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X 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1 例并文献复习

2020-04-04 10:50谢永武方建培
临床儿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本例活化

刘 婷 谢永武 曾 萍 方建培

1.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珠海 519000);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00);3.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000)

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XIAP)缺陷又称为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异常综合征2型(X-linked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 type 2,XLP-2),因其具有XLP临床特征,但却未见SAP基因突变而得名。XIAP缺陷为一种罕见的X连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06年首次报道[1]。据统计,XLP在男性人群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1~3[2,3],XIAP缺陷仅占其中10%左右[2-4]。因XIAP缺陷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本例患儿历时近9年方诊断明确,现回顾总结其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4岁,G1P1,足月剖宫产(母亲初产年龄33 岁,无流产、死胎等病史,孕期无异常),出生体质量3.25 kg。生后每次疫苗接种后均有发热,均予输液治疗后退热。2岁时首次因肺炎在当地住院,常规治疗后痊愈。2~4岁每年患肺炎,无反复长程发热表现,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有“青霉素、布洛芬”药物过敏史,对鱼、蛋过敏。5 岁时诊断为特异性皮炎,间断有发作。患儿于5岁5个月因反复高热、皮疹、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住院,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至明确诊断前至多家医院共住院11次。在11次住院中9次有发热,其中3次为长程发热(分别为5岁5个月、9岁、13岁),伴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出血性多形性皮疹(关节周围紫癜样皮疹为主),临床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e lymphohistiocytosis,HLH)”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首次诊断HLH时合并EB病毒感染(表1);检查示血清铁蛋白17 740 ng/mL;EBV-DNA 1.51×104拷贝/mL;ALT 140 U/L,LDH 664 U/L,总胆固醇6.28 mmol/L,三酰甘油4.05 mmol/L;纤维蛋白原1.83 g/L;血常规白细胞2.3×109/L,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99×109/L;多次活化淋巴细胞分类检查均提示活化调节性T 细胞、活化CD 8+T 淋巴细胞及活化NK细胞比例增高。两次诊断为HLH均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激素口服或冲击治疗及环孢素口服,病情均可缓解。12~13岁期间因腹痛、呕吐住院3次。胃镜检查示食管多发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结肠镜检查示慢性肛裂,混合痔,回肠末端多发溃疡,直肠乙状结肠炎。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予泼尼松及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至今。13岁8个月时复查结肠镜未见异常。肠黏膜病理活检示横结肠及乙状结肠黏膜轻度慢性炎症。胶囊内镜检查示胃炎,糜烂性小肠炎。12岁8个月时出现“单纯疱疹”,予更昔洛韦静滴、伐昔洛韦等口服治疗约1个半月好转。自5 岁5 个月起3 次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2次急性支气管肺炎,1 次急性支气管炎),均需抗生素治疗方可好转。病程中曾出现链球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反复多次查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等均未见异常。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家长知情同意,患儿9 岁8 个月时送检HLH 相关基因检查,采用PCR基因测序方法,检测基因包括PRF1、UNC13D、STX11、STXBP、XIAP(6个外显子)、SH2D1A、Rab27a、AF3B1、LYST、ITK,未发现与HLH基因相关突变。因患儿反复出现发热、皮疹,伴脾大及伴炎症指标增高,13 岁时再次行WES 001 全外显子检测,检测到XIAP基因移码突变,位于X染色体123022478-123022483,为1 个半合子突变,c.888_892 del,导致氨基酸改变p.K299Lfs*8,变异来自患儿母亲,患儿父亲无基因突变,见图1。患儿测序结果提示第18位碱基G缺失。该碱基缺失后蛋白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结合患儿在病程中出现3次HLH样表现(其中1次被诊断为MAS),近1 年半出现炎症性肠病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及糜烂性小肠炎),结合患儿婴幼儿期接种疫苗有异常反应,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机会性致病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确诊为XIAP缺陷。

图1 患儿及父母XIAP 基因测序图

2 讨论

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06年至2019年文献,检索词为“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deficiency”或“XIAP”,同时检索中文万方、知网等数据库,检索词为“XIAP缺陷”或“X连锁凋亡抑制因子缺陷”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2 型”。其中病例报道26篇,10例以上患者的文献报道共4篇[5-8],个案报道8篇[9-16],主要表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2例、克罗恩病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例、婴儿极早期小肠结肠炎1例、朗格汉组织细胞增生症合并HLH 1 例,全血细胞减少伴脾大1 例。有病例与本例患儿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即反复发热、EBV阴性、免疫球蛋白正常[14]。此外还有家系调查1篇[17],女性患者1 例[18],同卵双胞胎报道1 例[19]。XIAP 缺陷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HLH(61.3%)、脾肿大(61.3%)、IBD(33.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8.0%),不同临床表现可同时出现或相继发生。

