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摘 要:学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虽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仍需得到关注和引导,才能学习和成长。本文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着手,进一步探讨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教学工作者带来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困生这一群体中的问题,渐渐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原因
学困生的形成与学生自身有很大关系。学困生普遍学习基础不尽如人意,这样他们上课就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无法及时消化知识,课后更不会主动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丧失,沦为学困生。其次,学困生一般学习欲望不够强烈,学习能力又跟不上,逐渐会产生敏感的心理,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更会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学生,从而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不能直面困难。
此外,学习方法不正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学困生一般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学习中往往很盲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没有针对性,学习效果自然也不是很理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草草应付作业,甚至会抄作业,学习只会越来越差。
(二)教师教学原因
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笔者的工作中会发现不少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一些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往往没有时间去顾及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们常会比较重视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教学方法,这就会致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没有计划性,学习成效达不到理想的水平。此外,教师不能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青睐有加,而对学困生关注度不够,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的机会不对等[1]。
(三)家庭和社会原因
很多家长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孩子身上通常会寄予厚望。这就会使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还有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常年在外工作,无心照看孩子,只会在金钱上给予源源不断的支持。这样孩子的成长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最后,由于离婚率的增加,不少家庭是单亲家庭,家庭的不完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就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僻、自卑,觉得低人一等。
社会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像一些网络游戏,就会诱导学生过度沉迷。由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为了追求游戏带来的快感,往往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逐渐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自信心
学困生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敏感,教师想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增加对学困生这个群体的关注,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这样学困生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积极投入学习,直面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收获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自卑。
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等,从不同方面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带动学困生的学习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每个班级,必然有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教师在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从而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有效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对优等生的学习也是一个巩固和提升,一举两得[2]。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组建“帮扶小组”,将优等生与学困生分成一组,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学习。优等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困生,他们会不知不觉向优等生看齐,从而严格规范自己。这种帮扶不仅是学习上的,也可以落实在生活中。学困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会表现得突出一些,在课余生活中,学困生也能帮助优等生。这样的帮扶下,学生能彼此促进,共同成长。
(三)家庭和社會要参与,重视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父母在家庭中的言行举止会让孩子耳濡目染,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对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家庭要重视。比如,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家庭阅读计划”,规定每人每天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时间。家长要做好表率,用实际行动落实这项计划。让孩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阅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
此外,社会上也可以积极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学习成长值得教师、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学困生向中等生,甚至向优等生转化,三方就要携起手来。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自信心。其次,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带动学困生学习。最后,家庭和社会要参与进来,重视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华丽.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4(8):41.
[2] 闫海银.扬起学困生信心的风帆:小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3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