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材料是游戏能够得以实施的载体,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师引发与支持幼儿探索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操作材料及投放策略会引发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的游戏活动。本文仅以结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为例,探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有效投放材料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结构游戏;材料投放;策略
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结构材料,沙、雪等自然材料,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活动,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结构游戏的主要类型有:积木游戏、积塑游戏、积竹游戏、金属构造游戏、拼棒游戏、拼图游戏、玩沙水雪石等游戏类型,其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如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促进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等。结构游戏材料地有效投放有利于其教育价值地充分发挥,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探讨。
一、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学习特点以及兴趣取向设置了活动区,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鼓励他们玩适宜的游戏内容、投放与他们的发展需求与兴趣相符的游戏材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讲,他们玩结构游戏的经验大都非常有限,因此常常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玩一些情境性的游戏,在边建边玩中与游戏材料进行充分互动。由于小班幼儿手部的小肌肉不发达,所以教师在游戏中经常投放小型、易抓握的材料,通过一些简单结构技能的运用,如组合、对称、排序、拼插等,完成建构游戏,学习配色、平衡等建构知识。中班的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建构经验,手部小肌肉有所发展,精细动作能力逐渐增强,思维也获得了发展,因此在材料投放方面,我们除了投放一些中型的积木材料外,还要投放一些可逆性强的半成品材料作为辅助,像废旧纸箱、纸盒,各种中班年龄段幼儿喜闻乐见的实物玩具,等等。大班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较快,他们这个年龄段更喜欢创新,建构的目的性逐渐增强。为此,从他们的搭建能力出发,我们要投放有利于他们创新的低结构材料,通过多样的玩法促进他们不断创新与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要促进游戏发展
由于生活经验以及建构经验有限,孩子们在玩结构游戏时常常出现反复搭建的情况。此时,教师就要认真观察,找到问题所在,并根据幼儿游戏的内容、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表现,对材料进行添加、减少,适当调整是为了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如在“我们的乐园”为主题的结构游戏中,孩子们要建各种娱乐设施以及冰激凌店等,但是孩子们在建构时建筑物缺乏创新,而且情节没有更多扩展。为此,我们对材料投放策略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冰激凌店里各种材料的投放,增加树木、玩具汽车、空的矿泉水瓶等辅助材料。接下来,通过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使用矿泉水瓶像扎篱笆一样制作了乐园的围墙,并把稍大一点的纸盒子涂涂画画后当成了大门,并把两个人物积木放在门口售票、维持秩序。大家把标志牌安放在不同的路段,在路上不同路段放上小汽车,让两个积木警察指挥交通……在建构的过程中,大家合作多了、分工也更细了,每个人的投入程度都有所增强。由此可见,在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与游戏进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专业解读,探寻投放材料的新策略,在增减、调整材料中推动游戏继续发展,提高结构游戏的教育价值。
三、结构游戏材料投放要促进幼儿创新
新时期,我们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材料投放来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投放富有创造性的材料,引导幼儿一物多玩,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在不断改变组合与玩法、探寻替代物的基础上,补充他们所需的新材料,让游戏一直能给他们带来新鲜感,进而使他们不断创新的欲望得到满足。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有的教师会介绍材料的玩法,这通常会限制孩子们想象力的发挥。为此,我们可控制自己的“介绍欲”,鼓励孩子们自己探索材料的用法,而这样的做法也常常给我们带来无限惊喜。如在玩雪游戏中,孩子们用矿泉水瓶在雪堆上玩“拓印”,用稻草编成辫子再涂上颜色按在雪人的头上……又如教师向建构区投放了大量的管子、还有珠子、即时贴、积木等,孩子们把管子用即时贴粘贴到墙面上,探索不同形状的物体从管子里“滚”出来的速度。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尝试,发现材料的“妙用”,拼摆、制作出各种造型,对色彩进行巧妙搭配。在“除了这种材料外,还有哪些材料能替代”的思考中,孩子人探究游戏的多样玩法,在一物多玩中求新、求异,建构属于他们的想象世界。
幼儿园结构游戏中,有效投放游戏材料,在引发幼儿游戏构想、创新游戏情节、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结构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接感知材料,發展操作技能,提高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钱佳晖.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267.
[2]严英.变封闭为开放——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3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