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0-03-31 02:1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颈性风池夹脊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到颈椎异常增生、生理曲度变直等颈椎病变的刺激或压迫,导致椎动脉痉挛或扭曲,从而出现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1]。颈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眩晕特点主要是发生在头颈部活动时,如头颈部左右转动或前后屈伸突发眩晕,甚至晕厥,一般时间持续较短,随着颈部位置复原逐渐缓解;较多病人伴有头颈背部疼痛及四肢酸、麻症状。颈性眩晕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及社会难题,影响病人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针灸治疗可消除肌肉、神经水肿,改善微循环障碍,解除肌痉挛,进而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加快对受损神经修复,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得到认可,治疗过程经济、方便。目前,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标准不统一,缺乏量化的疗效评价体系,选穴差异较大。基于此,本研究在临床选穴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为提高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提供经验,初步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北京市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脑病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和住院病人108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脱落3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2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眩晕、耳鸣、头痛、心悸、失眠、颈项疼痛、恶心呕吐。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修订[2]: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旋颈试验阳性;X线显示颈椎节段不稳定或钩锥关节增生。

1.3 纳入标准 年龄30~80岁;符合上述中医、西医诊断标准;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者;自愿参与研究;治疗期间不采用其他治疗的病人。

1.4 排除标准 非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肿瘤;不能按照本治疗方案治疗或治疗期间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判断疗效;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合并其他血液系统、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或过敏体质;精神异常;耳源性、眼源性眩晕。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

1.5.1 治疗组 以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束骨穴治疗。取颈椎病变节段和其上下椎两侧的相应穴位。病人取坐位,选取华成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颈夹脊穴直刺15~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15~25 mm,待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后溪、束骨穴采取夹持进针法进针直刺,后溪穴针尖朝合谷穴方向,束骨穴针尖朝向太冲方向,深度15~25 mm,针感要求局部酸胀并扩散至整个手部或足部。每次30 min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

1.5.2 对照组 给予普通针刺治疗。选取双侧天柱、风池、大椎穴、患侧曲池、外关、后溪、合谷等穴(所有选用腧穴均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病人取坐位,选取华成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常规消毒,大椎穴直刺15~25 mm,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每次30 min,强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变化,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变化。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此症状或症状消失计0分。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比较(±s) 单位: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2.2 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及椎基底动脉RI和PI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组别例数时间 左侧大脑中动脉 PIRI 右侧大脑中动脉 PIRI治疗组50治疗前0.97±0.180.59±0.060.94±0.180.57±0.07治疗后0.67±0.13①②0.32±0.15①②0.62±0.24①②0.37±0.09①②对照组50治疗前0.99±0.210.57±0.090.94±0.270.59±0.07治疗后0.90±0.260.55±0.190.86±0.250.56±0.10组别时间 左侧椎动脉 PIRI 右侧椎动脉 PIRI 基底动脉 PIRI治疗组治疗前0.96±0.190.58±0.070.96±0.240.59±0.091.04±0.200.61±0.07治疗后0.60±0.23①②0.30±0.05①②0.69±0.20①②0.39±0.09①②0.74±0.24①②0.31±0.09①②对照组治疗前1.05±0.130.61±0.091.03±0.320.60±0.101.06±0.520.62±0.09治疗后0.94±0.260.58±0.090.98±0.120.57±0.070.94±0.290.58±0.04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3 讨 论

颈性眩晕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临床表现多为病程长、易反复,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3]。现代医学表明,后循环缺血是颈性眩晕的主要病因,颈椎病、脑动脉硬化、高黏血症等原因均可导致后循环缺血。有研究表明,部分病人在某些条件下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发生阵发性痉挛、狭窄,导致后循环缺血[4]。颈性眩晕西药治疗主要为改善脑循环供血、扩张脑血管药物为主,但药效不能长时间持续,易复发[5];头晕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可改善病人症状,对改善颈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效果不明显,头晕复发率较高[6]。

中医学考虑颈性眩晕病因病机为“风”“痰”二邪等,风痰内阻可使气血运行不畅,清窍失养,形成眩晕,因此,治疗上需祛风化痰、醒脑开窍。针刺可调整脏腑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加强经脉之间联系[7]。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以颈夹脊为主穴,均与脑髓关系密切,针刺可调理气机、通督益颈;针刺风池、后溪及束骨穴等穴位可祛风化痰、醒脑开窍[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后循环缺血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缓慢,从而在临床上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10]。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利用超声多普勒监测颅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是重要内容,可反映血管顺应性,与血管阻力呈负相关[11]。有研究表明,针灸能改善供血动脉血管壁的血管弹性及血管阻力,改善脑部循环及代偿功能,加强脑血流的主动调节功能,提高脑血管应激反应能力,从而加快脑灌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及椎基底动脉RI和PI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其作用机制主要由于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可刺激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形成密切的协同增效关系,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深部脑白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高黏血症密切相关[13]。西医认为大脑额叶、颞叶与情感、智力等有关,针刺可解除脑细胞抑制状态,促进脑神经细胞代谢[14],还可改善脑供血动脉血管壁阻力及血管弹性,降低病人血液黏度,使血流更加通畅,从而改善脑部供血不足[15-16]。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能促进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从而促进脑神经细胞代谢。

综上所述,针刺颈夹脊配合风池、后溪及束骨穴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病人头晕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快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关。

猜你喜欢
颈性风池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针灸推拿在颈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QOL评分的影响研究
什么是颈性眩晕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墨风池诗词选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