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吉
摘要:舞蹈艺术人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的践行者,他们对全民文化自信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传承民族文化、服务社会,振兴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以高校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从培养舞蹈专业学生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自信 舞蹈专业 民族民间舞 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17-03
一、文化自信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在关联
舞蹈具有宣传和传播文化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舞蹈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是人类最早起源的文化之一。而民族民间舞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不断演变,形成了形式各异的民间舞蹈。它包含了各民族的生活、生产、宗教、历史等民俗文化特点,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能够为各类文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研究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其培养的舞蹈人才,从事相关的文艺工作,如舞蹈表演、舞蹈编创、舞蹈教学及各式的文艺活动策划等,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体现,对现今全民文化自信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族民间舞教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教学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训练价值高等特点,因此民族民间舞教学对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培养出高度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迎合国家政策导向,成为文化的宣传者,文化自信的影响者。
二、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脱离时代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言传身教,该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论知识部分的理解和吸收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偏爱技能课程的舞蹈专业学生来说,缺失直观的文字呈现和必要的文字记载,皆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高校民族民间舞课堂的教学方法与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如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国家各方政策的导向等;在单一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下,知识覆盖率不够全面,因此无法达到培养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的理想效果。
(二)重技能,轻理论,无法全面达到文化的传承
现今大部分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主要存在专业技能超前,理论知识缺失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在技能学习上非常刻苦认真,并且各方面的技术技能掌握非常好,但对技能背后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却掌握不够透彻,主要表现在毕业答辩、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文章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较薄弱,甚至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技能背后,简单的理论问题却把他们难倒了。该种原因主要由于技能课堂中文化渗透不足,造成学生技能与理论吸收不对等。
(三)文化自觉践行缺失
费孝通先生在《文化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现一个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則。”可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没有逐渐积累的文化自觉将不会有文化自信的产生。舞蹈学科中,民间舞蹈理论知识的培养本身就是自我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体现,教师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教学中缺少文化的浸透,缺失文化的传承,不利于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学生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没有发挥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习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重技能轻理论,忽略理论知识的吸收,皆是文化自觉缺失的表现。
在舞蹈人才的培养中,若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与技能相平衡的人才,那么对其本身将来的发展及社会服务的能力皆有所欠缺,更不能提及服务社会文化自信的传播和影响了,因此解决现存问题,迫在眉睫。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民间舞教学基本路径
(一)教学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的文化浸润,即每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信仰、习俗、风格、发展等内容,从中培养学生全面认识民间舞蹈文化,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形成认同。有利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改变单一的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在授课中注入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部分,可在技能训练之前适当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课时,使学生在学习技能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技能学习过程中,重、难点部分要善于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理论知识,结合训练,反复强调,即能使学生扎实的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够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印象,达到技能与理论相统一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每个民间舞单元课内容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利用网络多媒体、微课等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技能课仅在舞蹈教室进行授课,由于硬件设施有限,对于舞蹈理论知识部分的授课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提高理论知识的授课质量,可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量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教师可结合PPT、图片、视频进行授课,提高理论知识的授课质量。
教师将理论知识部分的内容制成完整的微课,可在技能授课前将理论微课内容发至网络平台,使学生进行观看学习,也可作为作业,在课后布置学生进行观看,微课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自我掌握时间进行合理授课,并且可以自我反复观看授课,授课方式更灵活高效。
通过增加民间舞各单元理论知识部分授课课时,结合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民间舞蹈的理论知识,为增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认同感打下基础。
(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性
大学生是现今的知识分子,他们处于学习的最佳年纪,善于吸收文化知识,接受新兴事物。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舞蹈专业学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自觉的培养,是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主要在于高知识分子中,对自己文化的“自知自明”,即明白自己文化的产生、来历、特点和演变,增强自我文化转型的能力,并拥有时代背景下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可在教材选取、教材编创或特色课程中着手。
1.典型的教材提取和教材编创
授课形式:在授课中可将民间节庆文化融入到民间舞教学中,使学生对民间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如在教授藏族单元课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圆圈舞蹈,教师结合讲解,介绍藏族锅庄的来由、舞蹈形式,风格特点以及活动的氛围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避免单一而枯燥的教学,在体验中学习,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材編创:通过教材编创的方式融入民俗文化,如在维吾尔族舞蹈单元课时,可编创礼拜、摘葡萄、出嫁等富含维吾尔族个性特点的综合性组合,在组合中进行场景、人物形象及道具的设置,使组合更含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其风格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即能使学生在掌握表演技能的同时,又加深了民俗文化的吸收。
2.打造地域特色课程
根据高校所处的地区,打造地域特有的民族民间舞蹈特色课程。学校组织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地方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工作,将采集的元素进行提炼和教材的编创,形成系统的教材进入民间舞蹈课堂。其一,可以传承弘扬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其二,教师团队对地方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容易了解与掌握,容易形成完善而系统的理论教材,有利于学生技能理论知识的授课。其三,利用地理优势,结合该课程开展田野采风活动,带领学生深入民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地区民间舞发展的脉络,从理论知识至技术技能,了解和掌握该民族民间舞。
取其精华,去除糟粕,顺应时代需求,与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是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在教材的编创与特色课程的打造过程中,达到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文化自觉培养的目的。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手法也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文化自觉,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善于吸收和接纳新的文化,通过学习敢于创造和创新,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弘扬与传播“文化自信”
新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舞蹈人才,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由此对高校和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与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发展对舞蹈人才文化自信的培养进行改革,培养切合时代需求的舞蹈“新”人才,是当下每个舞蹈教师的重任。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要具备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更加强大,更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只有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相统一,才能够真正达到文化自信。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一名文化自信者,并且饰演“文化自信”传播的一员。
四、结语
切合国家导向与经济发展需要,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将是高等教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长远规划与奋斗的目标。作为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积极主动构建文化自信的教育理念,将其渗透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以培养舞蹈专业学生文化自信为目的,对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进行初探,从教材、教法及课程等方面着手,以专业训练为基础,围绕文化自信的培养,努力增强舞蹈专业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觉性,有望为该课程文化自信方面的培养稍作填补,为学生未来在文化自信的热潮中能够发光献热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奕华.舞蹈高等教育中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的多重价值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5):9-11.
[2]陆喆.浅谈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艺术评鉴,2017,(02):99-101.
[3]陈佳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梳理探讨[J]当代音乐,2018,(10):120-122.
[4]戴楚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8,(12):107-109.
[5]武斐当.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培育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