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发生了变化。其中,数学运算能力仍然是重中之重,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运算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数学学习效果。本文阐述了初中生数学运算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运算能力是必备技能之一,是学好初中数学的重要前提。同时数学运算能力对学生相关的思维能力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1]。此外,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1 初中生数学运算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解析
1.1 知识点错误
知识点错误指的是学生对相关定理、概念、运算法则、公式或者性质等理解得不透彻,导致运算不正确。概念是最基础的知识,如开方运算,学生很容易把它和除法运算等同;乘方运算,学生容易把它和乘法运算等同。运算法则也很重要,学生在使用运算法则时常常出错,甚至出现自己“编”法则的情况。如对于,有些学生会把它展开为,这也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建立了一个“自主分配率”。从运算规则上来说,即使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但也不能进行自由分配。数学运算中经常用到多种运算方法,一个性质的使用常常需要很多条件,只有掌握这些,才能更好地使用相应的性质。如针对经常出现错误的一种二元一次方程类型:,常常有学生试图用等号两边同时除以的方法进行简化,这样就忽略了除法运算中“0”的存在。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方程式的两个解。初中数学中公理公式很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记忆公式,而没有理解,那么在解题时自然做不到灵活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关错误[2]。
1.2 审题错误
审题错误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想要得出正确答案,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清楚了题目的真正意思才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者公理解题。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审题时会出现问题,如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条件。有些数学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是加上限制条件后,结果就是唯一的。如中,给出了的前提条件,很多学生在进行运算时,会将算数平方根的结果写为,算出的答案是2。实际上,由所给的前提条件可知,开方后的结果是。这是学生在代数运算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审题错误还表现在隐藏条件的挖掘,有一些题目虽然条件没有明确给出,但隐含在所给的式子中。如,题目非常简单,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信息,就是要想满足开方条件,的数值必须小于0。如果学生忽略了这个条件,就会得到错误答案。
1.3 逻辑错误
解数学题对逻辑的连贯性要求很高,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可以看出,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逻辑错误有两种。第一,条件关系模糊,如“并且”与“或者”的区别,“并且”表示两边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或者”表示两边的条件满足一边就可以。学生对这样的细节常常模糊不清,从而造成运算错误。第二,特殊性与一般性混淆,一般性的结论是通用的,但学生往往不理解的是特殊性代替不了一般性,如代数中字母和数字的关系,由,推出的结果是而不是、。逻辑性是数学这门课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格外注意[3]。
2 初中数学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2.1 使用多样化方法,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
在娱乐中学到的知识是深刻的。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创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联系生活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以及分层教学法等。针对正负数的计算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联系生活法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把它与生活现象相联系。如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个人正在向北走,并规定向北为正方向,那么这个人回来的方向就是负方向。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情境法,用相关的情境或游戏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并让学生参与到所创设的情境中。
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法,开展“运算能力大比拼”,即将班级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依据知识水平、计算水平和性格等,对各小组的运算能力进行均衡,并且设置必答题、抢答题和高分题等不同类别的题,把各个小组的分数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和信心,还能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竞争观念也很有促进作用,能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再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为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之后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才会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2.2 重视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针对学生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有效记忆相关性质和概念。如方程式在化简过程中什么时候可以同时除以某项,什么时候不能除以某项;假如一个等式要变为方程,那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等。通过在课堂上反复进行对比教学,能增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唯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所以,每一小节学习结束的时候,可以在課堂上举办“知识总结归纳会”,以此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连接、深化。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这时若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运算能力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如此,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也会走得越来越轻松。
2.3 注重日常运算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坏的习惯能让人不知不觉步入深渊,好的习惯能让人逐渐走向光明。数学学习也是同样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为“教”和“学”是共同体,彼此依存,一方面提高,另一方面也会相应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检验的习惯。理性思维和检验的习惯在解题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审题错误,往往是由于只大概看了一下题目就开始运算。如果学生能够运用理性思维,耐心地审一遍题,那么运算错误就可以减少很多。至于检验就更加重要,学生经常会出现题明明会做,但由于粗心而导致结果不对的情况。如果学生能够检查一遍运算结果,就能大大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同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和思维灵活度。可以通过集中训练的方法,如教学二元二次方程的时候,细心挑选经典例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分类思想的作用。还可以设置有关一题多解和逆向思维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本文通过对使用多样化方法,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重视知识结构的完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注重日常运算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进行详细阐述,说明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一些策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青.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0(6).
[2]冯爽.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0(1).
[3]许云峰.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