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心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课堂教学可采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突出问题意识、创新问题设计,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激发课堂活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发现历史问题、提出历史观点、论证历史问题等学科关键能力,真正发挥历史学科“读史明智、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探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78-02
“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高质有效问题”,以“问题”来传达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思考、交流与合作探究,是有效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课堂模式。本文主要结合高中历史必修1《抗日战争》教学实例,就如何有效实施“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初步探析。
一、实施“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1.顺应新高考改革理念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高中历史学科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科关键能力,指的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有效问题的思考交流和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很好地落实新高考改革的理念。
2.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从宏观来看,历史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宗教、法律等多学科内容,为“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厚资源。我们要善于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设问,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大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读史明智”的作用。
二、“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注重激情引趣,设置高质有效问题是前提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视频、音频、图片、史料等素材,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一种小切口、大视野、多角度、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欲望,让学生扮演“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充分感受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如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什么是抗日战争?(2)抗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3)国难当头,国共两党是如何抗战的?结果如何?(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通过播放视频,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气势磅礴的阅兵仪式中直观感受到中国实力的强大,很好地起到了让学生感悟历史、振奋精神的作用。在学生看完视频后,再导入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所设置的问题层层深入,有机渗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推理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在侵华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浴血抗战的有关史料,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对于中华民族的深远意义,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深刻感悟“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吾辈自强”的道理。
2.渗透学法指导,有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是关键
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引导、点拨和启发等教学手段,适时给学生渗透学法指导,逐层展开推理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求异等思维,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抗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博客呈现以下问题: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阅读教材86页第二、第三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恩格斯观点的合理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保证学生对问题有充分的思考认识和交流讨论的时间,从而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准确率,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博客网页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启发,探寻关键结论,渗透学法指导。对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3.延伸升华问题,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是宗旨
“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现实,站在历史的角度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历史渊源的分析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形成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悟。”“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除了重视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与主动建构外,更强调对课堂问题进行有效拓展延伸与思维升华,从而帮助学生得到新发现或新认识、探索出新结论或新启示,提升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与思维品质,使学生实现更大发展,这才是该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如在《抗日战争》的网络教学中,教师通过博客呈现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新课标I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摘编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通过对以上开放性试题的探究,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在全面掌握抗日战争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剖析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这对拓宽学生历史视野、升华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们要自觉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师角色,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