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其可以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三观,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呢? 下列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想要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就需要设计出适合的、完整的计划。那么完整的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呢? 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德育目标的指定 目标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是德育教育有序进行的保障。如果缺乏了德育目标,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不过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教师要知道,德育工作目标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可以将一个时期的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总趋势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符合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要将总目标进行分解,指定出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目标[1]。
2.制定德育工作内容及实施的步骤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的开展的基本内容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所以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上。要让学生的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并按照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原则去进行德育管理。
3.将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确定下来 根据长时间的实践发现,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德育的特点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效果增强。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红领巾监督岗,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媒介,如:板报、橱窗、校园网站、宣传标语等,将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有效的宣传,借助其对后进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教育,获得一定的启发。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做人,更好的去成长、发展。
组织实施是德育教育的实际过程,是核心步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指挥系统 德育管理并不是靠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所以学校应该将由校长带领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2]。这一小组的职责为:将校内外的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对校内组织、职能机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要对德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监督、评定、总结。
2.教育途径多样化 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止在思想品德课上,而是应该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学习中。所以教师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少先队的作用,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得德育知识的同时,真正地掌握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师要知道,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家庭有关,所以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要通过其将学生回家是什么样的表现,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对德育工作和德育成果进行验收。教师可以从下列的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相当于衡量工作的标杆,是做出科学评价的有效方法。而在制定质量标准的时候,教师应该严格地遵守小学德育的目标和相关的规定。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小学教育的总任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考虑到。简单来说就是质量标准需要具有明确化、系列化、层次化、具体化的特点,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将质量检查与控制加强 通过质量检查可以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和成果质量进行分析检查,一般分为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通过检查,将实际资料和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然后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使德育质量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3.将德育质量的评定重视起来 这里的评定简单来说就是评价,其对调动教师的热情和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工作开展、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
德育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将德育工作水平提高,才能让小学教育正确的去发展,才能给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上述提供了三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适合的计划进行制定、将组织实施重视起来、将质量监控重视起来,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