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禹 杨玉伦 邵志鹏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胸外科 郑州450012)
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2]。胸腔镜下手术是临床治疗肺癌常用方法,能有效切除病灶、控制病情,但对于部分心肺功能差的患者近期疗效欠佳,手术风险大[3]。本研究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24 例,依照手术方术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2 例。研究组男30 例,女32例;年龄 40~65 岁,平均(53.67±4.57)岁;肿瘤类型:腺癌23 例,鳞癌39 例;肿瘤部位:左下叶11 例,左上叶16 例,右下叶5 例,右中叶7 例,右上叶23例。对照组男 33 例,女 29 例;年龄 41~66 岁,平均(53.76±4.48)岁;肿瘤类型:腺癌 22 例,鳞癌 40 例;肿瘤部位:左下叶10 例,左上叶17 例,右下叶6 例,右中叶8 例,右上叶21 例。两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4]中肺癌诊断标准;肿瘤直径<5 cm;肿瘤细胞无转移;无放化疗治疗史;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病变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认知、言语沟通障碍者;不配合本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行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1)全身麻醉,取侧卧位,上肢外展并固定,术野常规消毒、铺巾;(2)于腋中线第 7~8 肋间作切口,长度约1.5 cm,置入套管针,此孔作为观察孔;(3)于腋中线与腋下前线间作切口,长度约3.0~5.0 cm,置入切口保护套,此孔作为主操作孔;(4)于腋后线第5 肋间作切口,长度约1.5 cm,此孔作副操作孔;(5)若患者术前已做病理分析,可直接行切除术,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否则先对病灶行楔形切除,送检后再行切除术,对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6)放置引流管,处理切口。
1.3.2 研究组 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1)全身麻醉,取侧卧位,术野常规消毒、铺巾;(2)于腋中线与前腋线第4~5 肋间作切口,长度约4 cm;(3)置入切口保护套,放入胸腔镜,明确病灶情况后对胸腔内部分组织进行分离;(4)若患者术前已做病理分析,可直接行切除术,并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否则先对病灶行楔形切除,送检后再行切除术,对淋巴结进行系统性清扫;(5)放置引流管处理切口。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采用VAS 疼痛量表于术后第1 天、第7 天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 0~10 分,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采用FACT-L于术前、术后3 个月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FACT-L 包含社会及家庭状态、日常活动、肺癌相关症状、情感状态、功能状态等36 项,每项分值0、1、2、3、4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心血管并发症、皮下气肿等。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术后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研究组对照组62 62 t P 85.87±26.14 98.53±38.42 2.145 0.034 165.18±29.47 198.34±48.67 4.589<0.001 3.86±0.53 6.63±0.57 28.023<0.001 1 195.07±1 154.28 1 686.74±1 147.33 3.344 0.001 7.29±2.81 9.64±1.13 6.110<0.001
2.2 两组VAS 疼痛评分、FACT-L 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第1 天、第7 天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FACT-L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 3 个月研究组 FACT-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VAS 疼痛评分、FACT-L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 疼痛评分、FACT-L 评分比较(分,±s)
FACT-L 评分术前 术后3 个月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VAS 疼痛评分术后第1 天 术后第7 天62 62 t P 4.75±1.12 5.69±0.85 5.264<0.001 1.79±0.68 2.64±0.81 6.328<0.001 89.19±4.12 89.77±2.52 0.946 0.346 108.57±4.58 103.48±4.15 6.485<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比较 研究组术后感染1 例,胸腔积液1 例,肺不张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84%(3/62);对照组发生感染 3 例,胸腔积液4 例,肺不张2 例,心血管并发症2 例,皮下气肿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143,P=0.013)。
我国肺癌发病率较高,每年以26.9%的速度增长。肺癌易导致恶性胸腔积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5]。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可有效切除病灶组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创伤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遗留瘢痕小,患者易于接受的优势[6~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术后恢复。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仅于患者腋中线与前腋线第4~5 肋间作一切口,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止血、关胸时间,进而减少手术用时,且由于其创伤小,能减少机体损伤,从而利于术后切口恢复,缩短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术后第1天、第7 天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FACT-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肺癌患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对肌肉、神经、血管损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机体功能恢复快,不影响正常生活。此外,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4%低于对照组的19.35%(P<0.05),表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肺癌患者安全性高。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注意:(1)做切口应选取患侧腋前线或胸壁腋中线间,以便减轻手术器械干扰,利于使用切割闭合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术中进行推吸及解剖分离时应使用弯曲吸引器、双关节胸腔镜器械,这有利于暴露解剖部位,拓宽术野。(3)对肺叶行切除术时,应先游离肺门,以利于使用切割闭合器。(4)使用切割闭合器时,需谨慎,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综上所述,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