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从程序性学习走向知识的意义建构

2020-04-12 02:44郭丽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意义建构电子书包小学数学

郭丽芳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以学生数学“四基”的获得、“四能”的发展,以及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数学学习中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关于“怎么做”的问题,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明晰相应的操作流程。学生只需要记住操作步骤,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便相应得以掌握。因此,教师容易出现重“知识技能”,轻“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的问题。文章以“角的度量”的教学为例,谈谈应用电子书包引领学生从程序性学习走向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做法——提炼“課前自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炼“课内建构”,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提炼“课后实践”,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程序性知识;意义建构;电子书包

在小学阶段中有部分数学知识是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范畴。所谓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关于“怎么做”的问题,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是明晰相应的操作流程。学生只需要记住操作步骤,再加以一定量的练习,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便相应得以掌握。但在普遍的程序性学习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学生的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不利于学生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只有引领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以全面发展。下面笔者以“角的度量”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应用电子书包,提炼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从程序性学习走向知识的意义建构的做法。

一、提炼“课前自学”,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兴趣,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传统教学中统一步调的学习方式,显然无法解决学生差异化的问题。应用电子书包进行课前自学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推送微课资源,学生通过自主观看,进行个性化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各人的不同需要,由自己掌控学习进度。比如,资优生看一次就能懂的,直接进入讨论环节与他人交流;学得慢一点的学生,还能通过再次观看,促进自身的思考,或带着疑问与他人交流,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前,学生已掌握角的相关知识,会借助第三物模糊比较出两角的大小;也具备应用电子书包开展自主学习的一般能力。因此,笔者进行教学设计时,借助电子书包,发布网络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明确学习任务。第一,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第二,度量角的大小,用什么单位和工具?然后以网络学案引领学生,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自主观看微课资源,参与互动讨论。最后,让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疑惑,为本课学习积累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表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都主动观看微课、积极参与互动讨论。通过电子书包查看学生的互动讨论情况,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对“角的度量单位、工具”有一定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为课堂内化奠定基础,大大提高课堂交流、探讨、重构的效率。

二、提炼“课内建构”,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知识建构。如进行“角的度量”教学时,笔者创设了给阅览室选椅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三把靠背角度不同的椅子进行挑选并说出理由,产生“度量角的大小”的学习需要。至于“度量单位”,学生在课前自学中已通过观看微课,获得自己的理解。因此,笔者就直接让学生介绍1°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5°、10°,建立有几个1度就是几度的概念。考虑“量角器”上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从10°角旋转得出20°、30°……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构起一个“简易量角器”,从中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角的集合。然后,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问题,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活动。这时,交互课件设计了运用“简易量角器”度量“60°角(右向)”“35°角(右向)”及“120°角(左向)”三个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每一次的活动体验都激发出学生对“简易量角器”要求精细和完善的想法,并在小组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中,不断丰富学生对量角器的建构与认知,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并掌握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三、提炼“课后实践”,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实验数学课程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数学学习活动,即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的。课外活动可以提供广阔的教学空间和生活背景,能让学生摆脱课堂的限制,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从事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具体运用。如“角的度量”教学结束时,基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维持学生对“角的度量”的研究兴趣和学习欲望,在课的最后部分,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和自我评价之余,继续用好课堂一开始的情景资源,给出一则研究信息——“人体工程学研究表明:椅子靠背在103°—112°的范围内,是人体舒适度最佳的角度”,让学生课后在家中任选一把椅子进行研究,判断家中的椅子是否符合舒适的标准,并提示学生在家中开展研究的方法,先测出椅子靠背的角度,再分析。可通过拍照把自己研究的椅子图片和研究方法、结论上传到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再与小伙伴交流交流。通过课后实践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秦玲娣.找准建构主义思想与数学教学的契合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4(2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猜你喜欢
意义建构电子书包小学数学
关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阅读本质的多角度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