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干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

2020-03-31 01:39:48邹丽琼郑超明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维度

邹丽琼 郑超明

一、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孩子进城务工,为切实保障这些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入读公办学校的权利,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广东、浙江、福建、苏州、昆山、宁波等地的公办学校除了以就近入学(本地户籍生源)方式招生,还采用积分入学排名方式安排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积分入学方式首先由外来务工人员自己申请,然后由所申请的镇区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中心受理,受理后统一进行审核和计分,达到一定积分的流动人员子女可入读公办学校。随着积分入学政策的落实,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通过积分入学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成为积分入学生。

随迁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决定孩子们能否“上好学”、能否“读好书”的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可以适应公办学校的生活,然而,许多研究都表明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并不理想。吴雪峰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水平总体偏低于本地户籍学生。[1]张琳、李玉婵发现外来工子女在学校适应上显著低于本地学生。[2]茅佳欢的调查结果显示民办学校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各项得分均低于普通公立学校的学生。[3]邹丽琼、郑超明对广东省中山市公办初中的536 名初中积分入学新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学校适应总分及各项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就近入学(本地户籍)的新生。[4]李建华以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8 次心理活动并只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有明显提高,并且能明显减缓早期的问题行为。[5]胡重庆随机把42 名大二、大三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进行了8 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干预后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有显著的改善。[6]

那么,教师能否通过针对性的心理课程干预,有效提高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公办学校生活,开展快乐、积极、有效的初中学习呢?为此,本研究设计了“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提升课程”(下文简称提升课程),并开展实证研究,以验证提升课程对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积极影响,最终为提升该群体学生学校适应给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课程的实施与干预

1.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吴武典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在校行为子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该量表包括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5 个维度,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0。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学校适应得分进行t 检验,验证心理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2.研究程序

第一阶段:根据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前测学校适应得分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

第二阶段:在相同教育环境下,对实验组的同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课程干预。

第三阶段:在对实验组同学心理课程干预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采用在校行为子量表进行后测。

第四阶段:采用SPSS20.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检验心理课程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3.研究对象

在进行心理课程干预之前,对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一所公办初中的2019 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评定分析,调查前对被调查对象详细解释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评定,各班在统一时间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的问卷数据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应总分及5 个维度上,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在班级之间的无显著性差异。事后检验发现,学校适应的5 个维度在不同班级两两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为了尽可能保证实验组与对照组教育环境的一致性,根据各班任课教师的一致度情况,研究者随机抽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2。

4.实施心理干预课程

根据学校适应的5 个维度,笔者设计了针对性的提升课程,主要包括常规适应、课业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自我适应5 个部分,每个部分囊括多个模块的主题内容,有详细的认知、情感目标,每个主题都设计了细化的教学环节及其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详见表3。

表1 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前测的班级显著性检验()

表1 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前测的班级显著性检验()

班级 人数 课业适应 常规适应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自我适应 适应总分1 班 23 24.30±2.77 32.39±3.23 21.04±3.69 21.78±4.36 22.83±3.17 122.35±11.67 2 班 23 23.78±3.49 32.17±3.41 21.52±2.78 20.74±2.42 22.30±3.91 120.52±11.05 3 班 29 24.76±2.13 33.59±3.32 22.00±4.15 20.86±3.26 22.76±3.86 123.93±10.05 4 班 22 24.64±2.68 32.10±3.85 22.50±2.76 22.50±2.92 21.95±3.79 123.68±9.05 5 班 21 24.71±2.15 32.19±4.11 21.86±2.54 21.38±2.27 21.86±2.99 122.00±7.90 6 班 24 23.58±3.32 33.25±4.13 21.17±3.24 20.63±3.55 21.92±4.17 120.54±10.51 7 班 24 24.88±2.44 32.08±4.23 22.17±3.56 21.25±4.27 22.04±4.27 122.42±13.04 8 班 26 24.08±1.90 33.69±3.87 21.65±3.08 20.65±3.36 22.27±3.04 122.35±8.98全年级 192 24.34±2.64 32.73±3.76 21.73±3.28 21.19±3.38 22.26±3.64 122.27±10.29 F 值 0.807 0.870 0.512 0.865 0.252 0.353 p 0.582 0.532 0.825 0.536 0.971 0.928

