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书伟
颈性眩晕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眩晕为主的综合征,如严重会引发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多样症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并且容易进一步引发其他疾病,但是很多人对颈性眩晕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出现眩晕症状时也经常会忽视治疗,造成病情延误等其他问题。了解颈性眩晕,是大家预防、治疗和避免颈性眩晕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伤害的重要方法。为了让更多人重视颈性眩晕所带来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颈性眩晕。
1 什么是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是一种由于人体骨质增生、增生错位、颈部肌肉存在异常、由于人体内部或者外部多样化因素导致椎动脉压迫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眩晕症状。由于椎动脉收缩,人体会出现腔管变窄,进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最终形成前庭迷路缺血,出现眩晕症状,这就是颈性眩晕。
2 颈性眩晕的发病原因
颈性眩晕是一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根据当前的临床研究,颈性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颈部交感神经机能亢进,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因为颈部交感神经在病理刺激下会导致出现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的情况,可能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大脑供血,从而导致颈性眩晕。
3 颈性眩晕有哪些表现?
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比较多样和明显,注意认识和鉴别颈性眩晕的症状,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就医治疗,防止颈性眩晕产生的不良并发症或病情恶化。颈性眩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颈性眩晕一般会伴随恶心、耳鸣、耳聋、呕吐、眼球震颤等具体症状。而在患者扭转头部或者后仰头部时,这种症状则会减轻或者消失。常见的颈性眩晕在40岁左右比较多发,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患者平时血压正常,但是在早起或者午睡过后,容易出现颈性眩晕的症状。
3.2 颈性眩晕患者还经常出现偏头疼或者后枕痛的症状,一般多是放散痛、隐痛以及跳痛。而存在这类头痛的患者中,很多有常年服用止痛药的习惯,这样更容易引发颅内占位性病变,会导致病情恶化。
3.3 颈性眩晕患者还多存在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甚至严重者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视物不清、眼肌麻痹等症状,或者出现侧肢体轻偏等情况。
3.4 颈性眩晕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猝倒现象。即在回头、转动颈部时突然感觉下肢无力,然后摔倒,并且摔倒时并不存在意识丧失的情况,在摔倒后能够很快恢复正常。
3.5 颈性眩晕患者在身体上也会存在一些较为典型的特征,通過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鉴别,能够及早发现颈性眩晕病症。比如,对患者可以进行颈部触诊,如果发现存在颈部出现横突、枕外粗隆下方、肩胛上区域和锁骨上存在按压痛、椎旁肌、棘突等体征变化,或者存在颈椎部位生理弧度异常、颈椎活动受限等情况,都是颈性眩晕的体征症状,需要重点关注。
以上这些都是颈性眩晕比较典型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治疗,避免随意服用止痛药等药物掩盖病情,导致病情恶化,或出现其他病变的可能。
4 颈性眩晕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一旦根据以上症状判断,怀疑自己存在颈性眩晕的可能,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并谨遵医嘱,正确治疗和用药。当前临床上对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检查判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4.1 颈性眩晕的检查方式
颈性眩晕可以采用脑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根据判断血流量是否减少,诊断颈性眩晕情况。另外,也可以使用X线对椎间盘、项韧带钙化、颈椎椎体、钩突关节等部位进行检查,同时重点看有没有颈椎生理曲度问题,判断颈性眩晕病症。
4.2 颈性眩晕的诊断方式
颈性眩晕在诊断中除了根据以上检查的方式,还可以检查颈椎、看患者体征特点、让患者做不同的颈部动作进行检查。比如让患者做颈部后仰的动作观察反应,触诊颈部,看患者是否存在颈椎旁压痛等症状,由此判断患者是否为颈性眩晕。
5 出现颈性眩晕如何治疗?
在中西医中,关于颈性眩晕都有很多治疗方式,一旦患有颈性眩晕疾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颈性眩晕的治疗可以分为手法治疗和药物治疗两大类。
5.1 颈性眩晕的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的方式有很多,但基本都是通过按摩和牵引等进行。手法治疗应对颈性眩晕,第一,可以用梳筋理筋的手法,采取手掌摩、手指揉按、拿捏等方式进行患者颈部软组织的松解和按摩。第二,可以对患者的头部和面部进行按摩,主要按晴明、印堂、百会等穴位,并进行推眉弓。第三,可以用牵引的方式。一些老年人出现颈性眩晕是因为椎间隙随着年龄增长变的狭窄,或者有骨质增生情况,颈椎牵引会比较有效。根据病情,10次为一疗程的进行颈椎牵引,能有效缓解颈性眩晕症状。
5.2 颈性眩晕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也是颈性眩晕常用的方式。西药可以用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加曲克芦丁,同时搭配服用维生素B1和B6,或者严重的患者可以打封闭,用0.5%的普鲁卡因加泼尼松进行颈椎后的关节囊封闭。而中药则比较常用川芎嗪注射液,对调节缓和脑部和内耳循环有作用。
总之,颈性眩晕如不及时治疗不但令患者痛苦,而且也易引发病变。如有颈性眩晕的症状,建议大家及早就医诊断,正确用药和治疗,避免乱服止痛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