本节课当中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利用PPT课件的优势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材料”这一节课的认知。
3. 将一些和金属有关的视频素材分享给学生,进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金属知识的积累。
4.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展开一次看图猜金属的游戏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將之前给学生所展示的图片制作成卡片,并将这些卡片放置到一个盒子中,接着让学生从盒子当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通过观察卡片上的金属,说出这种金属的名称以及作用,并根据学生在本次游戏当中对于卡片上的金属的种类的辨认,对于回答次数多、准确率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
巧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信息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四)进行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小组协作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成效的教学手段,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把小组协作这种教学手段应用于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实现在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为此,在组织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小组协作这种教学手段予以重视,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均衡性,还要利用小组协作展开科学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小组竞技游戏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借此来推动小组协作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例4 以“调查当地酸雨情况及其影响”一课为例,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 学生每五人为一组,进行合理的搭配。
2. 布置调查内容:(1)选定采集样品的时间地点,同时调查该地农作物或建筑物受酸雨侵蚀情况。(2)用pH试纸测定酸雨的pH。(3)调查分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4)提出保护环境的有效建议。
3. 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调查和研究。选择组内两名比较活跃的学生对酸雨情况进行调查和走访。再选择两名学生对前面两名学生所调查和搜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
4. 各个小组的组长对小组中所收集的数据和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利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展开教学,不仅能够让小组内部实现更好的配合,提高小组间的默契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酸雨情况有所了解,有助于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开展实验活动,推动有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科学是一门比较注重实验的学科,但是因为有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不足,为此,对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致和动力,尤其是当前初中科学实验活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参与实验的兴致和动力,进而导致教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完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就必定会影响初中科学实验活动开展的成效。为此,在组织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去主动地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而理解科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科学家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要为学生设立有效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5 在“碱和盐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把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并做了如下教学设计与安排:
1. 准备器材:胶头滴管、玻璃棒、多孔瓷板、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蒸馏水,CO2发生装置,导管,橡皮管。
2. 设计导学案
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本次实验操作,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否规范合理,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操作及时地进行纠正。
借助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其实际动手本领,让学生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有助于推动有效课堂的构建,真正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三、 实践反思
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初中科学教学,对于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利用小组协作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协作作为新时期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展开学习,不仅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小組中充分地利用了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交流和讨论快速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
(二)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当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等问题,而且还利用视频、音频手段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提高了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拓展了科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展开一些具体的科学实验,不仅实现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科学的有效教学,同时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提升。
然而,通过对初中科学教学的总结和反思,笔者发现在有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急需解决。
1.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的氛围的营造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 在组织开展初中科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够完善,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3. 要控制好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影响的情绪,不因个人情绪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气氛比较低迷,教学的成效比较低下。
总的来说,实现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不是一件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探究本领,提高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时,应该以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成效为目标,把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康勤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11(6).
[2]李立云.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5):81-82.
[3]张力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教学方式研究[J].新课程,2017(12):40.
作者简介:钱仲虎,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