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策略

2020-04-07 10:26秦爱仙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智障劳动技能

□秦爱仙

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智障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培智学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家长普遍缺乏劳动教育的意识、方法和时间,往往以包办代替教育、训练和辅导,以至于孩子不会自己洗脸刷牙、穿脱衣裤甚至大小便,生活自理能力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会生存。智障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指出:培养中度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人友好相处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为其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因此,培智学校和特教教师要树立以提高智障学生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劳动教育理念,以培养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目标,选择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以个别化指导为主的评价手段,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一、树立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导向的劳动教学理念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物质、社会与情感状态等方面发展的满意程度,是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连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其生活是没有质量的。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事事依赖他人,才能自尊与自信地生活。提高智障学生生活质量理应成为培智学校实施劳动教育、设计劳动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明确以培养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的劳动教学目标

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居家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以满足智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低年级学生以个人适应和家庭适应为主,中高年级以家庭适应和社会适应为主。通过劳动教育,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习做一些家务劳动和学校简单劳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知道劳动光荣,初步养成劳动习惯。

三、选择以学生现实生活需要为基础的劳动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对智障学生在校与在家的生活状况、自理能力、劳动习惯等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梳理出不同学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劳动技能,找出学习起点。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人适应类,指照料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保持环境整洁的自我服务劳动,如刷牙漱口、洗脸、洗手、洗脚、梳头、擤鼻涕、使用护肤用品等;二是家庭适应类,指料理家庭生活和处理家庭事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三是社会适应类,指校内开展的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如擦黑板、整理桌椅、开关门窗和电灯等。

学校结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劳动技能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要求,按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与社区适应能力这三个层次设计劳动课程,编写了《生活劳动技能校本课程》教材。整套教材共分为12 册,每册有16 篇课文,具有功能性、开放性与活动性的特点。有了这套教材,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成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

四、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劳动课程教学

生活劳动课是对智障学生集体实施劳动技能训练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前测数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通过集体观察示范、小组合作观察与实践、个体操作演练、集体竞赛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学生在观察、尝试和练习中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意识,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以“拉拉链”教学为例,教师先借助微视频呈现使用拉链的基本步骤,再请榜样示范,然后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并提出明确的训练要求:A组学生独立练习;B 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练习;C 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练习。这样的分层教学法尤其是教师的分层个别辅导,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获得成功体验。

(二)个别训练课程

由于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特点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学校还需要安排个别训练课程以弥补班级劳动课程的不足。个别训练课主要针对劳动技能特别欠缺的弱势学生,通过每周一至五节“一对一”的训练课,对弱势学生的某一项劳动技能进行个别指导与训练。如四年级的小飞一直难以掌握“系鞋带”的技能,教师先对小飞的各项能力进行调查评估,以了解她的基线水平,制订每周两次的个训方案,并在每次课后对其训练情况进行记录,以不断调整训练手段和方法。个别训练课保证了现有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弱势学生劳动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三)日常综合训练

除了课堂教学和个别训练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间、午间、课后开展训练活动和综合比赛等,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运用习得的劳动技能。课间以个别指导学生日常个人卫生和基本生活技能为主,如提裤子、擦鼻涕等;午间用餐时段,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分配了具体岗位和具体任务,指导和训练学生用餐和清扫(见表1);综合比赛是指学校专门开展的不同学段的生活技能PK 赛,如穿脱衣服、拧毛巾、叠被子等,展示学生掌握的劳动技能,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

表1 学生午餐清扫岗位安排表

(四)其他学科渗透训练

对智障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应是全体特教教师的任务。教师应突破学科限制,有意识地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加以渗透。《爱护课桌椅》是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主题单元,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各学科特性开展综合性学习。生活适应课主要提高学生爱护课桌椅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桌椅保持清洁、摆放整齐的方法;劳动技能课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掌握使用抹布擦拭课桌椅的方法;生活语文课是基于学生的劳动实践,读写“桌椅、抹布、擦”等词语,学习相关课文。以生活适应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将各学科目标进行统整与渗透,重视智障学生的主体感受和实践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中促进劳动技能的掌握和语文等学科知识的理解。

五、实施以个别化指导为手段的劳动评价

学校关注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以个别化指导为手段的劳动评价,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做好每项教学内容的前测、后测和改进教学的决定,借助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日常训练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发展(见表2)。

表2 某学生的生活能力评价表

学生评价是指学生对其他同学完成劳动技能的态度、能力做出即时性的肯定和表扬,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奖励卡、大拇指点赞等做出自我评价,从而激励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家长评价是指家长对孩子完成家庭劳动技能训练作业的评价。家长根据学校布置的家庭劳动技能训练作业的要求,指导和督促孩子在家反复训练,定期用照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和反馈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提高学生劳动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通过劳动技能教育,智障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智障学生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也在智障学生劳动技能训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特色。学校将从聚集学校、家庭、社区资源,融合生活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和社区公益劳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让智障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会“自信、自强、自理、自立”。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310000)

猜你喜欢
智障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