提升课程采用班级授课方式,首先在实验组班级利用每两周一节的心理课和部分班会课进行心理课程干预,干预时间为两个月;然后分别在课业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师生关系适应、自我适应4 个得分较低维度干预课程授课结束后,采用叙事辅导的方法,让同学们通过叙写自己的生命故事,提高课程效果。如针对同学关系因子设计的“化解冲突增进友谊”“在竞争与合作中圆梦”这两节主题课利用每周一节的心理课在实验班进行授课;“智慧存款,经营好友谊银行”这节干预课程则以心理微课的形式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授课。3 个干预课程内容重学生感受、体验和能力的迁移。在所有干预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数据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统计

表3 “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提升课程”概要

续表

5.实验结果

(1)实验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各维度前后测的显著性检验

通过对实验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前测与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表4),实验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在学校适应各维度与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

表4 实验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各维度前后测的显著性检验

(2)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校适应各维度后测的显著性检验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表5),实验组学生各维度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针对性心理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心理课程干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表5 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校适应各维度后测的显著性检验

三、讨论与分析

通过针对性的提升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实验组后测得分也显著高于自身的前测得分,这些都表明通过提升课程的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课程设计科学合理

提升课程的设计科学合理、针对性强。通过对大量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测量数据展开分析,笔者在总结这些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特点,围绕学校适应水平的5 个维度,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心理课程,并且都经过前两届学生的课堂实践,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后才确定了最终的课程设计方案。如“师生关系适应”中的“走近教师”“老师伴我成长”两节心理课,针对初中积分入学新生这一特殊时期以及教师这一重要他人,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了解教师的生活、工作,从而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付出与鼓励,当与教师之间产生误会或矛盾时,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这些都有助于积分入学新生与新学校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来自教师更多的支持,从而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

2.教学模式灵活多样

提升课程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游戏体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冥想感悟、视频赏析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此外,提升课程还采用了最近比较火热的心理课堂“故事续编法”。这些灵活的教学模式、丰富有趣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积分入学新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他们将课堂中掌握的处理现阶段困扰的方法。如“常规适应”主题中的“养成良好行习惯的方法”,“同学关系适应”主题的“朋友间若发生冲突,为了让友谊能够天长地久,我们该怎么做呢?”等知识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这些感悟、体验以及在体验中的成长都将帮助新生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素材广泛丰富

提升课程采用的素材来源广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意义。根据不同的主题,笔者选取了与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发展水平相符,与他们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又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素材。

这些素材既有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或者身边同学的故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中的故事情景“小棋同学,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都在90 分左右,但上了初中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却考了一个六十来分,非常不理想。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她很伤心……”,这个现象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十分常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也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

也有截自媒体网络的励志视频如“扬起自信的风帆”中的“约翰库缇斯——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个视频素材容易撼动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看到生活中的希望,学会创造自己的奇迹。

还有文学朗诵诗歌和科学科普视频,甚至囊括了心理学理论的文字图表等,如“记忆有良方”中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科学、直观地告诉学生记忆的规律,可以启发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引入叙事疗法,疗愈学生成长中的伤痛

提升课程尝试从课业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自我适应的4 个得分较低维度引入叙事疗法,让学生通过叙写自己的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疗愈伤痛,重建生命的内在秩序,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方向,从而获得成长。

通过为期两个月针对性的提升课程干预,实验组新生学校适应的各维度与总分的后测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通过干预课程,实验组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拒绝参与活动变成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内向、胆小到勇于展现自己;从对未来迷茫,最后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发掘潜力、树立理想,写下了充满力量的“写给初中的自己”的一封信。

