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锋,毛坐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百色 53350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颅内血肿的一种常见类型,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10%,外科手术以充分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继发性脑损害[1]。 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已被大多数专家达成共识,但术后的复发率较高。 血肿外膜的理化分子生物特性是CSDH 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临床应用他汀类, 皮质醇类, 以及ACEI 类等药物治疗CSDH,以改善其预后,降低复发率[2]。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 年 3 月—2018 年 5 月 CSDH 患者 100 例,应用钻孔引流术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短期临床疗效,并观察和分析其不良反应及预后,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CSDH 患者100 例,病例纳入标准:颅部CT 检查明确血肿,最大层面血肿厚度>1 mm,血肿量>30 mL。 其中50 例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结合口服阿托伐他汀作为治疗组, 男性37 例, 女性 13 例; 年龄(68.40±11.23)岁,体质指数(23.67±3.90)kg/m2,单侧 42例,双侧8 例,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建立对照组,男性 38 例,女性 12 例,年龄(68.52±10.64)岁,体质指数(23.51±3.44)kg/m2,单侧 43 例,双侧 7 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排除病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破裂引起的出血、凝血机制障碍、既往应用他汀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低血压、颅内脱、利尿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应用单纯钻孔引流术,CT 或MRI 指引下,钻颅点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处,绕骨孔处设计弧形切口4 cm,切口与骨孔错开,全层切开头皮及骨膜,剥离显露颅骨,乳突牵开器撑开,骨钻钻孔,骨板较厚者可适当咬除少许外板。 双极电灼硬脑膜后,切开2 mm微孔,缓慢放出不凝血,喷射现象停止后“十”字切开硬膜,并电凝皱缩到骨孔边沿。 然后用8~12 号软管放入血肿腔内引流,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于血肿腔内前下方 (额部) 留置12 号软管自然放入血肿腔2~4 cm,固定,术后常规加压包扎。 治疗组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次,1 次/d,口服,4 周为 1 个疗程[2]。
1.2.2 主要指标 主要评估手术时间、 出血量、 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术后3 d 和术后4 周应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估神经功能,总分45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损害越严重[3];评估患者术后4 周临床疗效,临床治愈:血肿彻底清除,临床症状消失,患者CSS 评分下降90%~100%; 显效: 脑部血肿基本清除,CSS 评分降低45%~90%; 有效: 脑部血肿部分清除,CSS 评分降低15%~45%;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4]。
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住院时间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和住院时间结果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n=50)治疗组(n=50)t 值P 值55.32±5.28 53.48±5.13 3.160>0.05 91.83±7.20 89.56±6.92 3.700>0.05 26.37±2.09 22.64±2.15 9.450<0.05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 复发和死亡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复发结果比较[n(%)]
两组术后3 d 和4 周后CC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术后4 周后CCS 评分均低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4 周后CC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 3 d 和 4 周后 CCS 评分结果[(±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 3 d 和 4 周后 CCS 评分结果[(±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术前比较(t=23.410,P<0.05);对照组、治疗组与术前比较(t=27.300、28.520,P<0.05);▲与术后 3 d 比较,对照组、治疗组与术后 3 d 比较(t=13.110、14.630,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 d 术后4 周对照组治疗组t 值P 值50 50 30.29±2.94 30.35±3.12 1.850>0.05(10.32±1.05)△(10.28±1.14)△24.290<0.05;>0.05(6.54±0.71)△▲(4.20±0.69)△▲☆9.670<0.05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CSDH 主要因受到外力作用,引起桥静脉或硬脑膜与脑皮质间细小交通动脉破裂出血, 血液缓慢溢入并积聚在硬膜下腔而成,血肿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临床应用钻孔引流术手术方法, 达到减压和尽可能清除血肿目的。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总有效率提高。 钻孔引流术操作简单、可靠,能够将患者颅内的血肿抽出,充分引流血肿,彻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神经的损伤[5],治疗组术后CCS评分(4.20±0.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能够促使使受压的神经元功能恢复。 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功能,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和改善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 可减轻CSDH 在形成和进展过程中的血管受损、局部炎症,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6-7]。 罗成焕等[8]将CSDH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钻孔引流术,观察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SS 评分为(14.68±3.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吻合。
钻孔引流术术后可能出现局部积气、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脓等并发症,且术后易引起血肿复发。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并发症和复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阿托伐他汀能够减少对血肿包膜新生血管的刺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促进神经血管单元的形成,有利于生成新的静脉回流[9]。 术后局部炎症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影响渗漏血液的重吸收及血管生成,阿托伐他汀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助于局部炎症的控制[10-11]。
综上所述,钻孔引流术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短期临床疗效较好,神经功能改善显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