XIAP基因又称为BIRG 4基因,定位于Xq 25,编码含有497个氨基酸残基的XIAP 蛋白。正常情况下,XIAP 蛋白可通过直接抑制活化的caspases 3、7、9抑制效应T 细胞的凋亡,从而使活化的效应T 细胞得以扩增和生存,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B 细胞[20]。XIAP在体内所有的造血细胞均有表达,流式细胞术可在多种细胞上检测到XIAP 蛋白表达,包括所有的造血细胞[21]。

表1 历次EB病毒相关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结果

XIAP 缺陷的临床表型主要有HLH、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慢性出血性结肠炎或IBD、脾肿大、淋巴瘤等[22]。本例患儿首次表现为HLH相关表现时合并EB病毒感染,但其后多次复查均为阴性,未发现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其发生HLH主要表现为反复高热、皮疹及脾大,三系减低主要以粒细胞减低为主,无明显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血清铁蛋白均明显增高。我国EB病毒感染相关的HLH 占病因分类的75%[23]。XLP 被认为对于EB病毒感染相关的HLH具有遗传易感染性,XLP-1几乎都与其相关,但XIAP缺陷表现为HLH时合并EB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为30%~84%[24]。虽然EB病毒感染被认为是XIAP缺陷患者发生HLH的潜在触发点,但本例患儿仅1 次检测发现EBV-DNA 计数增高。本例患儿反复发生HLH与报道的XIAP缺陷因慢性高炎症因子的存在易发生复发性HLH有关,复发率高达60%~83%[25-26]。XIAP缺陷主要与XLP-1鉴别,临床表型最重要的鉴别点是目前基本无XLP-1 型患者并发IBD。有IBD 样临床表现的XIAP 缺陷目前仅在儿科男性患者或儿童期起病的男性患者中检出[27]。本例患儿属于晚发型IBD并累及结肠及小肠,与国内报道IBD在儿童中的发病高峰为10~18岁相符,也符合美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其数据提示儿童IBD平均诊断年龄为10.3 岁,48%的患儿在6~12 岁被诊断,37%在13~17岁被诊断[28]。XIAP缺陷致IBD样临床表现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XIAP 通过NOD 2信号通路双泛素化RIP2,从而募集和激活核转录因子κB和MAPK信号导致基因转录合成相应的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最终引起固有免疫的应答及炎症细胞的聚集区控制感染[29]。

结合本例患儿特点,对于临床反复肺炎或发生常人不易发生的感染,2 次及以上HLH(或MAS)但EB 病毒相关检查阴性,以及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有CD 8+T 淋巴细胞增高、B 淋巴细胞及NK 细胞显著降低表现,尤其是合并IBD 表现时,需考虑到XIAP 缺陷可能以减少漏诊或误诊。本例患儿检测到的基因突变位于X 染色体NM_001167 的3 号外显子移码突变(888_892del,导致氨基酸改变p.K299Lfs*8),目前国内外暂未见到相同基因突变报告,临床以反复发生HLH及IBD为主要表现。对于男性患儿,有反复炎症性疾病表现,尽早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对于明确病因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XIAP缺陷的预后较差,目前已知的2006至2014年研究文献中的100例患者中已有22例死亡[24,30-31]。临床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γ 干扰素、α 干扰素、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以HLH-94和HLH-2004方案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依托泊苷、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等)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唯一治愈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本例患儿在病程中对激素、环孢素、柳氮磺吡啶等药物反应良好。国外追踪19 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XIAP缺陷患者,随访最长时间4 年9 个月,存活7 例,死亡12 例,死因最多为感染及肺出血[30]。国内报道21 例XLP中3例XIAP缺陷患者,仅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32]。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XIAP缺陷患者存在慢性持续性高TNF-α和IL-18因子血症,因此TNF-α或IL-18抑制剂可能成为该类患者潜在靶向治疗药物[31]。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师应该采取及时的检查及治疗手段改善病人预后,并能正确分析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的关系。期待该类疾病在临床诊疗中能被更多医师所认知。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本例活化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1”的加减乘除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