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0-04-06 20:51丘宁刘逸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培养

丘宁 刘逸

【摘 要】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提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创新创业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增加新时代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技能竞赛、创建大师工作室、搭建创业实训平台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内容的认知与掌控,形成“创业教学+创业训练+项目落地”的三阶段递进式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5-0185-03

近年来,国务院连续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创业导师制度,鼓励高校将“双创”课程转型为必修课,推动大学生“双创”高水准、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家鼓励“双创”教育的形势下,应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将各类型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为例,探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性方案。

一、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新时代,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理念、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已然成为高职毕业生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高职院校谋求发展的关键性举措。

(二)创业能力可拓宽就业领域

“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如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自主创业比例和积极性要高于其他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创新创业的方式,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生产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突破自己就业的上限,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证明自我的价值。无论成功与否,这段宝贵的经历都将成为每一位尝试创新创业先驱者宝贵的人生财富,也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创新创业能力是机电一体化专業人才的培养方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复合型专业,涉及电子、机械、自动化等多类学科知识,也是当今工业生产中先进制造技术的综合体现。该专业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因此其专业毕业生通常从事工业设备的设计、安装、维修等工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双创”空间。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适当转变传统以“知识填鸭”为主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创新现有理论和技术,不断地对专业领域进行延伸和探究,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为社会培养“学有所成、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融合网络、机械、计算机编程等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高职院校需高度重视该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锻造学生的高尚人格,为社会输出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

(一)构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创业教学+创业训练+项目落地”多种方案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抓紧落实相关企业的对接工作,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了解该专业对应的生产岗位以及创造出的实际价值。利用学院、教师、学生三层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并最终推动校企、校行、校校多元协同育人向纵深发展。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考核指标中。首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一线生产场景,深刻理解知识转变为生产力的过程。其次,通过实习实训课程、职业考证、市场调研、科技竞赛、专题讲座、企业实践、岗位实习、课外训练等项目整合,构建与完善高职院校“双创”教学实践课程系统。最后,通过生产实践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点点滴滴的实践收获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双创”能力快速提升的目标。

(二)开发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主要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程,先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技能,通过“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与激发奠定学生进入创新领域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理念;第二层次,打破传统教学“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引导学生思维朝向多元化发展,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以发散性思维探索解决技术问题;第三层次,高职院校改变原有的课程设计,创建并完善由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的模式,进行专业课程设计,以创业导师制指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去;第四层次,“双创”课程有条不紊地推进,为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方式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并且重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五层次,由行业专家、企业技师、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完成创新创业教材开发和课程平台建设,并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

(三)融入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团队通过企业回访、调研等途径,跟踪现代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与企业岗位群的匹配要求,挖掘当代机电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对传统的教学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融入现代化机电教学的新知识,并且更加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理念、解除思想束缚,跟随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争做时代的引领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基于专业背景开发全新的“双创”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创新”与“创业”两条主线展开,教学内容包含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分析、创业资源管理、实践团队搭建、创业计划书构思和编写、创业融资等。“双创”课程不局限于单一的现场授课模式,可以采纳更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如可以组织线上一对一教学、组织专家讲座等。

同时,在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双创”课程的内容设计上,需要注意与本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涵盖的相关知识紧密相连,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掌握岗位所需具备的技能,为学生今后创业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力量。

(四)实施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

在推行“双创”课程的普及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也要关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讲学结合,通过引入自制微课、翻转课堂、MOOC网课、创业大赛等新式课堂理念,利用课堂讨论、任务分配、案例分析、实地教学等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更快更好地融入“双创”学习当中。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发设计“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建立完善的优质学习系统,提升“双创”课程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拓展学生对“双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开展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技能竞赛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很好地落地了“课赛贯通”的课程设计方案,把该专业相关比赛内容与课程相融合,并成功搭建起院赛、校赛、区赛、国赛四级比赛体系,通过竞争性比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各项专业技能竞赛能够给机电一体化学生搭建起交流切磋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扩展相关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视野。学生通过参与各级竞赛能够进一步巩固基础、锻炼技能,也能强化创新意识,锻炼沟通能力,适应团队协作,为未来的创新创业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成立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大师工作室

师资质量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在专业教学团队组建的基础上,整合校内校外师资力量,打造一个“双创”大师云集的工作室。该工作室由“行业大师”与“校内助教”共同组成,将课堂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开阔行业视野,夯实知识基础,有效提升学生将知识转换成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吸引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来学校担任“行业大师”,提升整体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水平,让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能够深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最为真实的行业现状。

在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中,通常推行的是师徒制。其中,由优秀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的“行业大师”会邀请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到一线工作中,并积累实际工作的经验,从而熟悉企业管理与运作流程,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教学内容,解决校内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短板,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七)丰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第二课堂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囊括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其中包括优秀企业家见面会、杰出校友论坛、大学生创业比赛、强鹰创业培训班、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创新实验、创业模拟、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论文发表、自主创业等。第二课堂活动及其成果可以折算为课程实训考核成绩,或折算为社会实践的学分。丰富“双创”教育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可以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質和应用能力,为“双创”教育扩大教学成果做出贡献。

(八)搭建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校企合作平台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校企合作,联合政企搭建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将创新项目孵化当作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已经与多家知名企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南宁轨道交通集团、广西电力行业协会等。此外,学校还邀请中兴、华为、新道科技等大型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担当校外导师,为培养学生深入实践、志向创新提供师资力量上的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学院与企业之间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项目实践的场地与资源,而高职院校则为企业输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彼此达成“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循环体系。校企合作搭建的人才培养平台能够满足大学生走出校门强化技能的需要,完成从学生向准“职业人”的转化。此外,学校借助这一平台可以有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发挥资源聚集效应,为成功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撑,也为学生进入社会前期实习实训、积累经验提供优良的环境。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任务,不仅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强化每一位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平稳落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培训、人才孵化、大师工作室创建、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校企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在之后进一步实践、评估、反馈与调整,最终形成惠及全校师生的大学生“双创”教学有效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石磊.“双创”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4).

[2]张冬梅.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9(6).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项课题“工科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KY1497)

【作者简介】丘 宁(198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规划、学生管理、职业教育;刘 逸(1988—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培养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