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4-08 08: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纯音听阈咽鼓管

冯 丽

(阜新市中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临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本病患者多伴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症状,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由急性逐渐发展为慢性,造成咽鼓管功能异常、乳化突起化功能异常和中耳黏膜气体交换功能异常等并发症,由于病情严重将对患者的听力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听力丧失[1]。现阶段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案实施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手术治疗包括鼓膜切开置管术、腺样体切除术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等[2]。本次研究将9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观察,着重探讨分析了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作为试验观察对象,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有23例、22例;年龄12~62岁,平均年龄(36.3±8.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1±0.3)年。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6.4±8.6)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4)年。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上述基本资料进行统计比较,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与病程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试验两组之间能够比较。

表1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n(%)]

表2 两组各频率听阈水平改变情况比较(±s,dB)

表2 两组各频率听阈水平改变情况比较(±s,dB)

表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治疗,患者行局部麻醉,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执行,自患耳的鼓膜下方刺入鼓室中,将其中的积液抽取干净,然后使用无菌棉签擦拭干净耳道内残留的液体,并采用呋麻滴鼻剂滴注。鼓室注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用药7 d后复查,并对患者行纯音测试,根据有无好转确定是否需要继续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鼓膜穿刺与鼓室注药联合治疗,患者行局部麻醉,按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执行,自患耳的鼓膜下方刺入鼓室中,将其中的积液抽取干净,然后行第2次穿刺,于鼓膜上方行穿刺,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向鼓室缓慢注入气体,挤出残余积液(穿刺入口流出),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让鼓室内的积液流尽。然后从2次穿刺的进针口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4 mL、地塞米松5 mg与糜蛋白酶4000 U注入其中,完成注射后将针头拔除并对耳屏部轻轻按摩,让药液得以充分地吸收,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3-4]:①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纯音听阈小于2 dB,气骨导差缩小在20 dB以下,鼓室图恢复至A型;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纯音听阈小于25 dB,气骨导差提高10~15 dB,鼓室图改善程度明显;无效:临床症状、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等均无明显变化,出现二次积液。②各频率听阈水平改变情况。③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经过 SPSS19.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8%,明显比对照组疗效更高(P<0.05),统计结果见表1。

2.2 听阈水平:治疗前两组各频率听阈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经过治疗之后两组听阈水平都比治疗前显著的改善,并且观察组的听阈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0.05),统计结果见表2。

2.3 并发症:观察组的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结果见表3。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炎症,与机体免疫学反应、感染等因素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是由于鼓室负压、鼓室黏膜水肿等造成积液渗出,引发咽鼓管功能障碍。因此,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目的在于清除患耳中的积液和分泌物,并有效的消除水肿、控制感染,让患者治疗后的咽鼓管通气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并且让咽鼓管自身所具有的引流功能得以发挥。常用方法为鼓膜穿刺抽取积液,但是积液抽取后耳腔内容易形成负压,会加剧积液的外漏和渗出,进一步造成咽鼓管的塌陷,加剧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听力进一步降低[5]。但是由于鼓室当中的积液彻底清除比较困难,少量残余分泌物、黏性液体都可能造成穿刺耳孔堵塞,造成鼓室内无法进入外界气体。如果患者咽鼓管功能本身存在异常,在积液抽吸之后将造成耳腔当中压力的增加,这种情况将很可能导致咽鼓管的塌陷,病情也随之加重。为此,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关研究报道指出,鼓膜穿刺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可获得比单纯鼓膜穿刺更好的疗效[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频率听阈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听力下降等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综上所述,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有效弥补单纯采用鼓膜穿刺治疗的不足,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纯音听阈咽鼓管
自动纯音听阈检测技术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超高频听阈在不同年龄段耳鸣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高压氧综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听不清,嚼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