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2020-04-07 03:41赵慧庆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聋生

赵慧庆

【摘要】通过分析在校聋生对健听教师的手语信息的获取现状与特点,探究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研究表明,聋生对健听教师的手语信息获取不完整或理解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表达方式。了解聋生获取信息的特点,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将会提高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准确率。

【关键词】聋生 健听教师 手语信息

手语作为聋校最常用的教学语言,是聋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交际工具。聋生因为听觉损伤而不得不借助手语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及情感,而聋生也因为对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理解与接收存在差异,使得他们的在语言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滞后于同龄正常孩子。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聋校课堂教学也融入了合作探究、小组学习、主体性学习等一些新的元素,但一些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现象下,掩盖了教学效益低下的实质,制约聋校课堂质量提高的真正原因,在于课堂师生语言沟通的效率,而聋生对健听教师传递的信息不能完全吸收,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一、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现状

笔者在实施课题《聋人与健听人手语表达的比较研究》时,就聋生对健听教师的手语表达方式与接受程度进行了多项调查研究与课堂观察,发现聋生对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获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理解不准确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聋生的有声语言不是在其成长过程中与认知经验结合而建立起来的符号系统,不像健听儿童那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交流沟通、运用而自然获得。而手语表达的局限性以及健听教师手语不够规范统一,口形不够标准一致,导致聋生无所适从,难以完全看懂教师所表达的意思,语言信息出现遗漏或错误。

2.情感体验不到位

尽管健听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多样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辅助教学,个别教师还使用体态语、手势、面部表情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个别聋生却仍如看一场表演一样。尤其是到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很多内容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靠聋生自己去感悟理解,这时就会发现教室内一片寂静,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只有部分学生能准确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迁移转换较慢

无论是形成思想还是表达思想,语言和思维都有直接的关系,而聋生很难完成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我们常说教学中要做到举一反三,教会学生触类旁通。但这对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聋生来说简直是难上加难。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笔者提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自己概括,总结课文时,又问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体现在哪里?学生却沉默了。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一样的,学生却不能完整概括。

4.借助关键手势词语、语境、表情、体态、口型等猜测健听教师表达的意思

聋生看健听教师的手语就像健听教师看高年级聋生运用自然手语聊天一样,如果你中途介入,没有具体的语境,很难了解他们表达的意思。但与健听人相比,聋生在获取健听教师的手语信息时能充分发挥视觉优势,可以同时看多媒体上的文字、教师手语、口型并观察教师的体态表情,部分聋生有较好的读唇能力,可以多方位结合起来获取信息。

二、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存在差异的原因

1.聋生方面

(1)文化程度与学习基础

在同一个班级里,聋生的年龄、听力损失程度、智力、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均存在差异,例如对某些手语词汇的储备不足、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不了解,致使学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不能全面接收。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有过较好学前语言康复训练的学生,能借助口型、手势等快速看懂老师的手语并做出反馈,从一二年级开始各方面均优于他人。因为建立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后续的学习中接受老师的手语信息也更快更准确。据统计,这部分学生对健听教师的手语信息获取程度约70%以上。

(2)生活经验

由于聋生的特殊性,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大多数聋生家庭情况特殊,寄宿在学校,长时间生活在封闭的学校环境中,长此以往,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当教师举起一个众所周知的案例时,有个别学生会表现出一脸茫然,不能把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师的手语表达结合起来,导致对健听教师的手语信息理解出现偏差。

如聋校五年级语文《雪》中“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条儿;那些冬夏长青的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学生对句子里面的这些词语的理解感悟是个难点,若是有类似的观察与体验,那么只需要教师有表情地朗读与引导,学生就能轻易明白。

2.教师方面

(1)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手语、口语、书面语、体态语等语言信息进行综合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手(口)语或体态语不恰当、教师对某一词汇的表达不规范、不同教师对同一词汇的手语表达不同等,均会造成学生获取信息的差异。如在表达“悲伤”的手语时却没有悲伤的表情;说话时口语的语速快于手语的呈现;没有针对不同学生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形式等。对于那些有残余听力或看话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语境进行调整,但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造成理解错误。

(2)教师的站位与手势方位

由于听力的丧失,聋生获取信息主要依靠视觉。因此,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站位、学生的座位都关乎着聋生对教师手语信息的获取,这就要求教师的手(口语)必须是直面学生的。而现实中,因为每个教师自身习惯以及学生座位的分布,学生对手语信息的接收也会出现偏差,如有的教师喜欢边走边讲、手语幅度过小或晃动太大、表达时侧向一边等。

(3)教师对情境的创设

在很多情况下,话语的意义与特定的地点和语境相关。这里的语境主要包括:场景和话题。如果聋生能对相关语境熟悉和了解,那么领会教师表达的意图就容易多了,如教师真挚动人的情感可以调动聋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以情激情,身临其境的效果。当然也会因为教师情感表达不到位,部分聋生无法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能根据教师的手语去猜测,这样理解就困难得多。

(4)教师的个性特点

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也是有一个匹配度的。有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能力与品格充分信任,乐于倾听;有的教师过于严厉,喜欢压制学生,学生上课战战兢兢,有时甚至因为紧张压根不知道教师在问什么。

3.其他

如环境因素、光线、辅助手段的不合理运用也会干扰聋生对教师传递的信息理解不到位。

三、聋生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优化策略

1.规范教师的手(口)语,丰富教学的形式

我们非常清楚,造成聋生获取信息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健听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语言素养,尤其是在标准手语、聋人手语以及体态语的展示方面。向所有表达能力强的人和优美的语言文学作品学习。同时要向聋人学习,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以利于提高沟通效果。在实践中练习,提高自身语言的活跃度,从中体悟怎样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和沟通目的,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学校都应该在健听教师中开展手语故事、手语戏剧、手语歌曲比赛等活动,丰富健听教师的自然手语词汇量的同时也丰富手语的教学形式。

2.運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效率

教师在平时的表达中要善于创设情境,灵活运用实物演示、表演、图形图片、语言描述、身体姿态、表情等方法,综合使用各种沟通方式,并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聋生获取手语信息的能力。

3.使用一定的自然手语,保证有效的教学

目前健听教师大部分使用的手语都以汉语书面语的语法来规范,也就是使用“文法手语”,对聋人手语知之甚少,这不符合聋儿的思维规律和语言特征,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真正能够与聋生交流,让聋生听得懂,看得明白,就需要掌握聋人手语的语法规则以及表述系统,掌握聋人交际圈所使用的“自然手语”。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发现聋人教师与聋生沟通更顺畅的直接原因除了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母语”手语外,还在于运用了很多的自然手语。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顺畅的交流

听力障碍使得聋生在与健听人的交往中产生了心理障碍,出现多疑与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聋生的心理,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与聋生交流,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善于运用期待的眼神、激励性的话语,给予聋生信心和鼓励。在爱的氛围的润泽下,师生交流也会更加顺畅。

总之,改善聋生对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获取程度,健听教师是关键,若是从健听教师入手,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向聋人学习,了解聋人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优化沟通途径,聋人获取健听教师手语信息的准确率必然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泽慧.专家解读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J].现代特殊教育,2017.

[2]吴玲.试论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

[3]季筱栀.聋校课堂师生互动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报,2010.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聋人与健听人手语表达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423。

猜你喜欢
聋生
浅谈聋生舞蹈教学中“形”与“神”的培养
论聋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电脑绘画对聋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情境体验:聋生数学学习之窗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聋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聋生写作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特殊教育聋生语言教学法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