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江苏 淮安)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中相对普遍的急腹症,虽然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典型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但是术前并不能完全诊断。大多数20%~30%的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和其他的多种腹部疾病有较高相似性,所以诊断率并不是非常高[1-2]。对此,为了更好的保障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处理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在具体应用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 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男性59 例,女性41 例,年龄最小8 岁,最大14 岁,平均11.2 岁。所有患者均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认证。
本次研究中所用CT 设备为东芝Aquilion16 多层螺旋CT。扫描的范围从膈肌顶部到耻骨,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部分扫描前可服用300 mL 的2%泛影葡胺实现小肠充盈。扫描的参数为120 mA、80 kV、重建的层厚为0.5 mm,层间距为0.3 mm。将平扫原始的横轴位图像上传到工作站并实行MPR 重建,观察阑尾的具体状况以及周边脂肪间隙,并由2名医师共同评价。
对比手术病理结果与急性阑尾炎检查结果的差异,同时总结急性阑尾炎征象。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数据资料录入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录,并应用连续性或离散型的变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定性的数据不需要分类变量。计量数据采用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病理诊断结果与CT 诊断结果数据相当,数据差异不显著,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多层螺旋CT 重建中阑尾增大、增粗参考Michael 标准除8 例阑尾直径不明显异常以外其余患者直径均在6 mm 以上,最大直径17 mm。所有患者的阑尾壁厚均在3 mm 以上,阑尾腔内的结石和积液中,35 例患者可见明显结石,41 例患者课件液体密度影。
表1 病理诊断结果与CT 诊断结果对比[n(%)]
多层螺旋CT 因为具备较快的扫描速度、连续性容积的特征,在采样技术以及采样后处理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这也为阑尾空腔小脏器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检查技术支持[3-4]。在横断位基础上,可以准确观察阑尾的基础情况,并借助重建技术可以更好的从不同角度实现对阑尾和周边情况的观察,并实现观察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5]。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面,正确的识别阑尾最为重要,在阑尾出现炎症反应时,因为存在水肿、充血、渗出以及坏死等表现,阑尾炎周边组织会明显异常,促使阑尾的影像识别难度提升[6]。多层螺旋CT 重建具备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以及采集容量数据优势突出,在图像扫描连续性方面具备较高的功能,在许多平面重建成像方面和原始周围图像相同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7]。MPR 图像对于阑尾的长度、大小以及空间走向、脂肪间隙均能够准确表现,其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MPR 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分析阑尾和周围组织的实际情况,对于腹部脂肪量比较少的患者,明确周围炎症和异位的表现有着较高的意义和价值,更有利于在临床治疗方面明确手术难度[8]。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诊断结果与CT 诊断结果数据相当,数据差异不显著,组间对比结果无意义(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明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指导方面有着较高的意义价值,诊断可以更好的明确患者的阑尾炎疾病类型并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信息支持,更好的识别和判断阑尾炎的各种异常表现以及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有效性突出,借助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并判断阑尾的实际情况,同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治疗方案,保障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