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画面,洞察古诗美感的表达技巧

2020-03-23 16:10窦巧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美感景物古诗

窦巧翠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人常常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典型的事物营造出富有浓郁美感的画面。因此,古诗教学的价值并不在于对古诗大意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在深入诗歌的过程中感知外显的画面之美和内在的意境之美,在滋养学生语言生命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经典诗作《宿新市徐公店》,以生动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暮春时节的优美景色和悠闲而极富生机的乡村画卷。在学生理解本诗大意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够从审美的视角来观照这首诗中的画面之美和意境之美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精选典型景物,营造浓郁美感

由于诗歌篇幅所限,要想展现画面之美和情感之丰,除了语言简洁凝练之外,更需要诗人对画面中的事物进行独具匠心的选择,以最直观、最典型的景物来展现鲜活而美好的画面。为此,教师就可以紧扣诗歌的语言和教材中的插图,组织学生在图文观照的体悟模式下,实现对诗歌画面美感的体悟。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在理解诗歌大意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画面。针对学生相对陌生的“篱落”“一径”“未成阴”等词语,教师出示了鲜活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这些景物所表达的意思。随后,让学生在整体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从景物的角度来感知画面中的美感。教师先组织学生对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提炼,罗列出篱落、小径、树头花、黄蝶、菜花等景物,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呢?学生尝试从诗歌整体意境出发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论:因为诗人展现的是乡村生活的画面,篱落、小径、菜花都是最具乡村气息的,诗人选择的是最典型的事物;因为诗人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古诗中的树头花、未成阴的叶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下,学生在进行景色描写时,对于景物的选择缺乏遴选和甄别意识,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这就导致很多景物所堆砌起来的画面毫无美感可言。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就是非常經典的作品,为学生提供了范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炼景物、反思景物,与诗人形成深入对话,洞察诗人选择典型事物来构建美妙画卷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切换描写方位,形成错落美感

鲜活的画面不仅需要典型事物的支撑,还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合理的视角进行转换。对于学生来说,典型的事物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他们可以在自主阅读中迅速提炼并加以感知,而描写的视角则是蕴藏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学生需要超越表层,探索文本表达的内核,从而感知作者在描写视角中的角色转换。

在这首《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提炼出诗歌中的景物之后,引发这样的思考:假如你是一位画师,要将这些景物绘制到一幅画中,你会在画纸上如何安排这些最典型的景物呢?这首诗的写作方法是否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灵感呢?此时,学生再次潜入诗歌之中,他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诗歌的大意了,而是从景物的切换中梳理出诗人描写的视角。在之后的交流分享中,有的学生发现了诗人在表达远近时的顺序之美,“一径深”到“树头花”,“儿童急走”到“飞入菜花”,从远到近,再由近及远,聚焦的镜头层次多、范畴广。有的学生还关注了维度的高低变化,“一径”落于最底层需低头俯视,而“树头”则需抬头仰望,如此切换描写角度,让读者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到不同维度下的画面之美。

这一点是很多学生在常态化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忽视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经历了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跟随着诗人描写的笔触,不断形成错落和层次之美,丰富学生对诗歌画面之美的感知。

三、彰显鲜明色彩,绘制画面美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其实就是诗人用最精妙的文字绘制出来的画卷。细读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对画面的描写与勾勒,其实与画家作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有着和谐圆润的外形,还彰显出鲜明的色彩和谐之美。这种色彩之美或许并不在诗歌中直接点出,却给予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思维转换的方式,借助景物感知色彩,形成色彩联动之美。

如在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借助学生在第一板块中提炼出来的景物进行感知,并及时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分别提炼并展示景物的颜色:篱笆的棕黑色、小路的灰色、树头花的浅红色、树叶的青绿色、油菜花和蝴蝶的黄色,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鲜明而艳丽的认知图景,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其次,教师就可以紧扣在思维中建立起来的认知画面,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这样的画面中,整体是一种黄色,充满了生机活力,与作者意欲展现的暮春景色有着紧密关联。再次,少许的青绿、浅红等,对画面形成了别样的点缀作用,也是展现画面之美必不可少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自己想象和体验出来的画面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从直观性的画面角度出发,探寻作者整体性描述画面和展现美感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读诗提炼、转换色彩、理性解构、语言描绘”的思维过程,从诗歌大意的理解到画面的感知体验,最后在语言的重组下将画面镌刻在自己的思维意识深处。

四、关注人物动作,想象动态美感

中国传统的优秀艺术作品,都十分讲究写意,尤其关注意境的凸显,并且在关注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注重对人物的展现。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诗歌在描写景色之外,都会对人物展开细致的描写。

在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笔下的儿童就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教师的教学除了要展现儿童“急走追黄蝶”的画面,还需要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再现儿童言行细节和心理活动。为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两个维度的引导:首先,借助“急走追”补充了儿童与黄蝶嬉戏时言行的具体细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刻画并还原儿童的形象特点。其次,紧扣诗歌中“无处寻”来想象儿童复杂的心理,并借助他们的视角重新审视周围的暮春景色,让画面呈现出鲜活的动态,与诗歌中前面的静景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最后补充几首描写儿童的古诗,比如《池上》《小儿垂钓》等,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走近古诗中的儿童,形成以“故事儿童”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感受古诗中儿童的基本特点,并洞察作者借助儿童来增设画面活力和生机的写作方法。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思维的关注点始终局限在固有的层次和维度上,而是在感知静态景色之后,从儿童身上开掘出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独特的表达智慧,并引导学生在众多文本统整对比之下,体会古典诗词中对儿童描写的鲜明特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内在感知素养的不断发展,让学生在众多文本的浸润下解构了这一类古诗创作的基本特点。

诗歌之美可以从典型景物、描写视角、缤纷色彩和动态画面等不同的角度展开。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所展现出来的画面之美的特质也是完全不同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习得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实践运用,不断穿越诗歌语言的表面,在直抵诗歌内蕴的同时,深入感知诗歌的美感,并相机提升学生表现美的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美感景物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写好家乡的景物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