在干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潜能被激发,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参与实验的班级,班风好、学风正,连续被评为学校的月度优秀班级。这些都表明提升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公办学校生活。

四、启示与建议

学生的学校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校适应水平,除了心理课程干预,还要从学校、个体辅导、家庭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干预,帮助初中积分入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公办学校生活。

1.加强多维度的适应教育系统干预

入读公办学校的初中积分入学新生处于“校—级—班”这样一个成长环境系统中,其学校适应水平与学校的教育氛围、管理制度、教师教学风格、班级管理等息息相关。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感知的学校氛围可以预测他的学校适应能力和适应问题[7],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成绩会产生重要影响[8]。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积分入学新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就必须从他们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系统入手,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适应教育系统干预。

从校级层面,首先要从校舍硬件环境细微处创设一个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透过文化墙、楼道上悬挂的宣传画与宣传语,让新生在校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教育。其次,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专题讲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带领新生参观校史室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归属感和荣誉感,让新生真实感受初中生活的文化气息,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第三,通过“学校一日常规专题培训”讲座或“精彩校园生活”体验活动等,让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明确自己身份角色的转化,对初中学习生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帮助这些新生放松身心、释放情绪,创设沟通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感受校园生活幸福的能力。

从年级组层面,可以开设班级篮球比赛、班级趣味运动会、学习小组、速背俱乐部等班级间的竞赛活动,透过年级组展示活动、小组自主合作活动等,为初中积分入学新生提供融入班级、融入级组、融入学校大集体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集体荣誉感,增强学校适应能力。

从课程层面,首先要加强对入学新生的学法指导,特别是针对英语、数学等积分入学生较为薄弱的学科,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惑,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法。其次要创设一个公平、公正、幸福、和谐的课堂环境,让他们敢于表达与分享,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最后学科组要开设各种个人或小组的比赛活动,如英语歌唱比赛、语文阅读大赛、数学解题比赛等,创设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提升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从班级建设方面,班主任首先要构建幸福和谐的班级环境,既包括干净整洁的课室、暖心的班级物质环境布置;也包括为积分入学新生营造安全的班级氛围,提供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被关注、被倾听的温暖。其次要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充分利用班会活动,帮助新生融入班级,获得班级归属感。

2.加强学校适应较弱新生群体的个体干预

面向学生全体的适应干预活动虽在发展性和预防性上有较好的作用,但无法照顾到个体,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帮助,所以学校要做好积分入学新生学校适应状况的建档与排查工作,对测评中筛查出来的学校适应能力较弱的新生群体,进行访谈、跟进,做好主动性的心理干预。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困扰问题,开设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如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学习困扰团体心理辅导等,帮助学校适应较弱新生在小组中获得支持,解决其入学适应困扰问题。

3.加强家校合作,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养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父母的情感温暖与学生的学校适应呈正相关。[9]作为家长,面对孩子年龄和学段的跨级,进入初中学习环境之前,首先要利用进入新学校的假期,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对新环境可能出现的学习、人际关系等困扰有所预期,与孩子一起做到未雨绸缪,减缓孩子的适应不良现象。

其次,要放下高期待,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积分入学新生的家长往往会认为孩子进入公办学校学习,机会难得,可能对孩子有很多的期待与要求。而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家长的“高要求、高期待”遇上青春期孩子的“想独立、盼独立”心理,两者很容易产生矛盾,也会影响亲子间的沟通和关系。因此,作为家长,要学会放下高期待,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多与孩子进行民主协商,避免使用惩罚、干涉、拒绝等粗暴的方式。

最后,家长既要多参与学校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讲座的学习,了解初中时期孩子的学习变化、心理发展特点,转变教育观念,学会掌握应对策略;还要信任教师,与教师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状况,遇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学校的支持。只有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学校地学习生活,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维度
重获新生 庇佑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11-25 14:25:06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4:52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入学第一天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新生娃萌萌哒
视野(2015年4期)2015-07-26 02: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